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簡介】Jean Sibelius 西貝流士

Sibelius 西貝流士 Symphony No. 1, Op. 39《第1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4 期 (1992 年 2 月號)

1898 年秋天,Sibelius 西貝流士 在鄉居與世隔絕孤獨作曲,1899 年 4 月首演 Symphony No. 1, Op. 39《第1號交響曲》,將青春與成熟、細緻與熱情、陽光與陰影並列,終樂章很鮮活的反映了這些對比,可以聽出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Wagner 華格納 和 Bruckner 布魯克納 對他的影響。用主題變形手法,將動機片段化為有機結構,仍屬 Sibelius 西貝流士 的獨門絕技。

Sibelius 西貝流士 Symphony No. 2 & No. 3《第2與第3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4 期 (1992 年 2 月號)

Sibelius 西貝流士 旅遊義大利時,曾經想用『唐璜傳奇』當作寫曲題材,後來雖未成形,其樂思卻進入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43《D大調第2號交響曲》的慢板樂章裡。此曲紋理較柔軟溫暖,有機發展的技巧比《第1號交響曲》更高,部份學者主張它具愛國抗暴內涵,Sibelius 西貝流士 本人卻堅持純音樂立場。

1907 年完成的 Symphony No. 3 in C Major, Op. 52《C大調第3號交響曲》,一般公認乃 Sibelius 西貝流士 至高藝術的初度展現。《C大調第3號交響曲》只有三個樂章,他以古典的透明柔軟替代以往嶙峋的浪漫華麗,顯示全新的目標貫徹。

Sibelius 西貝流士 Symphonies Nos. 4 & 5《第四、五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08 期 (1991 年 6 月號)

Sibelius 西貝流士《第4號交響曲》被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認為與 Brahms 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Mahler 馬勒《第6號交響曲》同樣是結尾最悲劇的交響曲。作曲當時,Sibelius 西貝流士 正被喉頭癌的陰影所困,想到背負的債務和五個小孩,還有即將面臨的死亡,心靈不禁陷入深淵。

《第4號交響曲》剛發表時,困惑了不少聽眾,不過如今已被學者公認是 Sibelius 西貝流士 七首交響曲之中的最高傑作!

《第5號交響曲》動筆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1919 年修訂完成,本曲只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結構特別複雜;第二樂章為田園牧歌般的主題與變奏;第三樂章則為令人目眩的史詩與英雄氣質。

Sibelius 西貝流士 Symphony No. 7 In C Major, Op. 105《第7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8 期 (1992 年 6 月號) / 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24 期 (1993 年 1 月號)

Sibelius 西貝流士 Symphony No. 7 In C Major, Op. 105《第7號交響曲》構思於芬蘭紅衛兵與白色保護力量對抗的無政府狀態之時,儘管 Sibelius 西貝流士 看到任何事物都變成黑色,構思的音樂卻是『生命愉悅與活力,帶著熱情樂段,全曲共三樂章,終樂章為希臘輪旋曲』。

不過,最後定稿卻變成長度約 20 分鐘左右的『單樂章』,內容分成三部分,大概就是原先的三個樂章吧。

Sibelius 西貝流士 創作 Symphony No. 7《第7號交響曲》之前,他在日記中這樣寫著:『作曲家成長的命運就是一部悲劇,因為他不能照以往的模式去依樣畫葫蘆,而必須嚴厲的自我批判。』

果然,當 1924 年 Sibelius 西貝流士 完成 Symphony No. 7《第7號交響曲》之後,再也無法創作新的交響曲,而是轉為有標題的幻想交響曲。



Sibelius 西貝流士 - Finlandia 芬蘭頌 Valse Triste 悲傷圓舞曲 Der Schwan Von Tuonela 黃泉的天鵝 Tapiola 塔比奧拉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139 01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0 期 (民國 64 年 12 月號)

這是一張音響瑰麗、表現深刻的名唱片,和 Sir Malcolm Sargent 沙爾堅爵士的演奏版本,堪稱為 Sibelius 西貝流士 交響詩的『雙壁』。

在交響詩『芬蘭頌』,充分流露出巧妙的戲劇性設計。管弦樂的合奏,表現更是無比卓越。打從緩慢地開始的部分,就已蘊藏著一股魔力,從此自銅管那信號曲般的旋律,到最後高潮的掀起,都充滿攝人的氣勢,使人為之屏息。

Karajan 卡拉揚 藉著無比精巧的管弦樂法,把『Valse Triste 悲傷圓舞曲』憂鬱的氣氛,表露無遺,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出演奏。此類標題音樂在卡拉揚手中,毫無疑問必能描繪出無比生動的畫面。

在交響詩『Der Schwan Von Tuonela 黃泉的天鵝』,也醞釀出此曲所具有的神秘氣氛,在此曲的演奏,我們再次肯定柏林愛樂優異的弦樂合奏技巧,由 舒特姆·普尼克 吹奏的英國號,表現極為出色。

在交響詩『Tapiola 塔比奧拉』的演奏,也有卓越的描述能力,和精緻非凡的演出,在這裡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北歐情調,只要閉目靜聽,彷彿可以看到芬蘭那陰深的原始森林,以及太古即有的濃霧。

Sibelius 西貝流士 Lemminkainen Suite, Op.22《雷明開年傳奇》或稱 Four Legends For Orchestra, Opus 22《四個傳奇》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2 期 (1992 年 11 月號)

Sibelius 西貝流士 創作的交響詩 Lemminkainen Suite, Op.22《雷明開年傳奇》或稱 Four Legends For Orchestra, Opus 22《四個傳奇》於 1896 年首演。原先設想為具有芬蘭神話背景的歌劇,後來以四首 Suite 組曲的形式出現,依序是:

1 Lemminkainen & The Maidens Of The Island 雷明開年 與島上的少女>
2 The Swan Of Tuonela 黃泉的天鵝>
3 Lemminkainen In Tuonela 雷明開年 在圖奧內拉>
4 Lemminkainen's Return 雷明開年 的歸來

其中以第二首 The Swan of Tuonela《黃泉的天鵝》最受歡迎。

Lemminkainen Suite, Op.22《雷明開年傳奇》或稱 Four Legends For Orchestra, Opus 22《四個傳奇》,內容所描述的,是一位名為 Lemminkainen 雷明開年 的人,他追求沙里島美女 凱里姬 不成,只好搶親,等到 凱里姬 心甘情願嫁給他,Lemminkainen 雷明開年 又將她拋棄,改追魔法師之女 波久拉 少女。魔法師設下一堆試煉(包括一劍射下 黃泉的天鵝),就在中途,Lemminkainen 雷明開年 被盲眼牧者所殺,屍體被打碎丟入河裡,最後他的母親用青銅耙子打撈,讓 Lemminkainen 雷明開年 復活回家。

Sibelius 西貝流士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4 期 (1992 年 2 月號)

1904 年 Sibelius 西貝流士 首演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後,被首席樂評家 Flodin 評為『乏味』,因此抽回不准演奏,Sibelius 西貝流士 於次年重寫如今大家所熟悉的『決定版』。早先那個『原典版』存放在『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最近才允許公演。

兩相比較,『原典版』的管弦樂色彩暗、量感足;『決定版』的 Violin 小提琴 獨奏部份難度降低。細部來說,第一樂章由 542 小節縮成 499 小節,放棄了第二個 Bach 巴赫 風格的裝飾奏;第二樂章更動較少,均為 69 小節,但是刪去結尾短而奇特的裝飾奏;第三樂章由 326 小節縮成 268 小節。顯然『決定版』更加緊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