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簡介】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Beethoven 貝多芬 - Wellington's Victory 威靈頓的勝利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1812 Overture 1812 年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
Don Kosaken Chor Serge Jaroff 哥薩克合唱團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5 125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4 期 (民國 65 年 4 月號)

這是一張企劃頗饒趣味的唱片。像這樣把和拿破崙之沒落有深刻關係的,兩首以戰鬥為題材的音樂組合再一起的事,此前 Dorati 杜拉第和 Ormandy 奧曼第 早就做過。可是在演奏的素質與成就上來看,卻以 Karajan 卡拉揚這個版本為最傑出。

『威靈頓的勝利』雖然缺乏深刻的內容,可是貝多芬在世時,在維也納所獲得的成功,卻是別的任何作品所無法比擬的。今天,這首描寫戰鬥的音樂(第一部為『戰鬥』,第二部是『勝利的交響曲』),雖然很少被人演奏,但卡拉揚那無比精巧深刻的演出,卻使此曲變得趣味盎然,更由於左右兩軍陣容分明,立體效果奇佳。

由卡拉揚指揮的『1812 年序曲』,序奏部分並不是用弦樂合奏的,而是別出心裁,改由 Don Kosaken Chor Serge Jaroff 哥薩克合唱團演唱。雖然這種做法有走向『邪道』之嫌,可是由於這麼做,卻很成功地重現出這莊嚴部分的不安氣氛,或許此事可以說是卡拉揚那秀拔的演出所獲得的勝利。在結尾處,卡拉揚又加入真實的大砲聲和教堂鐘聲,產生非常巧妙的效果。

Beethoven 貝多芬 Triple Concerto 三重協奏曲
David Oistrakh 歐伊斯特拉夫(小提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大提琴)
Svi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鋼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

EMI : ASD 2582
Angel : S-3672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84 期 (民國 68 年 6 月號)

此片一直被推崇為曠世無雙的名演奏,只要有這麼一張,別的演奏唱片,就可有可無了。儘管錄音時代已久,但風頭猶健,受世人愛不忍釋。

Karajan 卡拉揚 那白熱化的指揮模樣,使聆聽者無不手腳發冷、扣人心弦。由於他的這樣錄音,使得世人改變了此曲的惡評,使此曲的內容與模樣,第一次展現隱藏的魅力,他的速度是不急不忙的,幅度大得嚇人,表情濃密、音響渾厚,那巍峨的外貌,使人嘆為觀止,而且自始至終,燃燒著熾熱的生命力。

三位獨奏者也藉著各自的卓越技藝,相互搏鬪、糾纏、和解,散發耀眼的火花與熱力,由於每人的音樂性都很豐富,儘管在彼此衝擊,但不失應有的愉快感。

其中特別的是 Rostropovich 羅斯卓波維奇 那圓潤的如歌唱法,宏大的表情起伏,最令人心蕩神馳。又如第二樂章那多少帶有哀怨的苦味,聽後永難忘懷,這段音樂使人想起滿天晚霞的景色。


Hector Berlioz 白遼士 Symphonie Fantastique 幻想交響曲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59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6 期 (民國 65 年 6 月號)

要評介卡拉揚的這張『幻想交響曲』唱片,並非易事。這個平衡美好、音色艷麗的演奏中,卡拉揚所塑造的形象,儘管不一定能讓每個人的見解和他一致,可是像這樣始終保持光輝的演奏,此前是不可能接觸到的。

猶如德國 DGG 公司在唱片發售時所做的宣傳『音響的演出:赫伯特.卡拉揚』那樣,這是有唱片錄音以來的一次奇蹟。在唱片中,卡拉揚很清楚地提示了寬廣的力度錄音範例。聽完這張唱片,我們幾乎很難弄明白,究竟柏林愛樂的表現是到什麼程度?而那些是錄音工程師的力量使然?

總之,由結果所顯示的,這張演奏可以說是『弱音的祭禮』。當然啦,有好多段落的強音,依然懾人心魄!在第三樂章『野景』中,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的四個P的十六分音符,簡直弱得令人難以思議。像這樣綺麗的弱音,別處是休想聽到的。同時,這樂章最後數小節中,交錯著漸強奏與漸弱奏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代表性的段落。

卡拉揚的這種魅人的表情,是貫穿在全曲中的。由於都保持著適當的節制,所以並未有過剩的表現。通常進入第四樂章『向斷頭台的行進』,以及第五樂章『妖魔安息日夜之夢』時,對那充滿威力的管弦樂法,很自然地想誇大其效果,可是在這樣的地方,卡拉揚卻不曾這麼做。

卡拉揚是多麼忠實於音符的指示啊!此事在任何細微的力度變化上,都可以聽出。如果和他在十年前錄製的版本相比較,這次在細部和音響上,都有了差異。本版本的溝渠卻更深、更奇突,而且似乎是分裂的,這種表現可以說更接近白遼士的本質。


Brahms 布拉姆斯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 68《第1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Vienna Philharmonic 維也納愛樂
RCA / LDS 2351 或 LSC-2537
London / STS 15194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69 期 (1988 年 12 月號)

聽完本輯,不論對 Brahms 布拉姆斯,或是對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都有了一番全新的體認。Brahms 布拉姆斯 的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 68《第1號交響曲》,過去總給人晦澀艱深的感覺,而本輯的平易流暢,卻創造了另一個全新的 Brahms 布拉姆斯 世界。這確實是大膽而又有趣的嘗試,但是卻遭到古典企鵝一顆星的惡評,主要理由是本版錄音缺乏 Brahms 布拉姆斯 作品應有的『Tension 緊張度』。

當然,就 Brahms 布拉姆斯 創作《第1號交響曲》的歷程來看,他一方面要承受 Beethoven 貝多芬 成就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又得忍受感情生活的煎熬,本輯詮釋得暢達無礙,確實難以忠實表現出這種複雜而深邃的心境。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超越傳統上詮釋 Brahms 布拉姆斯 的狹窄視角,以一種更開放的心胸去欣賞這首樂曲,即可發現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在『不離譜』的情況下,塑造了另一種 Brahms 布拉姆斯 的性格和面貌,而將合法『再創作』的力量拓展到了極限,這何嘗不是音樂藝術最引人入勝的價值所在?

因此,我願意將這個版本推介給不能忍受 Brahms 布拉姆斯 晦澀語法的朋友,Vienna Philharmonic 維也納愛樂 的水準,當然不容置疑。


Bruckner 布魯克納 - Symphonie No. 8 第八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707 085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這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優秀演奏。卡拉揚 把雙目銳利地朝向新的表現意圖上,單刀直入地往音樂的核心突進,於是做出此前他一直不曾實現的 布魯克納 演奏。跟前述的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第五交響曲』不同的是:這時候,Karajan 卡拉揚 並不只表現出每一細部那琢磨般的美,而是藉著各種對比與持續,展現出精巧的神韻,把 Bruckner 布魯克納 的音樂原理,盡可能明確地刻畫出來。

像 Karajan 卡拉揚 這樣,以如此優美的結構、明確的邏輯,把 Bruckner 布魯克納 這首最長大的交響曲演奏出來,此前我們根本不曾預見過。只要想到這樣的事實,就不難瞭解它是何等優異了,像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的刻畫,是多麼銳利。

本輯的力度變化,無比巨大,懾人心魄的銅管強奏後,立即從遠方悄悄傳來微弱的牧童之笛,這種驚人的對比,簡直難以相信是由一個樂團製造出來的。低音極為渾厚,尤其是伸縮喇叭、低音號和低音鋼琴那頗具深度的低音,真是充滿魔力!

Schubert 舒伯特 - Unfinished Symphony (No. 8 ) In B Minor D.759『未完成交響曲』
Haydn 海頓 - Symphony No. 104 In D Major ('London')『倫敦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EMI / ASD 3203
Angel / S-37058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2 期 (民國 66 年 10 月號)

這真是一張巧奪天工、使人瞠目結舌的演奏,管絃樂的演奏,無瑕可擊,簡直就是天衣無縫!

在『未完成交響曲』中,像這樣精工鏤刻、匠心獨運的演奏,此前不曾遇見。打從第一樂章開頭的主題起,不管是指揮家或樂團的團員,似乎都被舒伯特的音樂深深迷醉了。

此曲演奏中,另一件極為醒目的特徵是:卡拉揚採取的速度是何等慢。

這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即使是技藝高超的柏林愛樂,要像指揮者的意思,把音保持得那樣長,也一定感到很為難吧。何況,卡拉揚還隨處要求注入細緻的表情,每個聲部之間保持良好的音力。使人訝異的是,樂團的團員,不僅樣樣做到,而且依然使這首交響曲,保留其應有的芳香。

在海頓的交響曲中,卡拉揚的音力的增減,好像做得過份了。像第一樂章簡直就像是在聆聽 Gounod 古諾 或 Delibes 德利布 的芭蕾音樂,第二樂章那羽毛般的弱音,實在有過份造作之嫌,而終樂章似乎是以浪漫的大交響曲處理的。

從管絃樂那豐沛的音響中,即可推測到演奏會場是何等寬暢,每一聲部都鮮明極了,而且充分展開,木管那穩重的處理,使整個演奏產生深度。


Sibelius 西貝流士 - Finlandia 芬蘭頌 Valse Triste 悲傷圓舞曲 Der Schwan Von Tuonela 黃泉的天鵝 Tapiola 塔比奧拉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139 01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0 期 (民國 64 年 12 月號)

這是一張音響瑰麗、表現深刻的名唱片,和 Sir Malcolm Sargent 沙爾堅爵士的演奏版本,堪稱為 Sibelius 西貝流士 交響詩的『雙壁』。

在交響詩『芬蘭頌』,充分流露出巧妙的戲劇性設計。管弦樂的合奏,表現更是無比卓越。打從緩慢地開始的部分,就已蘊藏著一股魔力,從此自銅管那信號曲般的旋律,到最後高潮的掀起,都充滿攝人的氣勢,使人為之屏息。

Karajan 卡拉揚 藉著無比精巧的管弦樂法,把『Valse Triste 悲傷圓舞曲』憂鬱的氣氛,表露無遺,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出演奏。此類標題音樂在卡拉揚手中,毫無疑問必能描繪出無比生動的畫面。

在交響詩『Der Schwan Von Tuonela 黃泉的天鵝』,也醞釀出此曲所具有的神秘氣氛,在此曲的演奏,我們再次肯定柏林愛樂優異的弦樂合奏技巧,由 舒特姆·普尼克 吹奏的英國號,表現極為出色。

在交響詩『Tapiola 塔比奧拉』的演奏,也有卓越的描述能力,和精緻非凡的演出,在這裡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北歐情調,只要閉目靜聽,彷彿可以看到芬蘭那陰深的原始森林,以及太古即有的濃霧。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 Don Quixote 唐吉軻德
Ulrich Koch 柯賀 (中提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大提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
Angel Records / S-37057
EMI / ASD 3118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錄製本輯之前,Karajan 卡拉揚 就曾與另一位大提琴家 Pierre Fournier 傅尼葉 灌錄過相同曲目,是極為完美的傑出演奏。只是 Fournier 傅尼葉 的版本,音樂是過分美化的,具有艷麗的官能美,給人的耳朵,獲得最高的快樂。不用說,音樂的造型,幅度也很雄大,音響效果懾人心魄。

可是,這一切在本輯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這個版本,已經被壓制了。序奏是柔和地展開,我們再也聽不到雙簧管的振音,以及小號粗俗的強奏,音樂變得更為巧妙、溫和,使人聽了極為舒服。

不過,進入變奏後,幅度依然很大,描寫力深刻。像第二變奏那印象派般的音響,後半驅散羊群的吵雜聲,真是充滿趣味;第五變奏是多采多姿的;在空中飛舞的第七變奏,則充滿幻想味道。

而本輯最大特色,就是由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擔任大提琴獨奏。Fournier 傅尼葉 的演奏版本固然優美,可是在技巧的卓越度與表現力的巨大方面,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則更為出色。

Strawinsky 史特拉汶斯基 - Le Sacre Du Printemps 春之祭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884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62 期 (民國 67 年 8 月號)

這是 Karajan 卡拉揚 的第二次同曲錄音,離前次雖然已有十二年之久,但詮釋法幾乎沒有什麼改變。雖然有人不喜歡他的『春之祭』,可是依然值得給予高評價,只是跟舊片相比時,只有『序奏』較為遜色,原因是過分意識著弱音效果,於是喪失了木管樂器的音色魅力。

可是『春天的甦醒』後,却更加精彩了,那富於特色的弦樂節奏,比起別的指揮家,都更具厚味,情調也豐富而有深度。這是完全的『交響曲式』的傑出演奏,在這裏雖然看不出阿巴多那種年輕人的細緻感與朝氣,但 Karajan 卡拉揚 是更圓熟的,具有大人的複雜情緒的。

隨著音樂進行,表情與音色也逐漸生動起來,內張力與氣勢也更大,有時傳來乾燥的撥奏,有時展現出『波得洛希卡』般的鮮豔色彩。進入『掠奪結婚』後,有趣的、令人屏息的高潮迭起。在壯大的『春之輪舞』的中途出現的停留音,Karajan 卡拉揚 是盡情地讓它延長的,給予凌厲的氣勢。接著短笛閃耀般鮮明地登場,此後到第一部『土地的崇拜』的終了,柏林愛樂充分發揮了他們高超的合奏技巧,一邊使音樂深刻地雕琢出來,同時以漸快奏,懾人心魄地往結尾節節逼近。

第二部,也是難得一見的名演奏。『序奏』那官能美,乃是 Karajan 卡拉揚 所特有的,進入『被選處女的讚美』後,表現依然是交響曲式的,雖然定音鼓與大鼓過份加以壓制,可是在緊要處,照樣有淒烈的表現,最後『被選處女之舞』,音響無比鮮明、猛烈,不論節奏或音色,力度和緊張感,都出類拔萃。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ie Nr. 5 第五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699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這是像預想般充滿樂趣的演奏。像 Karajan 卡拉揚 這樣,能展現出如此富麗色彩的指揮家,我們很難遇到。那閃爍般的光芒,已經到令人目眩的地步,打從第一樂章開頭的低音管,就顯得無比憂鬱,簡直就是在呻吟。進入主部後,重壓減輕了,和弦的強奏是神經質的。第二樂章的表情,極盡艷麗之能事,是全曲的翹楚,到了第三樂章時,情調一變而成為纖細的室內樂,到終樂章時,依然有誇大感情的躍騰。各樂章裡都充分展現出 Karajan 卡拉揚 跟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無比豐富的技能。

本輯是 Karajan 卡拉揚 的第四次同曲錄音,我們可以領受管弦樂那豐沛的風采,音樂的威力真是節節逼人!低音域雄厚,銅管與打擊樂器,懾人心魄。高音弦覺得堅硬些,可是優異的錄音,把各種樂器中細膩的表情,無比鮮明地捕捉了。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ie Nr. 6 第六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774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Karajan 卡拉揚 所灌錄的『悲愴交響曲』唱片,連這張唱片,一共已經有六種之多。的確,此次的演奏,比起以前的任何一張,都更為細膩、精巧,而且從 Karajan 卡拉揚 不厭其煩地錄音下此曲的情況看來,我們不難想像他是多麼喜歡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這張唱片中最令人注目的是,頻頻使用弱音,加強微妙的表情,而且旋律的處理,也更具抒情味。Karajan 卡拉揚 依然採取對比巨大的、壯麗的升騰,這些事,全賴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那卓越的技藝,才得已實現。

除了上述的強烈對比外,Karajan 卡拉揚 的表情,却非常柔美,散發著一種妖豔的氣氛。漸強奏與漸弱奏的效果,也相當驚人。只是聽著這種過分美化的音樂時,猶如喝下含有人工色料的食物,內心會有些不自在的感覺,正像前面介紹的『第五交響曲』一樣,此片的錄音也極為優秀。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 2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67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8 期 (民國 65 年 8 月號)

傳奇式的俄國鋼琴家 Lazar Berman 貝爾曼,今年(1976 年)元月下旬第一次訪問美國,在各地旅行演奏時,據說舊金山等地的黑膠唱片店,都爭相在店內顯著的地方,擺放以下三張黑膠:

1)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 2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本輯)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

2) Liszt 李斯特 The Legendary Lazar Berman Plays Liszt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 Hungarian Rhapsody No. 3 / Spanish Rhapsody) 超技練習曲全集 / 第三號匈牙利狂想曲 / 西班牙狂想曲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Columbia / M2 33928

3) Liszt 李斯特 The Legendary Lazar Berman Plays Liszt 梅菲斯特圓舞曲 / B 小調鋼琴奏鳴曲 / 威尼斯和拿坡里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Columbia / Melodiya - M 33927

並且貼出醒目的海報,招徠顧客,果然不出所料,愛樂者都爭相購買,大為暢銷。

這位繼 Svi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之後,被譽為『夢幻的大鋼琴家』的 Lazar Berman 貝爾曼,年輕時雖然在各種音樂比賽獲得優勝,但不曾博得很高的評價,於是從演奏活動中引退,繼續學習,結果,十年後,幾乎不再有人記得這位鋼琴家。

後來,由於在俄國灌錄了幾張優秀的黑膠唱片,包括 1963 年由 Melodiya 廠牌(留言二)發行的 Liszt 李斯特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練習曲,引起部分西方人士的注意,當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在美國接受記者訪問時,曾提起『Berman 貝爾曼 是一位音樂界的驚異人物』。

1971 年米蘭的音樂愛好家,在聽過 Berman 貝爾曼 的唱片後,邀請他到義大利演奏,結果聽眾被他的神技,弄得瞠目結舌,反應熱烈、大為轟動!後來,大指揮家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也聽了 Berman 貝爾曼 的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練習曲,立即表示希望和 Berman 貝爾曼 協奏,於是去年(1975 年)秋天,Berman 貝爾曼 就在柏林登台,並且和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的柏林愛樂搭檔,為德國廠牌 Deutsche Grammophon 灌錄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本輯),接著因為音樂經紀人 傑克.雷沙 的努力,實現了前往美國演奏旅行的大事。

在美國掀起的熱潮,和 1955 年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訪美時相若,這位一直對國外旅行沒有興趣的鋼琴大師,突然出現在西歐後引發傳奇般的轟動,真是始料所不及。

此前,大指揮家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已分別和 Svi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Alexis Weissenberg 懷森柏格(留言三)灌錄過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黑膠唱片,而這次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的主動表示要和 Berman 貝爾曼 合作,進行第三次錄音,足使 Berman 貝爾曼 的聲望更高,同時,這也是 Berman 貝爾曼 第一次和管弦樂團合奏錄音。

不過,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和 Berman 貝爾曼 的藝術,在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本輯演奏中,Berman 貝爾曼 所想要做的,仍然鮮明的表現出來了,而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依舊貫徹他自己的詮釋法及音樂性,但是對 Berman 貝爾曼 的意圖,顯示相當的瞭解,使得協奏曲的樂趣,得以充分展現出來。

換句話說,不管是 Berman 貝爾曼 或 Karajan 卡拉揚,都在協奏曲的範疇中,把自我主張都表現到最大極限。在第一樂章,他們採用了非常沉著的速度,Berman 貝爾曼 再以剛勁的觸鍵,非常誠實的彈奏,在這裡沒有絲毫的誇張和虛飾。在強而有力、率直的演奏中,每一細節都有周密的安排,從這樣的表現上,我們不難明白這位鋼琴家對作品的態度,是多麼真摯!

技巧方面,猶如在 Liszt 李斯特 的唱片中所表現的,真是出類拔萃。雖然強弱幅度變化很大,但每一個音都是透明的,即使是深厚的和弦,也相當晶瑩。像『旺盛的快板』的主題,也絕對不做出機械般急忙的表現,他雖然到處發揮出絢爛的名技,可是遇到第二主題般的旋律時,仍然以弱音充分地歌唱,和 Karajan 卡拉揚 一起製造出優美的抒情意境。像展開部的技巧,也是完美到無懈可擊,對每一急速的、艱難的樂群,都駕馭得自由自在,令人嘆為觀止!

在展開部,Karajan 卡拉揚 先以沉著的速度和 Berman 貝爾曼 搭配,描繪出內在的陰影,可是到再現部時,兩人都同時搖身一變,表現得熱情洋溢,放射出耀眼光芒,展現出劇力萬鈞的氣勢!

第二樂章的速度,給人稍慢些得感覺,可是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 巧妙的演奏,以及開頭的長笛旋律等,都值得大書特書。鋼琴則充滿感情即使是十六分音符的連續,也像是悠揚的歌唱。中段比較沉著,把音型的每一細部,都清楚地表現出來,此後,管絃樂那激烈的生命感,和鋼琴深刻的情感表現,有著美妙的調和。

這兩位大師,在終樂章仍然分別強調出自我主張,管絃樂的流動感,和強韌的鋼琴,形成有趣的對比。速度是無比從容的,像深大的起伏和深刻的雕琢,也首屈一指。結尾的表現,格外燦爛光輝,顯示白熱化的境界,鋼琴以驚人的透明度,攝人心魄的名人技,為全曲掀起排山倒海般的高潮!

Lazar Berman 貝爾曼 真不愧是一位技驚四座、才華橫溢的大鋼琴家。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 Piano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Wiener Symphoniker 維也納交響樂團
Deutsche Grammophon / 138 822


轉載自 楊沛仁《鋼琴演奏名家》推薦: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熱情澎湃劇力可見。不但氣質高雅,且富含煽動力。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速度應用一樣不平常,在和緩的樂段,他比一般的速度稍慢,一步步搭建起律動,一種刻意延緩畫面的效果,由於他對樂曲的剖析高明又具象,因此只要隨著他的音樂行進,就可明白解下樂曲各部結構。

而在快速度的樂段,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敏捷手法,則讓樂曲的焦點凝聚完整而正確,各式張力的到達和開解明瞭易辨,呈現出完美的解析度。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演奏,結合了優異的演奏技法,和他那『蒼鷹般的慧眼』,其中又有高明的彈性速度,以及品味優異的音樂感交織。他的演奏非,『劍拔弩張』,也不用『飄搖劇動』,樂聲之間恰當的推擠或奔馳,均能讓音樂聽起來神采飛揚又情緒浪漫。

這張錄音的演奏,為本曲開拓了新視野,是一張富有藝術新意的演奏,呈現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無可比擬的個人風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