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簡介】Albert Ayler



翻譯自 Albert Ayler , All Music

Albert Ayler 是自由爵士的巨擘之一,也是具有爭議性的人物.聽過他的薩克斯風 (次中音 / 中音) 演奏後,餘音嬝繞不絕而耳.

1936 年 Albert Ayler (1936-1970) 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 Cleveland,父親 Edward 會演奏小提琴與次中音薩克斯風,有幾分像似 Dexter Gordon. Albert 幼年時父親鼓勵他投入音樂,教導他學習中音薩克斯風,後來在當地音樂學校唸書,接著就讀 John Adams 高中,當時 Albert 學會吹奏雙簧管.

1951 年, 15 歲的 Albert 首次加入 Lloyd Pearson 的樂團 Counts of Rhythm,透過樂團與 Little Walter 一起工作,後來的兩個暑假他都跟隨這個 R&B 樂團到處表演, 1954 年 Albert 高中畢業在當地大學就學,但是到了 1956 年,因為缺錢的關係,他決定輟學加入軍隊,雖然如此卻沒有中斷音樂上的練習,在軍樂隊裡一天演奏 7 個鐘頭,再與其他音樂夥伴練習. 1959 年部隊移師到法國 2 年, 1961 年 Albert 退伍,在加州待了一陣子,又回到家鄉 Cleveland.

25 歲的 Albert Ayler 開始發展出自由爵士風格,生澀難懂的音樂自然找不到任何表演的工作機會, 1962 年初他返回歐洲移居瑞典,首次錄製唱片但沒有大量發行,隨後遇到正在和 Sonny Rollins 巡迴的 小號手 Don Cherry,日後一起合作灌錄了 4 張專輯.

同年 12 月, Albert 在斯德哥爾摩看到 Cecil Taylor 樂團的表演,便毛遂自薦希望可以加入他們,經同意後他們到丹麥演出,並於 1963 年 1 月錄製 Albert Ayler 正式的首張專輯 My Name Is Albert Ayler, 第一個曲目 由 Albert 輕聲細語的自我介紹,讓聽者毛骨悚然.並不是因為他已經死了,而是這個聲音太冷靜,太年輕,而且還遲疑卻清晰地說 : 我的薩克斯風聲音獨一無二.參與專輯錄音的皆為當地樂手,包括年僅 16 歲的 Scandinavia 貝斯手 Niels-Henning Orsted Pedersen.

Albert 在第二首歌 Bye Bye Blackbird 裡使用高音薩克斯風,不知道是他故意的,還是伴奏樂手怎麼回事,這首歌與他平常吹奏的版本很不同. Albert 在其他的歌曲均使用次中音薩克斯風,包括 Summertime, Billie's Bounce, On Green Dolphin StreetC.T..

這張專輯最大的缺點,就是伴奏樂團無法提供 Albert Ayler 需要的自由爵士,無論歌曲如何進行,伴奏樂團就是一直演奏著咆勃樂,使互動與搭配間變得很奇怪.整體來說,這是一張獨奏樂手搭錯另一張專輯的樂團,雖然如此 Summertime 卻仍具有深不可測的美.

他回到美國住在紐約,繼續與 Cecil Taylor 表演,直到沒工作 (也沒錢) 為止,只好返回老家.金錢一直是Albert Ayler 最大的問題,他伸手跟父母要錢, John Coltrane 也在這方面幫了他不少.有了錢又回到紐約, 1963 年 12 月左右 Albert 在 Ornette Coleman 家裡伴奏, 1964 年 1 月,他娶 Arlene Benton 為妻.

一個月後丹麥廠牌 Debut 唱片要在紐約錄音, Albert Ayler 便在旗下錄製了專輯 Witches and Devils,也就是所謂的 Spirits (右圖),這張專輯在當時不討喜,到了 Albert 死後才發行.

接著他與 Gary Peacock (貝斯), Sunny Murray (鼓) 組了三重奏樂團,錄製現場專輯 Prophecy (左圖),這是 Albert 首次在 Bernard Stollman 的爵士廠牌 ESP 旗下的錄音,不過再一次的,這張專輯同樣遭受死後發行的命運,錄音完畢就馬上被鎖在抽屜裡,可見得 Albert Ayler 的音樂真正不被當時唱片公司看好.

Prophecy 收錄 Albert 名曲 Ghost 的兩個變奏版本,其他歌曲 Spirits, WizardProphecy 也相繼成為經典.他在演奏中注入大量即興創作,其 ESP 的系列錄音則充滿前衛與實驗,提供聽者十足的探勘空間.

相同的樂手陣容於同年 7 月錄製了錄音專輯 Spiritual Unity.與 Prophecy 幾乎擁有相同的曲目,相異之處在於前者 (Prophecy) 是現場錄音,後者是錄音室錄音 ; 後者的歌曲較前者精簡 ; 兩張專輯的評價與命運也大不相同, Spiritual Unity 成為 Albert Ayler 最為人知的經典專輯,也是所有專輯中評價最高,將他推向自由爵士巨擘的最大功臣.

經歷過幾次的樂團搭檔, Albert 遇上默契投合的樂手 Gary Peacock (貝斯) 與 Sunny Murray (鼓),優異的技巧與即興互動下, Albert 的特殊美學得以蒸餾,呈現出超凡成績,專輯裡歌曲的命名皆與宗教相關,透過 Albert 薩克斯風的表現 - 尖叫,悲鳴,哀嚎,大量的顫音,音波聲中強烈地表達著想要超脫心靈的渴望,將爵士樂提昇至精神與自由的哲學.

一週後 Albert Ayler 率領自由爵士的夢幻全明星六重奏錄製長度僅有 34 分鐘的電影配樂 - 由加拿大電影教父 Michael Snow 導演的實驗電影 New York Eye & Ear Control (中譯: 紐約影音實驗室),參與樂手包括 Don Cherry (小號), John Tchicai (中音薩克斯風), Roswell Rudd (長號), Gary Peacock (貝斯), Sunny Murray (鼓手),還有 Albert Ayler 自己 (次中音薩克斯風).

導演透過電影希望提昇觀眾視覺與聽覺的敏感度,兩種感官以合音的方式並行,可以各自存在 (不像一般劇情片的處裡方式總有一主一副,或者為了加強情感才使用音樂),觀眾欣賞影片的同時也會聽到音樂的本質,因為是實驗電影的關係,據說首演幾分鐘便有觀眾因為不耐而離席. 這張配樂僅有 3 首歌,後面兩首 AyItt 均超過 20 分鐘,歌曲時間雖長,其音樂卻不斷發出熊熊烈火,趣味富饒.

1964 年對 Albert Ayler 來說是忙碌的一年,哥本哈根的 Cafe Montmartre 邀請他回歐洲表演,除了原先的三重奏成員外還加上 Don Cherry 同行,他們錄製了專輯 Vibrations (右圖),光是這一年 Albert 就錄製超過 7 張以上的專輯.

這張專輯依舊收錄他的名曲 Ghost,不過樂手編制由 Spiritual Unity 的三重奏擴增小號手 Don Cherry,雖然 Albert 的音樂日後變得有點容易接受, Vibrations 仍值得大家敞開胸懷仔細品味.

錄完專輯後 Don Cherry 仍決定留在歐洲, Albert 則回到紐約,他找胞弟 Donald Ayler (小號) 加入樂團.因為樂手的變更音樂也隨之不同,聽起來很像是紐奧良的軍樂隊,讓爵士樂評家感到困惑,殊不知是想讓音樂變得嚴肅些,抑或者是拙劣模仿之類的蠢事.

1965 年他們在 ESP 旗下發行專輯 Bells (左圖),這是 Ayler 兄弟首次攜手灌錄唱片,而且是在 Town Hall 現場演出的錄音,除了貝斯手換成 Lewis Worrell,還增加中音薩克斯風手 Charles Tyler,整段表演共 20 分鐘,若您擁有這張黑膠唱片的話,它只有一面而已,另一面是空白.

這段表演大部分取材自另一首 Albert 的歌曲 Holy Ghost,有著洪水猛獸般的音樂,軍樂般的旋律,加上 Albert 的幾段次中音薩克斯風獨奏.嚴格來說或許這不能算是一張專輯,還可增加其他歌曲編排,否則時間長度僅有 20 分鐘實在太短.

同年 9 月在紐約 Judson Hall 的現場,錄製成專輯 Spirits Rejoice (右圖),算是 Albert 所有專輯中相當瘋狂吵鬧之一,部分原因是他與中音薩克斯風手 Charles Tyler 鮮少機會的合作. Albert 的胞弟 Donald Ayler 也參與這次演出,雖然技巧不專業卻有著豐沛的情感,此外還有貝斯手 Henry Grimes 與 Gary Peacock.

Albert 在 Angel 一曲奇特,閃爍般的薩克斯風喚出 Call Cobbs 的大鍵琴,兩者的音樂相互作用,其他歌曲亦提供更多空間,讓樂手們展現自由與熱情, 透過 Spirits Rejoice 發現 Albert 的單純,傳統旋律變得較為折衷,接近 12 分鐘的 同名歌曲 明顯地有紐奧良軍樂隊的感覺,在聖歌與小號的捉獵鳴叫之間游移, Holy Family 是節奏藍調風格, Prophet 在鼓手 Sunny Murray 軍國主義砲聲隆隆的強大火力支援下,擁有精力充沛與粗糙的旋律.

Spirits Rejoice 呈現出來的亂中有序,彷彿事先早已計畫安排,好的叫人驚訝連連,即使在 Albert Ayler 最極端的時刻,也有最底限的邏輯,才能讓這張優秀的錄音保存下來.

1966 年 5 月在 Slug's Saloon 現場表演錄製的專輯 At Slug's Saloon Vol.1 (左圖) 是 Albert 獲得好評的專輯之一,他在表演中擔任次中音薩克斯風手,其他五重奏的成員有弟弟 Donald (小號), Lewis Worrell (貝斯), Michael Sampson (小提琴),還有 26 歲的 Ronald Shannon Jackson (鼓手),音質稍許不佳卻忠實紀錄了這場精采的演奏會.

Albert 的薩克斯風展現出讓人陶醉的魅力,開場曲 Truth Is Marching In 一開始取樣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的旋律,然後轉為福音風格,接著 Albert 的薩克斯風切入,中途氣氛爬升,鼓手伴隨薩克斯風雷電交加,哀嚎遍野,這首歌日後成為經典,並出現在同年 Downbeat 雜誌 11 月號的封面標題 (下圖),第二首歌 Our Prayer 由啤酒嘉年華會般的波卡舞氣氛轉為軍樂進行曲,然後突然脫疆似地變成福音風格吶喊,甚至是以藍調方式向上天尖叫.

收錄在 Truth Is Marching InBells 版本令人吃驚,雖然 Albert 的創作不多卻可以有雪片般的大量版本,而這個版本擁有悲泣的小提琴,小號,貝斯與薩克斯風,就像是葬禮的音樂,或是世界末日來臨前一刻那樣的悽風慘雨.

At Slug's Saloon 因為長度的關係剖成兩張專輯發行, Vol.2 (右圖) 因為只有收錄 Ghosts 與 Initiation 兩首歌,評價上低於 Vol.1,但整體而言 At Slug's Saloon 是高水準的一場演出,值得一起收藏. Albert Ayler 的音樂成功結合未來 (大膽的情感表達方式,無拘無束的自由爵士風格..) 與過去 (紐奧良軍樂隊的節奏,民謠式的旋律..),調和出特殊的個人風格,難能可貴.

60 年代中期自由爵士發展到巔峰,雖然這種音樂從來就不曾是主流,不過 Albert Ayler 還是上了爵士雜誌 Downbeat 的封面,可見當時名氣如日中天.雖然他仍在工作,但經濟上還是需要依賴父母與 John Coltrane 資助, 1966 年初 Albert 遇到 Mary Parks 後,便與妻子分手.


(1966 年 11 月 17 日 Downbeat 雜誌)

同年 11 月展開歐洲巡迴演出,為了錄製 BBC2 的 Jazz Goes To College 系列節目, 11 月 15 日他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表演,但這段錄音卻從未播出,且隨後遭到銷毀 (Jeff Schwartz 在傳記中曾提及 - 當 BBC 主管聽到 Albert Ayler 的錄音後相當驚訝,立刻下令摧毀母帶. BBC 以節省空間為理由曾銷毀許多經典戲劇,喜劇和演奏會,讓新生代聽眾扼腕嘆息, Jazz Goes To College 系列節目除了邀請過 Albert Ayler,參與樂手還包括 Sonny RollinsMax Roach,他們的母帶也在表演後被丟掉).

Albert 返美後, John Coltrane 說服 Impulse 唱片的老闆 Bob Thiele 與 Albert 簽下合約,這是 Albert 首次與大廠牌簽約,要說 Albert Ayler 受到 John Coltrane 的影響嘛,其實有點怪,一般而言受影響指的是音樂方面,不過在這裡 John Coltrane 給予 Albert 經濟上的資助,精神上的鼓勵與事業上的提攜,遠比音樂還多.

Coltrane 在音樂造詣上不斷精進,在 Impulse 晚期的錄音也越來越不妥協讓步,不過令人奇怪的是 Albert 在 Impulse 時期似乎沒有受到這位好友的影響, Albert 在 Impulse 灌錄的音樂不但與先前的作品徹底不同,評價也平平, 1966 年華麗的專輯 In Greenwich Village, 1967 年的 Love Cry, 1968 年銷售一空的 New Grass 與 1969 年平凡陳腐的 Music Is The Healing Force Of The Universe,讓人不禁懷疑 Albert 是真心希望透過大廠牌的發行,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闡述自己音樂的靈魂,抑或只是想藉機大撈一筆,脫離貧苦的窘境 ? 無論答案是哪一個,從歷史的結果來看,似乎兩者都不討好.

根據 All Music 的說法, 1967 年錄完專輯 Love Cry 後,胞弟在 Impulse 的建議下遭到開除, Donald 還為此精神不穩定,在精神機構待了一小段時間,同年 7 月 John Coltrane 因為肝癌辭世,得年 41 歲.

根據 Donald 的說法, 受到 Mary Parks 的影響, 1968 年夏天 Ayler 兄弟停止音樂事業上的合作. 1969 年 8 月在 Impulse 錄完 The Last AlbumMusic Is The Healing Force Of The Universe 後,合約宣告終止. 1970 年 7 月 Albert Ayler 在法國舉行最後一場表演.

接著在電視上出現表演薩克斯風後,他消失了 20 天, 1970 年 11 月 25 日 Albert Ayler 的屍體在東河 (布魯克林國會街碼頭的山麓) 被人發現,年僅 34 歲.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 Albert Ayler 網頁作者融合 Jeff Schwartz 的傳記與自我見解,做出以下推論 : Albert 的屍體被發現後,在頭部後方找到一個彈孔, 60 年代黑人權力運動如火如荼展開, F.B.I. 暗殺了許多著名的黑人人士, Albert 是否被列為名單之一 ? 也有人說他是因為拒絕與 Impulse 續約,被黑手黨殺害.

沒人確定他是自殺還是不慎墜河,不過胞弟的精神狀況也有可能使 Albert 自殺的動機加溫, Donald 不但拖累了哥哥,也拖累了父母,弟弟的病情,事業上的不順遂,加上金錢的貧乏,讓一切的發生變得都有可能.或許再次聆聽 Albert 首張專輯第一首 My Name Is Albert Ayler 的自我介紹,原來早已對世界感到躊躇猶豫.

雖然 Albert Ayler 已離去,但重要的是流傳下來的音樂, 1970 年 12 月其遺體在俄亥俄州的 Highland 墓園火化,費用由美軍支付 (過去曾服役的軍人均可享之權益),由於疏失的關係,墓碑上竟然刻上 Albert Ayler 歿於越南,有點諷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