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簡介】Jan Garbarek
1947 年 3 月 4 日 Jan Garbarek 生於挪威的 Mysen,父親曾是波蘭戰俘,母親來自農場家庭,他是獨子,沒有兄弟姊妹,在奧斯陸長大, 21 歲與老婆 Vigdis 結婚,他們的女兒 Anja Garbarek 也是音樂家,從事詞曲創作.
早期受到 Albert Ayler 與 Peter Brötzmann 的影響, Jan Garbarek 是 ECM 旗下的次中音與高音薩克斯風手, 1970 年在 ECM 發行專輯至今已超過 35 年,他的曲風銳利冷酷,綿長,慟哭,持續的音符強烈喚起伊斯蘭教祈禱時的叫喚,也常使用靜音傳達情境.
60 年代後期展開唱片發行生涯,與美國爵士作曲家 George Russell 合作過 Othello Ballet Suite (1967 年) 與 Electronic Sonata for Souls Loved by Nature (1969 年), 1973 年 Garbarek 重返粗糙不諧和的前衛爵士樂壇,繼續探勘研究.
Keith Jarrett / Jan Garbarek - Luminessence (ECM / ECM 1049 ST) : 1975
這是一張充滿焦慮和傷痛的專輯,事實上不是 Jarrett 與 Garbarek 這二位 ECM 大師一同演奏,而是 Jarrett 作曲,寫給薩克斯風與管弦樂曲的專輯,由 Garbarek 負責次中音及高音薩克斯風即興吹奏,管弦樂曲部分,由 Mladen Gutesha 指揮 Stuttgart Radio Symphony。
曲目進行時,大多是呈現極度哀傷的狀態,這是一張爵士專輯嗎?可能要跳出既定印象來聆聽。Garbarek 的即興吹奏太棒了,如果不說,大家一定會以為是某位技巧成熟的中東樂手,他將 Jarrett 想表達的傷痛釋放無遺。弦樂組瀰漫著不安、怪異的氣氛,使情緒更加沉重。
沉重的耳朵及心情,來到世界盡頭,接下來呢?
Garbarek 創作傾向 Scandinavia 的民謠旋律,這是受到 Albert Ayler 影響,他的 ambient jazz 作品受到尊敬,例如 1976 年專輯 Dis,這種曲風拋棄透過主旋律即興演奏的傳統觀念 (代表人物如 Sonny Rollins),受到樂評家 Richard Cook 和 Brian Morton 推崇為『衝擊之下的雕刻』.
Garbarek 更多唱片被貼上 New Age 音樂的標籤,這是一種被正統爵士樂手與樂迷輕蔑的曲風,他也曾嘗試將挪威詩人 Olav Håkonson Hauge 的作品融入創作,透過一支薩克斯風搭配挪威室內詩歌合唱團 Grex Vocalis,不過作品至今仍未公開發表.
錄製一長串的前衛爵士專輯, 70 年代中期 Garbarek 投入後咆勃爵士,受到國際矚目,同時加入 Keith Jarrett 著名的歐洲四重奏, Dis 專輯在歐洲獲得商業市場青睞, 80 年代 Garbarek 開始使用編錄器,並加入世界音樂元素.
1991 年 1 月 Garbarek 與 Miroslav Vitous (貝斯), Peter Erskine (鼓) 在 ECM 旗下錄製專輯 Star,長久以來,他們各自為 ECM 以伴奏與個人身份,錄製許多唱片,默契成熟,熟悉如何向大眾詮釋抒情浪漫的爵士樂,並受到喝采.
Star 專輯沒有以三重奏的任何成員為主,如同 ECM 的音樂發行,可以在專輯中感受到浩瀚與迴盪的空間, Erskine 的鼓像是摩斯密碼, Vitous 編織的貝斯聲線搭配 Garbarek 哀怨哭號的薩克斯風,實在無法讓人與『爵士樂』聯想在一起.
但這不是重點,音樂散發的細膩真是可愛極了,聆聽過程有數次感動,盼望這三位樂手可以再有更多合作機會,造福樂迷.
Jan Garbarek / Miroslav Vitous / Peter Erskine - Star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