美籍猶裔的大指揮家 Fritz Reiner 萊納(1888-1963),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父親從商,母親則是鋼琴教師,Reiner 萊納 的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律師,所以 Reiner 萊納 在大學時期亦研讀法律。
Fritz Reiner 萊納 小時候的鋼琴老師是未來的大作曲家 Bela Bartok 巴爾托克。當時 Fritz Reiner 萊納很小,Bartok 巴爾托克也很年輕。
1910 年代後期,Fritz Reiner 萊納與德國大作曲家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合作,1914 年至 1922 年 Reiner 萊納 擔任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指揮,這段期間是影響他後半輩子最深的一段日子,因為 Reiner 萊納 與 Karl Muck 穆克、Mahler 馬勒、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Nikisch 尼基許 這幾位音樂家共事。其中又以 Nikisch 尼基許 對 Reiner 萊納 的影響最深,Reiner 萊納 幾乎完全學習了 Nikisch 尼基許 的指揮方法,及訓練樂團的方式。而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的歌劇《沒有影子的女人》,也由 Reiner 萊納 指揮,完成德國首演。這段期間,Reiner 萊納 還接受一項超高難度的考驗,就是在就任 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指揮 之初,未經排練就指揮演出 Wagner 華格納《指環》全曲,此舉立刻使 Reiner 萊納 聲名大噪!
1922 年,Reiner 萊納 轉赴美國發展,1922 至 1931 年 Reiner 萊納 在美國擔任 辛辛那提交響樂團 首席指揮。1928 年他入籍美國,在費城的柯蒂斯學院任教,猜猜看誰是他的學生?答案是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Lukas Foss 盧卡斯·福斯。
1947 年 Reiner 萊納指揮紐約愛樂,與小提琴巨擘 Jascha Heifetz 海飛茲在 Carnegie Hall 卡內基音樂廳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收錄在同名電影《Carnegie Hall 卡內基音樂廳》。十年後,Heifetz 海飛茲和 Reiner 萊納在芝加哥,為大廠牌 RCA 錄製立體聲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1953 年 Reiner 萊納 指揮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 Stravinsky 史特拉汶斯 The Rake's Progress《浪子生涯》,這是在美國的首演。同年 Reiner 萊納 接掌了當時不十分出色的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在 Reiner 萊納 的領導之下,不出一年時間,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躍升至美國五大古典交響樂團。
其他四大交響樂團分別是: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 / 紐約愛樂(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 是 Reiner 萊納 的學生)
George Szell 塞爾 /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Eugene Ormandy 奧曼第 / 費城管弦樂團
Charles Munch 孟許 / 波士頓交響樂團
Stravinsky 史特拉汶斯基 曾在自傳提及 Reiner 萊納:『Reiner 萊納 棒下的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是世界上最精確、最富音樂張力的樂團。』
Reiner 萊納 接掌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後,猜猜看,他們的首張錄音,是哪一張?就是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時間是 1954 年 3 月 8 日。這時期的 芝加哥交響樂團,弦樂排列方式相當奇特:第一小提琴在指揮左邊,第二小提琴在右邊,大提琴在左內側,低音大提琴在大提琴左後方,中提琴在右內側。這種排法現在已不多見,Reiner 萊納 在 1954 年所作的錄音,皆是採此種排列,直到 1956 年才改變。
由於 Reiner 萊納 和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多年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就更能掌握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音樂的神髓。從老綁的便利貼,可以證明這張錄音是歷史經典名盤,獲得各大獎項,首版黑膠已是天價!遙不可及!感謝 RCA 在 1954 年發展出的立體身歷聲錄音技術,由於這項技術,才得以讓老一輩大師的音樂,完整保留下來。
1954 年 3 月 6 日,Reiner 萊納在 RCA 錄製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的《Ein Heldenleben 英雄的生涯》是 RCA 最早實驗立體聲的錄音之一。
至於 Reiner 萊納的最後錄音,是 1962 年 10 月在倫敦的 Kingsway Hall 指揮英國皇家愛樂樂團,錄製的 Brahms 布拉姆斯 第四號交響曲,收錄在讀者文摘發行的『有聲書』,錄音師是大名鼎鼎的 Kenneth Wilkinson。
1970 年代,音樂廠牌 Quintessence 在 Critic's Choice 系列,有重發這張黑膠唱片。
Reiner 萊納於 1963 年往生,所以他的立體聲黑膠唱片不多。RCA 發行的黑膠『萊納之聲』,以及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都是古董等級、遙不可及的夢幻逸品!
Beethoven 貝多芬 Piano Concerto No.5《第5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Van Cliburn 范克萊本:鋼琴
Fritz Reiner 萊納 指揮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RCA / LSC-2562 或 LM-2562
【文】施典志 老師
Van Cliburn 范克萊本 可算是美國少數土產的國際級鋼琴家,在本輯表現得十分搶眼,鋼琴音色從頭到尾都十分明亮而富有侵略性,和 Fritz Reiner 萊納 一貫清晰有力的管弦樂音色對抗起來,絲毫不惶多讓。全曲表現得很緊湊,算是諸多《第5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版本中相當傑出的一張。
Dvorak 德佛札克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Fritz Reiner 萊納 指揮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RCA / LSC 2214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第 152 期 (1995 年 5 月號)
Dvorak 德佛札克 的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可說是德奧樂派之外,最知名的交響曲作品。
以往演出此曲有三種不同的詮釋方向:
第一種:是以 Rafael Kubelik 庫貝利克 和 Václav Neumann 紐曼 為代表的捷克傳統。
第二種:是以 Kirill Kondrashin 孔德拉辛 為代表的搭建純音樂結構。
第三種:是 Seiji Ozawa 小澤征爾 為代表的傳統之外感人肺腑之作。
Fritz Reiner 萊納 指揮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這張 1957 年 11 月 9 日所錄製的歷史錄音,則可說是兼有各種詮釋特質,而又自成一家的版本。
大指揮家 Fritz Reiner 萊納(1888-1963)出生於 匈牙利 布達佩斯,早年在 布達佩斯皇家音樂院 學習鋼琴和作曲,23 歲便成為 布達佩斯國民劇院 的指揮,兩年之後又成為 德勒斯登皇家歌劇院 的常任指揮,當時他曾受益於 Richard Strauss 理察史特勞斯,並成為 Die Frau Ohne Schatten《沒有影子的女人》德國首演指揮。1922 年 Fritz Reiner 萊納 接任 辛辛那提交響樂團 音樂總監一職,並於 1928 年成為正式的美國公民,以後他分別擔任以下樂團指揮:
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匹茲堡交響樂團(1938-1948)
The 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48-1953)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1953-1962)
對提升美國古典音樂的水準,有歷史性的地位。
Fritz Reiner 萊納 的詮釋風格,和另一位匈牙利指揮 Antal Dorati 杜拉第 有些類似,給人清新鮮活精純的美感,但除此之外,Fritz Reiner 萊納 在這次錄音中,加上了切中要害的感情要素,也就是在將近 40 分鐘演出中,表現了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情切的孤寂感,但真情流露,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尤其在大家最熟悉的第二樂章,一般指揮都會將重點放在 英國管 所吹出的『念故鄉』主題,其實第二主題豐富的樂思與感情內涵,有更大的表現空間。
Fritz Reiner 萊納 在構建這個樂章,將 英國管 歌唱視為後來高潮發展的前奏,而將內涵豐富的第二樂章充份彰顯出來,此種處理方式,不但結構威更為嚴謹,也不會落入虎頭蛇尾的窠臼,實在是成功詮釋的典範。
1950 年代末期,也正是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的巔峰時期,管弦樂的圓潤音色與合奏精密度均臻完美之境。不必擔心錄音,RCA 當家錄音師 Lewis Layton 的手筆,令人信心十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