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Symphony No. 4 In C Minor《第4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8 期 (1992 年 6 月號)
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Symphony No. 4 In C Minor《第4號交響曲》於 1936 年完成,他本來想寫一個沒有意識形態、沒有主題的音樂,當時不巧其歌劇 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被俄共文化當局批判得很厲害,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雖照原定計畫完成 Symphony No. 4 In C Minor《第4號交響曲》的寫作,卻壓下來不敢發表(改用《第5號交響曲》來應付),直到 25 年後才由 Kirill Kondrashin 孔德拉辛 指揮 莫斯科愛樂 首演。
Symphony No. 4 In C Minor《第4號交響曲》編制龐大,法國號就用了8支,打擊樂器亦洋洋大觀,音樂內容則充分顯示 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對 Mahler 馬勒 的仰慕,例如第二樂章由 Ländler 蘭德勒舞曲 元素主導,第三樂章令人聯想 Des Knaben Wunderhorn《少年魔法號角》裡的某些樂思,還有結尾的 Das Lied von der Erde《大地之歌》般意境,都是例證。
Symphony No 15 in A Major, Op 141《第 15 號交響曲》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20 期 (1992 年 8 月號)
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於 1971 年完成的最後交響曲 -- Symphony No 15 in A Major, Op 141《第15號交響曲》,是相當抽象的個人化作品,內裡引用了 Rossini 羅西尼、Wagner 華格納 和他自己以前作品的主題,當然也少不了他的音樂簽名 DSCH。
DSCH 動機是俄國作曲家 Shostakovich 蕭斯達高維契 以自己的姓名引伸出來的一個音樂動機(motif),由「D,E♭,C,B」四個音組成,代表名字中的「D,Es,C,H」(讀作:"De-Es-Ce-Ha")。由於他的姓名用德文的拼法是:Dimitri SCHostakowitsch,而音樂在德文中,S 代表E♭;H 代表B♮,因此得出這四個音。(本段轉載自 Wikipedia 維基百科)
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曾說 Symphony No 15 in A Major, Op 141《第15號交響曲》是生與死之循環,他又跟學生提到:本來要寫得比較歡樂,後來身體越來越差,結果越寫越悲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