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簡介】Portishead
翻譯自 Wikipedia;All Music;Amazon
前言
Portishead 是來自英國布魯斯托的 trip-hop 樂團,雖然他們不喜歡被貼上這個樂風標籤,1991 年成軍,Portishead 這個名字源自布魯斯托西方 13 公里的同名沿海運輸城鎮。
Portishead 不是發明 trip-hop 的先驅,但是對於推廣 trip-hop 的貢獻 (尤其在美國地區) 絕對居功厥偉。在 Massive Attack 的專輯 Blue Lines 取得緩慢,有彈性的節拍,再注入酷派爵士、酸性 house 與電影配樂等元素,Portishead 在聲音上開創出黑暗的、誘人的氛圍,有別於 Tricky 的前衛爵士,與 Massive Attack 的舞曲導向,他們的音樂顛覆因襲結構,加上實驗性製作與 trip-hop 節奏,就像喚起假象酒館的流行歌曲,結果獲得廣大樂迷擁抱,包括來自電子舞曲、worldbeat 與另類搖滾的粉絲。
Portishead 的原始成員是 Beth Gibbons、Geoff Barrow 和 Adrian Utley。組團前 Barrow 曾做過錄音技術員 (曾和 Massive Attack 與 Tricky 一起工作過),Gibbons 在各家 pub 演唱,Utley 待過 Big John Patton 與 The Jazz Messengers 樂團,彈奏爵士吉他。以下是成員簡介。
Geoff Barrow (製作 / 多樂器)
Barrow 是 Portishead 的製作人與靈魂人物,1971 年 12 月生於英國,他在西岸沿海運輸城鎮 Portishead 長大,這個城鎮的名字就是樂團名字的由來。
有一回談到 Portishead 樂團的組成動機,他說:『我只是想做有趣的音樂,適當的歌曲與適當的生活範圍,還希望在人們的唱片收藏中取得一個合適位置。』
1991 年 Barrow 在 Coach House 錄音室擔任技術員,他在那裡認識 Massive Attack,透過 Massive Attack 介紹,Barrow 開始和 Tricky 工作,為鐮形血球病製作慈善專輯;他還替 Neneh Cherry 的專輯 Homebrew 譜寫幾首歌,雖然最後只有 Somedays 派上用場。
Barrow 逐漸成為有名的混音製作人,與 Primal Scream、Paul Weller、Gabrielle 和 Depeche Mode 等大團展開合作,同年因為工作需要,Barrow 認識了主唱 Beth Gibbons,她曾在許多 pub 演唱。接下來幾年,他們二人開始共譜音樂,通常會再找爵士吉他手 Adrian Utley 幫忙伴奏,這些都是 Portishead 成軍前的故事。
Beth Gibbons (主唱)
1965 年 1 月 Gibbons 生於英國西南方的 Devon,受到 Dr. Dre 與 Robert Plant 的青睞,他們將 Gibbons 的音樂用在自己作品中。
Gibbons 也和 Paul Webb(aka Rustin Man,是 Talk Talk 的前任團員)有過數次合作,例如 2002 年 10 月在英國發行的專輯 Out of Season(一年後在美國發行)。
為了提倡預防愛滋輸送,減少非洲愛滋寶寶的誕生,Annie Lennox、Beth Gibbons 與其他 22 位女藝人共同錄製單曲 Sing,於 2007 年世界愛滋日(12 月 1 日)發行,這首歌曲收錄在 Annie Lennox 的專輯 Songs of Mass Destruction。
Adrian Utley (爵士吉他)
1957 年 4 月 Utley 生於英國布魯斯托,受到爵士巨擘 Miles Davis、John Coltrane、Elvin Jones 等大師影響, Utley 加入 Portishead 前的音樂生涯,為爵士吉他奉獻頗多,不過喜愛音樂的他,並不自限爵士樂,從以下落落長的名單看來,其音樂品味廣泛,影響他的大師還包括 Jimi Hendrix、Stevie Wonder、Ennio Morricone、Mick Ronson、Herbie Hancock、Howlin Wolf、A Tribe Called Quest、Public Enemy、Radiohead、The Beatles、Nirvana、Ravi Shankar、Gustav Mahler、Muddy Waters、Claude Debussy、Wes Montgomery 與 Joy Division。
Utley 不僅擅長爵士吉他,還會彈貝斯、鋼琴、電子效果器,也會管樂 / 弦樂編曲。除了和 Barrow 共同製作 Portishead 專輯,2005 年他們(Barrow 與 Utley)也為英國地下搖滾樂團 The Coral 第三張專輯 The Invisible Invasion 擔任製作。
80 年代中期 Utley 領導 Bath 樂團 The Glee Club,發行單曲 Let My People Twist / Gleebop; 1991 年他為 Rick Holbrook 與 Hazel Grian 執導的電影 Sort of Champion 撰寫配樂,由 The Adrian Utley 四重奏演奏(成員有 Adrian Utley、Tony Orrell、Dave Goodier、John Bagott 與 Will Gregory)。
Utley 在爵士樂壇雖獲得成功,卻無法展現個人抱負,他轉而對 hip hop,還有在布魯斯托進展的 Trip hop 產生興趣,接著認識 Barrow 與主唱 Gibbons,他們組成 Portishead 樂團,Utley 為樂團寫歌和製作,不過東家 Go!Beat 卻沒有將他視為樂團一份子,後來 Go!Beat 與 Barrow、Gibbons 簽約,獨漏 Utley。
Andy Smith (唱盤)
1967 年 DJ Andy Smith 出生於英國,他與 Portishead 首腦人物 Geoff Barrow 是學校同學。
Andy Smith 不是 Portishead 的正式成員,有時會在他們的巡迴表演裡出現,幫忙混音工作,除了擔任 Portishead 的 DJ 一職,他也在 Fugees、Republica 與 Prophets of da City 等樂團的巡迴演出裡出現過。
Andy Smith 的 mix 除了純熟地 scratch 技巧,另一項為人稱道的,則是他會在 mix set 裡加入 funk / rare groove 的音樂,使之豐富多元化。因此聆聽他的 mix 常會有讚嘆不已的技巧,與意想不到的創意驚喜。
2005 年 3 月 23 日 Andy Smith 在 於英國 BBC 電台 Radio 1 節目 Breezeblock 播放 mini mix,共 37 分鐘(曲目附在文末),其中 House Of Pain 的經典歌曲 Jump 在他出神入化的 mix 下,除了令人咋舌外,更敬佩他的創意。
Dummy (1994)
1994 年 Portishead 三重奏成員製作兼主演 11 分鐘關於間諜電影短片 To Kill a Dead Man,加上製作電影配樂,促使 Go! Beat 唱片與 Barrow、Gibbons 簽下合約,但此時他們還不太有名。
Portishead - To Kill a Dead Man
同年 8 月 Portishead 發行首張專輯 Dummy(下圖左),製作人兼靈魂人物 Geoff Barrow 將主題設定為幽閉恐怖症、間諜、電影原聲帶、晦暗碎拍的綜合體。主唱 Beth Gibbons 透過告解般的詞曲唱作模式表演,開場曲 Mysterons 電子樂器聲音宛如來自陰間,冷冽氛圍以魔法召喚 Utley 的吉他和 Barrow 的唱盤/鍵盤,提供 Gibbons 良好陪襯,他們抓到悶熱與憂鬱症的平衡點。
Dummy 最先發行的單曲是 Numb (上圖右),這首歌的發行更確立布魯斯托在 Trip-Hop 樂壇佔有一席之地,當時 Trip-Hop 樂風正逐漸形成,也有人將 Trip-Hop 稱為 The Bristol sound。
Numb 曾出現在美國電視影集 Lost 的廣告配樂,與 Nissan Primera 汽車廣告配樂。
Dummy 被認為是 90 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專輯之一,同時也是 Trip-hop 曲風代表作,緊接著 Numb,Portishead 又發行兩張單曲:Glory Box(下圖左)與 Sour Times(下圖右),前者在沒有電台播放的情形下仍獲得英國榜第 13 名,後者剛開始在英國發行只獲得第 57 名,後來隨著 Glory Box 的成功,Sour Times 又重新發行,終於攀至第 13 名。
Glory Box 取樣自 1971 年 Isaac Hayes 兩張一套專輯 Black Moses 中的曲子 Ike's Rap II。Glory Box 出現在 Stealing Beauty(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與 Lord of War(導演:Andrew Niccol)的電影原聲帶,亦出現在 Levi's 牛仔褲廣告。
Portishead - Glory Box:Roseland Ballroom,NYC(1997 年)
有時候他們也會回憶著另一位爵士歌手 Sade,Gibbons 會營造出『間接照明之地燈下的』Sade 風格,當 Massive Attack 獨領舞曲樂壇風騷,Portishead 則融合多種風格,吸引不同品味聽眾,他們登陸美國,讓另類聽眾為之瘋狂。參與 Dummy 錄製的還有工程師 Dave MacDonald,他負責鼓與鼓機的部分。
Barrow 與 Gibbons 對媒體敬謝不敏,Gibbons 甚至婉拒任何專訪-於是 Dummy 除了英國音樂週刊外,幾乎吸引不到媒體報導。不過 Go! 與 Portishead 還是培養出聰明的行銷策略,透過氛圍重重的音樂錄影帶,他們終於獲得矚目:Melody Maker、Mixmag 和 The Face 均評選 Dummy 為 1994 年最佳年度專輯。
Dummy 登上 英國專輯榜 第二名,美國告示專輯排行榜 第 79 名,1997 年達到黃金銷售成績,且在歐洲賣掉兩百萬張。
1994 年 NME 雜誌評選 Dummy 獲得 1994 年最佳 50 張年度專輯第 6 位。
1995 年 Dummy 獲得 Mercury Music Prize 評選為年度最佳專輯,打敗一拖拉庫的勁敵,包括 PJ Harvey 的 To Bring You My Love、Oasis 的 Definitely Maybe、Leftfield 的 Leftism、Supergrass 的 I Should Coco 與 Tricky 的 Maxinquaye。同年 Neil Strauss 在紐約雜誌評選 Dummy 為 94 年十大專輯之一。
1999 年 5 月 13 日滾石雜誌評選 Dummy 為 90 年代不可缺少的唱片之一(Essential Recordings of the 90's);2003 年 Dummy 登上 滾石 500 大專輯 第 419 位。
同年 9 月 Spin 雜誌評選 Dummy 為 90 年代最佳 90 張專輯第 42 名;12 月獲得 Q 雜誌評選為 90 年代最佳 90 張專輯。
2000 年 6 月 Q 雜誌評選 Dummy 為最佳 100 張英國專輯第 61 位。
Portishead (1997)
Dummy 為 Portishead 帶來大鳴大放,相對也讓他們倒抽三口氣,Barrow 回到 Coach House 錄音室著手第二張 同名專輯,睽違三年,1997 年 9 月 Portishead 終於出爐。
比起同梯的另一樂團 Sneaker Pimps 而言,Portishead 清楚表明他們對於成功不感興趣,表面上 Portishead 與 Dummy 差異不大,不過預兆般、不易忘懷的音波質地,再三播放後,Portishead 與 Dummy 之間的細微差異浮現。Geoff Barrow 和 Adrian Utley 賦予 11 首曲目朦朧如夢的美感,比 Dummy 更黑暗、更冒險。
Beth Gibbons 的歌聲透過電子效果處理,充滿折磨煎熬,與幽閉恐怖症的脅嚇,情感在曲目行間展露無遺。Portishead 的聲波讓人印象深刻,是優秀的第二張專輯沒錯,不過詞曲內容引人注意,才是成功關鍵。從驚嚇反覆的開場曲 Cowboys 一直到管樂昂揚的 All Mine,Portishead 表現巨細靡遺的製作與無懈可擊的技巧。
同名專輯 在未吸引媒體注意情況下,仍高居英國專輯榜第二名,在美國告示專輯榜也有第 21 名的成績。此專輯共發行三首單曲,分別是 All Mine、Over 與 Only You;All Mine 登上英國榜第八名。
Portishead - All Mine
1998 年 1 月 Spin 雜誌評選 Portishead 為 1997 年 20 張最佳專輯第 6 名;Q 雜誌評選 Portishead 為 1997 年最佳 50 張專輯;Melody Maker 雜誌評選 Portishead 為 1997 年最佳專輯第 18 位。
Roseland NYC Live (1998)
90 年代後期,市場對於現場演出的非正式發行 CD,其需求越來越高,藝人與唱片公司意識到此一現象,開始正式發行許多『特別的』現場演唱會表演。
1998 年 11 月發行的現場專輯 Roseland NYC Live,錄製時間是 1997 年 7 月 24 日,地點在紐約 Roseland Ballroom。Portishead 與 35 人制的紐約愛樂管弦樂團同台,演出兩張專輯中的 9 首曲目。
第 9 首 Sour Times 是 1998 年 4 月 1 日在三蕃市 Warfield 的現場錄音;第 10 首 Roads 是 1998 年 7 月 3 日在 Kristiansand 的 Quart 音樂節現場錄音。
表面上管弦樂團的參與似乎對聲音幫助不大,特別是表演曲目與原曲版本在編曲上差異不大,不過管弦樂團確實使音樂產生張力,戲劇和驚人效果。
同年 Go! Discs 為這場表演發行 VHS 錄影帶,四年後 DVD 上市。不像 CD 與兩張一套的黑膠版本,DVD 共收錄 16 首曲目,全部來自 Roseland 的現場表演,還有 Numb、Sour Times、All Mine、Over 與 Only You 五首歌的錄影帶剪接版本,再加上三部電影短片 Road Trip、Wandering Star 與 Portishead 主演的電影 To Kill a Dead Man。另外也有 Portishead 的網站廣告,可以透過隱藏式連結進入網頁。
黑膠版本附送對折再對折的海報,打開後內容是現場表演的壯觀景象,回饋給樂迷。
Portishead - Numb (Roseland Live NYC)
1999-2005 年,Portishead 成員回到各自工作崗位,2001 年 Barrow 與 Katalyst 的 Ashley Anderson 共同創立澳洲廠牌 Invada Records(旗下藝人包括 RuC.L 與 澳洲唱片業協會 得獎樂團 Koolism);2002 年 Barrow 與 Utley 透過化名 The Jimi Entley Sound 改編經典歌曲 Apache,在 Espionage Disk 旗下以 45 轉 7 吋單曲黑膠限量發行(下圖左);同年 10 月 Gibbons 與 Paul Webb 合作在英國發行專輯 Out of Season(下圖右)。
Gibbons 在 Dummy 和 Portishead 傳達充滿痛苦、折磨的歌聲,受傷與渴望,讓樂迷著迷不已.. 不禁對她迷樣般的生活感到好奇,除了 Trip-hop 包裝下的憂鬱,我們是否能期待更多,更赤裸,更以 Gibbons 為主的音樂?2002 年 10 月 Out of Season(上圖右)的出現,正好滿足樂迷需求,跳脫 Trip-hop 樂風,Gibbons 在專輯中透過流行、爵士、節奏藍調、民謠等風格詮釋催眠般的抒情曲。她說:『我沉醉於音樂的哲理,我喜愛驚喜和意外... 試圖透過最佳方式表達文字的聲音,情感才得以完全顯露。』
與 Talk Talk 的前任貝斯手 Paul Webb 合作,Out of Season 有管樂、弦樂、笛、風琴、空心吉他、double 貝斯、鼓等樂器伴奏,Gibbons 透過專輯沉思時間流逝與愛恨關係,例如有一首歌的開頭是『天知道我有多麼喜愛生活』,不過卻又在另一首歌詞寫道『對生活感到十分厭倦』,呈現憂鬱哀思、苦樂參半的糾結。
Out of Season 由悲慟的民謠 Mysteries 揭開序幕;Show 是灰暗的鋼琴輓歌;Sand River 擁有爵士風格;Adrian Utley 在 Romance 一曲狡猾地學起 Carol Kaye,合唱聲交織著安祥與鬼魅。
Out of Season 像是秋天清晨-冷酷、美麗、凋零。這是 Portishead 之外的 Beth Gibbons,她成功詮釋另一種哀傷的美。
除了 Out of Season, Gibbons 也在 Webb 製作的另類搖滾樂團 'O'Rang 曲目中摻上幾腳。
2003 年 Barrow 與 Fat Paul 在英國設立 Invada UK,發行更實驗的音樂,旗下藝人有 Gonga、Team Brick、Atavist、Crippeld Black Pheonix;同年 Barrow 透過化名 Fuzzface,與 Tim Saul 製作 Stephanie McKay 首張專輯 McKay。
2005 年 Barrow 與 Utley 一同製作 The Coral 第三張專輯 The Invisible Invasion。同年 Portishead 重聚,離上一次同台演出已隔七年,他們在布魯斯托為海嘯慈善演唱會表演,並籌畫新專輯。 2006 年 Franz Ferdinand、Cat Power、Tricky、Placebo、Kid Loco、Gonzales 群星發行向 Serge Gainsbourg 致敬專輯 Monsieur Gainsbourg: Revisited,Portishead 也共襄盛舉,錄製 Un Jour Comme un Autre (Requiem for Anna) 的變奏版。
2007 年 10 月 2 日,Portishead 對外公布新專輯 Third 已進入最後混音階段,預計將於 2008 年 4 月初正式發行。
同年 12 月 7-9 日三天 Portishead 在英國曼海德的 Butlins 假日營策展 All Tomorrow's Parties,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為新專輯 Third 暖身,他們在 All Tomorrow's Parties 首次公演新專輯裡的五首新曲 Silence、Hunter、The Rip、We Carry On 與 Machine Gun。將近 50 個樂團 / 藝人前來共襄盛舉,包括 Aphex Twin、GZA/Genius(Wu Tang Clan)、Black Mountain、The Horrors 等,這裡 有完整名單。
2008 年 1 月 21 日 Portishead 宣布為新專輯舉行歐洲巡迴,4 月 26 日宣布參與美國加州的 Coachella Valley 音樂藝術節,同台演出的其他樂團包括 The Verve、Love and Rockets 與 Swervedriver。
Third (2008)
Third 的 11 首曲目在發行前一週(4 月 21 日),率先在 Last.fm 曝光,結果 24 小時內吸引 32 萬 7 千名樂迷上線聆聽,這也是 Last.fm 在專輯正式發行前先上線曝光的創舉,他們預估約有 25 萬人是專程為了聆聽 Portishead 新曲造訪該網站。
2008 年 4 月 29 日,第三張錄音室專輯 Third 終於讓樂迷盼到了(4 月 28 日在 英國 Island 唱片發行,隔日在美國 Mercury 唱片發行),睽違 11 年,神秘的 Portishead 再度引發話題,1994 年 Dummy 發行時,Geoff Barrow 年僅 23 歲,今年已跳至 37 歲了;Gibbons 也由 29 歲蛻變為 43 歲,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Dummy 一舉成名,引起許多樂團爭相揣摩,Third 的發行再次向世人證明,無論這些樂團表面上模仿得唯妙唯肖,內心的纖細特質,才是 Portishead 獨樹一格的聲音。
事隔多年,trip-hop 一辭彷彿走入歷史,Third 作出宣言,要擺脫 trip-hop 標籤,呈現更黑暗,更粗糙甚至更工業的風格。不過 Third 似乎喚起樂迷對於他們的記憶-曲風和以往作品差異不大,但內容卻需要細細咀嚼,畢竟是三人的辛苦結晶,身處沒有品味可言的數位世界,他們甚至樂於孤獨隱世,Third 不是 30 秒的取樣,每樣都沾一點的大雜燴,或是快速掃描就可以一筆帶過的專輯。樂迷需要全神灌注,才能領悟精義。
驚喜在 Portishead 的專輯總是避免不了,老理髮店 doo wop 風格的 Deep Water 竟夾在緊張激昂的 We Carry On 與 Machine Gun 之間,We Carry On 與 Machine Gun 充滿 Krautrock 和電音風格,引證 Portishead 的音樂持續保持實驗性質。
2008 年 4 月 18 日 Portishead 在 Later 表演 Machine Gun
Machine Gun 是 Third 推出的首支單曲,時間是 2008 年 3 月 18 日,這首歌初次出現在 Zane Lowe 的 Radio 1,且在 Portishead 官方網站提供合法下載,同年 4 月 14 日 Machine Gun 在英國發行 12 吋單曲黑膠,只有一面(另一面是空白)。
5 月 12 日單曲 The Rip 的宣傳音樂錄影帶在 Portishead 官方網站曝光,預計於 6 月 9 日發行。
2008 年 4 月 18 日 Portishead 在 Later 表演 The Rip
前衛實驗與傳統音樂碰撞,就像過去和現在,對 Third 而言並不牴觸,Third 不駐足徘徊噪音,亦收錄爵士慢板如 Hunter 與悲傷細膩的民謠 The Rip。但不可思議的是,前衛實驗與傳統音樂並沒有保持平衡,Portishead 意圖讓聲音保持未定的流動,幾番聆聽後,對於音調轉換的範圍,仍感驚喜。
混亂對 Portishead 很重要,如樂團與音樂,他們一直沒有什麼是整齊的。實驗搖滾常被嘲笑要一直用腦,在這個層面倒也能獲得享受,比如聆聽數次後,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更多問題。問題會越問越迷人,Portishead 製作毛骨悚然的人性音樂,這也不全然是 Gibbon 的歌聲所致,她提供前往憂鬱的通道,但不僅是靈魂一瞥,加上 Barrow 與 Utley 的完美主義,讓專輯聲音不需被囚禁或處理,相對而言現在許多唱片,每個聲音都要求扭曲,結果造成不自然。
比起這些電腦校正的唱片,Third 感覺更為現代,因為 Portishead 敏感反映了 21 世紀,所謂『有因就有果,有過去就有現在』。Third 提供豐富、不可思議與黑暗的聲音,反射新世紀的各種問題,Dummy 也是。
Third 散發的悲傷不太能安撫人心,但 Portishead 的人性元素加強聽者對於神秘的觀感,讓人稍感寬慰,有意的瑕疵和破裂賦予未知的靈魂,使得 Third 饒有興味,趣意不斷。
Third 高居英國專輯榜第二名,在美國告示專輯榜獲得第七名成績,創下高峰。2008 年 5 月 29 日紐約 hip-hop 樂團 Public Enemy 的靈魂人物 Chuck D 在巴塞隆納的 Primavera Sound 音樂節加入 Portishead 的舞台表演,為單曲 Machine Gun 增添一段 freestyle 的 rap,實現 Geoff Barrow 年少夢想。
附記
Andy Smith - Radio 1 : Breezeblock - 2005.03.23.
01.Davy D - Oh Girl (Def Jam)
02.Cypress Hill - Insane In The Membrain (Ruff House)
03.Redman - I'm 4 Sum Asksion (Rush)
04.Sugarhill Gang - 8th Wonder (Sugarhill)
05.Spoonie G & the Treacherous - Love Rap (Enjoy)
06.45 King - The 900 Number (Dockor Beat)
07.The Whooliganz - Put your Hands Up (Positiva)
08.Kool & The Gang - Jungle Boogie (De-Lite)
09.James Brown - Good Foot (Polydor)
10.The Mohawks - Give Me Some (Supreme)
11.Kool & The Gang - Let The Music Take Your Mind (De-Lite)
12.Crooklyn Clan - Crowd Motivator (AV8)
13.House Of Pain - Jump (XL Recordings)
14.Tom Jones - Hold On, I'm Coming (Decca)
15.The Superfreaks - 1990 Breakdown (Apeman)
16.Hiroshi & Kudo featuring DJ Milo - The Return Of The Original Artform (Major Force)
17.Mex.Nadabrahma - Nababrahma (Bluejuice)
18.Unknown - What's Going Off? (White Label)
19.Dynamo Productions - Busta Beats (Illicit Recordings)
20.Keb Darge - Funk Spectrum (BB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4 則留言:
wow~~
很详细的portishead!!!
perfect!!!!!!!!!!!!!!
thanks for the in-depth introduction!
很詳細用心的介紹,逛了那麼多家,終於找到我要的,很喜歡你的描述,精闢簡潔!!謝謝
謝謝你的詳細介紹!
最愛剛愛上Portishea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