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簡介】Gustav Mahler 馬勒



翻譯自 Wikipedia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Titan)

馬勒有 14 位兄弟姊妹,不過在他 14 歲之前,就死了 6 位,第一號交響曲首演那年,父親、母親與妹妹又相繼過世,而他才 29 歲。年紀輕輕就經歷 9 次親人往生和送葬的悲慟,其一生創作均圍繞生死、送葬、悼念、悲傷、自然等主題,敏銳卻又不太和諧的表達。

Mahler 馬勒 Symphonie No 1 'Titan'《第1號交響曲:巨人》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98 期 (1990 年 8 月號)

Mahler 馬勒 於 1885 年至 1888 年創作 Symphonie No 1 'Titan'《第1號交響曲:巨人》,耗時四年,原本打算寫成兩部五樂章的交響詩,後來刪除第二樂章『Blumine 百花競放』,成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無盡的春天』描繪大自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二樂章:『In Full Sail 全速航行』前段是雄渾的奧國鄉村舞曲,中段是溫柔的圓舞曲。
第三樂章:是仿 J. Callot 卡洛 風格的葬禮進行曲,主題像童謠,但是充滿嘲弄和怪異。
終樂章:『從地獄到天堂』也是描寫希臘神話中 Titan 巨人 的故事。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3 期 (1991 年 12 月號)

Mahler 馬勒 自 24 歲便開始著墨《第1號交響曲》,1888 年,28 歲的 Mahler 馬勒完成《第1號交響曲:巨人》,是依據 Jean Paul 的同名小說改編成交響樂曲,小說主角是一位青年才俊,同時燃燒滿腔藝術熱血,因未覓得伯樂賞識,埋沒才能,逐漸絕望喪志,最後走向自殺之路。

馬勒似乎視己如小說主角,透過模糊抽象的自傳模式,敘述自己青春的歡樂與憂傷,將個人體驗發展成史詩之旅,但是最後以勝利結束。曲間的浪漫英雄去除悲觀,肯定生命及世界的永恆之美。

『巨人』我目前聽了 Kubelik(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Haitink(海汀克)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Horenstein(霍倫斯坦)指揮維也納普羅穆西卡交響樂團、Levine(李汶)指揮倫敦交響樂團、Kletzki(克雷茲基)指揮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Walter(華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

第一樂章 Langsam Schleppend 的英文是 Slow and Dragging,木管模擬杜鵑鳥的叫聲,以及遠方傳來的號角聲,絲絲入扣,主旋律源自歌曲 Ging heut' morgens ubers Feld,英文意思是 I Went Out This Morning Through the Fields,馬勒將旋律發展成奏鳴曲形式呈現。

第三樂章『送葬進行曲』Feierlich und gemessen 的英文是 Solemnly and measured,旋律結構源自民謠 Frere Jacques,馬勒透過哀傷小調,幾乎失去的 double 貝斯獨奏表達諷刺;中心的三重奏讓人聯想起昔日維也納小酒館的低俗音樂。



Horenstein 的版本呈現陰鬱氛圍,相較其他詮釋,顯示自我風格,廠牌 Turnabout 的錄音處理低頻極為出色,獨奏垂涎欲滴,不過樂器各聲部沒有達到平衡,編制增加時,就略顯可惜;Kubelik 透過旋律與節奏在第三樂章發揮反諷精隨;Haitink 的版本恬淡輕快,廠牌飛利浦錄音卓著。將來有幸遇到其他版本我會繼續聆聽。

Mahler 馬勒 Symphonie No 2 'Resurrection'《第2號交響曲:復活》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98 期 (1990 年 8 月號)

Mahler 馬勒 34 歲的作品 Symphonie No 2 'Resurrection'《第2號交響曲:復活》:

第一樂章:在英雄墓旁邊,面對存在的終極問題。
第二樂章:青春的回憶。
第三樂章:由詼諧曲引發絕望。
第四樂章:女低音唱出純真的信仰。
終樂章:由末日審判的懼怖轉化成被復活寬容的可能性,最後以愛的力量將萬物淨化,走向極樂幸福的結束。

Mahler 馬勒 - Symphonie No.2 第二號交響曲
Marilyn Horne 荷恩 (次女高音)
Carol Neblett 奈布蕾特 (女高音)
Claudio Abbado 阿巴多 指揮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及 合唱團
Deutsche Grammophon / 2707 094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7 期 (民國 67 年 3 月號)

1965 年 大指揮家 Abbado 阿巴多 在 薩爾斯堡 指揮 Mahler 馬勒 Symphonie No.2 第二號交響曲 大獲成功,遂促成了錄製本輯的主要動機,這也是他首張錄製的 Mahler 馬勒 黑膠唱片,因此頗耐人尋味。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Abbado 阿巴多 優美的音樂性,是源自他那敏銳、率直的感受性。

Mahler 馬勒 的 Symphonie No.2 第二號交響曲,在樂章配列方面,總是給人不自然之感,但是 Abbado 阿巴多 無意去改正它,只是個別的把自己身心投入演奏中,製造出透明、潔淨的音樂。雖然不是雄辯的,但是表情卻充滿信心,每一個音符,都像春天的大自然,充滿復甦時的新鮮感,把曲中恐怖與甜美,戰慄與憧憬等兩種對立的感覺,巧妙並列在一起。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的技巧極為優異,音響綺麗。獨唱者中,Horne 荷恩 唱得很美好,Neblett 奈布蕾特 則充滿熱氣,非常暢快!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黑膠版本比較



【黑膠版本比較】比較 Mahler - Symphony No.4 (Szell/Cleveland Orchestra) MS6833(後期無眼/美國版/封面如上圖左:簡稱甲)、61056(封面是翅膀女神/英國版/封面如上圖右:簡稱乙)、61056(封面是淡紫色天空油畫/英國版:簡稱丙)三張黑膠唱片。

首先比較兩張英國版本的馬勒四號第一樂章,丙方開場的木管樂及隨後銜接的弦樂組失去太多細節:就像悶在一塊布裡,木管及弦樂的質感明顯被壓縮,各聲頻單薄衰弱。由於丙版本差距乙版本太多,在第一回合就倒地不起,直接抬出場。

接著是甲版本與勝出的乙版本做比較,這兩個版本都不是首版,首版編號是 MS6833 的兩眼美國版。首先乙版本的木管質感被壓縮了,失去鮮活感;弦樂聲音過於尖銳,在木管與弦樂的過門銜接,弦樂明顯是強勢,且直接的;甲版本的木管浮出時,明顯感覺弦樂退居二線,拉開漂亮的層次,木管的樂器質感很美,像水滴般的晶瑩飽滿。

演奏的強弱表現方面,甲版本呈現生動的節奏感,乙版本的各聲部持續強勢,聽起來顯得呆板。因此,甲版本的演奏律動活潑,如果用喝開水來形容,甲版本是一杯溫開水,乙版本是冰開水。

附帶補充,塞爾指揮的馬勒四號,獲得企鵝三星帶花、香港 CD 天書榜單、留聲機雜誌推薦基本曲目優秀唱片。

Mahler 馬勒 Symphony No. 5《第5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3 期 (1991 年 12 月號)

Mahler 馬勒 寫作《第5號交響曲》之前曾經因為大出血而差點死去,因此他在第一樂章跳脫《第4號交響曲》關於死亡的浪漫看法,變成對死亡這個寰宇現象的冥想。第二主題牽涉到《悼亡兒之歌》的第一首,和《少年魔法號角》裡的『小鼓手』(他即將被處死!)絕非偶然。

Mahler 馬勒 說:『第三樂章並無浪漫或神秘,只是一個光亮白天下的人,正當其生命盛年』。第四樂章其實是第五樂章的序奏,大家切莫總是想到『威尼斯之死』。

Mahler 馬勒 Symphonie Nr. 6《A 小調第6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06 期 (1991 年 4 月號)

Mahler 馬勒 Symphonie Nr. 6《A 小調第6號交響曲》與 Brahms 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Sibelius 西貝流士《第4號交響曲》都是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心目中結尾最悲慘的偉大交響曲。

1904 年夏天 Mahler 馬勒 在 Worther 湖邊 Carinthia 的別墅動筆作曲,當時心情明朗,生活寧靜快樂。奇怪的是,第二樂章詼諧曲本欲描寫小孩嬉戲,卻寫出悲劇似的啜泣。

而第四樂章交響英雄被徹底打敗,被命運重擊三下,Mahler 馬勒 要求第三下要像大樹倒下一般,而敲擊應簡短有力彷如斧頭,相當病態。以當今(世紀末)的情懷來欣賞,對心緒極具衝激力。

Symphonie Nr. 7《第7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2 期 (1991 年 11 月號)

1904 年夏天,Mahler 馬勒 在人生幸福的巔峰卻寫下極端悲劇的《第6號交響曲》和 Kindertotenlieder《悼亡兒之歌》,在此同時,他也完成兩樂章類似小夜曲的『夜間音樂』,這兩段音樂後來成為《第7號交響曲》的二、四樂章。

《第7號交響曲》直到 1906 年才全部完成,1908 年首演時,Mahler 馬勒 排練了 24 次,每次都修訂總譜(大指揮家 Otto Klemperer 克倫培勒 曾提到他當時也在場)。

本曲雖包含怪異、分裂和邪惡不安的樂段,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在頌揚人類的愉快、迷人與幽默。終樂章就如《第5號交響曲》,以樂觀、情欲、華麗及陽光總結。樂器編制龐大,甚至採用了 Mandolin 曼陀林 和 Guitar 吉他。

Mahler 馬勒 Symphony No. 8《第8號交響曲:千人》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2 期 (1992 年 11 月號)

所有 Mahler 馬勒 的交響曲,大概 Symphony No. 8《第8號交響曲:千人》最難親近,要真正領悟它,必須對德國文學有所瞭解才行。

全曲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份用拉丁文演唱,歌詞為西元九世紀聖靈降臨節的讚美詩『來吧,創造者的靈魂』。第二部份用德文演唱,歌詞是 Goethe 歌德 Faust《浮士德》第二部的終場,描述 Faust 浮士德 的驟然得到救贖,最後八行呈示物質世界的虛幻,和 Goethe 歌德 對男性通過追求『永恆女性』而獲致『無法形容』最終境界的信心。

Symphony No. 8《第8號交響曲:千人》使用大型樂團、八位獨唱家、兩個混聲合唱團、一個兒童合唱團,首演當時共動員 1029 人上台。

第十號交響曲:倖免於焚毀的慢板

古典音樂雜誌第三期(作者:莊裕安)

Mahler 馬勒 只活 51 歲,比起 Mozart 莫札特、Chopin 蕭邦 不算短;但和 Sibelius 西貝流士、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相較,又太早修文赴召了。關於 Mahler 馬勒 的害怕死亡,也許要從女兒夭折說起。

Mahler 馬勒 41 歲才結婚,認識 艾爾瑪才四個月就步入禮堂,當時其妻已身懷六甲,四歲半的女兒 瑪麗亞 感染猩紅熱白喉,短短兩週便失去小生命。葬禮後,家庭醫師來探訪 Mahler 馬勒 傷心虛弱的妻子與母親,Mahler 馬勒 半開玩笑地要醫師順便為他檢查,沒想到醫師告知 Mahler 馬勒 的心臟有巨大雜音,源自以前曾得過的細菌性心內膜炎,並警告他不得操粗重工作。

以 Mahler 馬勒 死前仍能赴美,指揮繁重的歌劇來看,他並沒有明顯心臟衰竭現象,也許心絞痛或心律不整曾偶爾來襲,但是精神上的巨大陰影,卻持久籠罩其創作心靈。他一直怕死,『九』的鬼門關不時脅迫著他:Beethoven 貝多芬、Schubert 舒伯特、和 Bruckner 布魯克納 都死於第九號交響曲。於是在『千人』之後,他鴕鳥式的把排名第九的交響曲改為『大地之歌』,等到『大地之歌』完成後,又自認為其『第九』其實是『第十』,沒想到『第九』交響曲殺青時,Mahler 馬勒 餘日不多,還是死於鏈球菌感染的心肌炎。於是,Bruckner 布魯克納 寫了缺少一個樂章的九首交響曲,Mahler 馬勒 也是多了一個樂章的九首交響曲,音樂史上又增添一樁『九的終結者』。

如果 Mahler 馬勒 早逝於『大地之歌』或『第九』時期,其預知死亡紀事亦算圓滿。Mahler 馬勒 生前最後幾年,都在與死神共舞,他害怕和抗拒死亡,卻又癡纏這個念頭,這和早年厭世的人生觀,有相當的關係:Mahler 馬勒 一直把喜樂的事放在天堂,他的交響曲若不是愁慘的結尾,便是天堂的嚮往。這些抽象的思維,使他冷落家居生活和妻子,難怪 Mahler 馬勒 一死,妻子 艾爾瑪 立刻另結新歡。

一般音樂學者,對 Mahler 馬勒『第十』的完成度,有兩種看法:就唱片錄音,也有五樂章版本的 Ormandy 奧曼第、Rattle 拉圖,和 單樂章版本的 夏伊、Abbado 阿巴多、Tennstedt 鄧許泰特 等,這是因為 Mahler 馬勒 曾為第十留下文字大綱,並有樂譜草樣,但唯一完成的只有第一樂章,其餘僅存骨架而已。堅持反對修補『第十號』的,包括 Bruno Walter 華爾特、Kubelik 庫貝利克、Giulini 朱里尼、Bernstein 伯恩斯坦 和瑞茲(維也納『國際馬勒協會』主席)。他們認為沒有必要把一首未完成的交響曲,刻意去修整成五樂章,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大師原貌,根本不得而知。

另一派考古學者,力圖完成『第十號』全貌,一如 蘇斯耶 和 阿法諾 之修整 Mozart 莫札特 的『安魂曲』和 Puccini 普契尼 的『杜蘭朵公主』,Mahler 馬勒 的未亡人也懂音樂,曾拜師 秦林斯基 門下學作曲,她站在『修整派』這一邊,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和 Schoenberg 荀白克,都是補筆的考慮人選,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興趣缺缺,Schoenberg 荀白克 表態站在反對修補這一方。不過,經過 克瑞涅、庫克 等人的努力,終於在 1960 年 Mahler 馬勒 百年冥誕紀念音樂會,推出完整五樂章的『第十號』交響曲首演。

一般愛樂友也許不那麼堅持,到底哪種版本是 馬勒 的『天鵝之歌』(留言一)?但是顯然支持『慢板』單樂章的大指揮居多,Mahler 馬勒 的慢板一向堪細玩味,他曾說:『倘若聽眾沒有被挑起微妙情緒,我會再把它反覆一次,但不是更快,而是比原先更慢的速度』

『第十號』交響曲 的慢板,雖然沒有第五號第四樂章,以及第九號第四樂章,那麼富有旋律感,不過它的圓熟手法,卻預告以 Schoenberg 荀白克 為首『新維也納樂派』的管絃風格。

Mahler 馬勒 在遺言裡交代,要將『第十號』交響曲 的手稿燒毀,恐怕這也是 Bruno Walter 華爾特,極力反對補綴五個樂章的完整版本,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這份手稿中,有 Mahler 馬勒 極其激情的筆跡,於第四樂章某一頁,出現這樣的句子:『憐憫!...哦,上帝!哦,上帝!祢為何棄我不顧?...只有祢瞭解它的意義...再會了,我的琴弦!...為你而存,為你而亡!』那些粗大、戰慄,無法為情緒所控制的字體,多麼確切表達作曲家臨死前的精神狀態!

Mahler 馬勒 - Das Lied Von Der Erde 大地之歌
James King 男高音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男中音
Leonard Bernstein 指揮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維也納愛樂

London / OM 36005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2 期 (民國 65 年 2 月號)

波希米亞大作曲家 Mahler 馬勒於 1908 年完成的『大地之歌』,是一首根據詩人李白、孟浩然、錢起與王維等人的德譯詩寫作的,含有男高音與女低音(或者男中音)獨唱的交響曲。因歌詞蕩漾著唐詩中耽美的情趣,與東方人看破紅塵的思想,我們聆聽後無不深受感動、倍感親切。這是馬勒去世前四年的作品,是他預感死亡後,向他熱愛的人世發出的訣別之歌。

由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指揮的本輯『大地之歌』名唱片,甫問世立即轟動世界樂壇、佳評如潮!Bernstein 伯恩斯坦驅使他超人的才華,隨著他的意欲,駕馭著這個有堅強實力與優秀傳統的交響樂團,躍入白熱化的表演境界之中,這是一次何等豪爽壯快、充滿魅力的演奏!他那多彩的表現、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相較於 Bruno Walter 華爾特指揮同一樂團的名演奏,更能把聆聽者引入興奮的漩渦中。

在『悲大地哀愁之酒歌』裡,那狂飆似淒烈的感情,與 Bruno Walter 華爾特孤獨而深邃的精神相反,顯示出 Bernstein 伯恩斯坦獨特而優異的藝術性;在『秋日孤寂者』與『告別』中,也有同樣的表現;伯恩斯坦版本的『告別』,能夠引發我們更多遐思與憧憬。

本輯擔任男高音的 James King 金恩,熱情洋溢;而男中音 Fischer-Dieskau 費雪狄斯考,他的表情深刻豐富,不論歌聲或技巧,均無瑕可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