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簡介】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The Six Symphonies 交響曲全集
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指揮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倫敦交響樂團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06 期 (1991 年 4 月號)

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1912-1983) 是俄裔義大利人,小時候在瑞士被鋼琴家 Alfred Cortot 科爾托 相中,從此不願意放掉這個男孩。Alfred Cortot 科爾托 引薦 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到巴黎深造,由於接受 戴吉列夫 委託作曲成功,被視為年輕一輩最優秀的作曲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歸化為義大利國民,戰後以指揮及教學為主,很少作曲。新生代指揮家 Daniel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曾追隨他學習指揮。Grove 音樂辭典 提到: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音樂個性多變,喜歡小心翼翼遵照作曲家的指示,有時會失去嚴格控制,但是絕對不以感傷耽溺的表情衰弱音樂性格。

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指揮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倫敦交響樂團,在 Philips 旗下錄製的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The Six Symphonies 交響曲全集,場面浩大、動態寬廣、細節清晰、音質豐潤。Igor Markevitch 馬克維契 的詮釋,對於聽慣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Georg Solti 蕭提,或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 的樂友,絕對會耳目一新。他的分句想像力豐富、線條自然、畫面明快、樂想推演一氣呵成,俄羅斯爆發力恰如其份,文獻級的高貴詮釋,非常耐聽!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y No 1《第1號交響曲:冬之夢》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0 期 (1992 年 8 月號)

1866 年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開始寫作 Symphony No 1《第1號交響曲:冬之夢》,1874 年修訂、1883 年定稿,是一個自我掙扎的作品。因為他試圖結合西方的嚴格形式和俄國的民歌認同,結果正好成功的走到極限邊緣,為俄國交響曲開闢一條新路。

全曲1、2、4樂章都採取俄國民謠;第3樂章則可以聽出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所崇拜的 Mendelssohn 孟德爾頌 的影響。他將第1樂章取名為『一個冬天旅行的夢』;第2樂章叫做『荒蕪之地,霧靄之地』,都很像 Mendelssohn 孟德爾頌。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y No. 3 in D Major, Op. 29 : The Polish《第三號交響曲:波蘭》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12 期 (1991 年 11 月號)

如眾所周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成熟的交響曲是第四、五、六號,但是華裔指揮家 林望傑 卻認為《第三號交響曲:波蘭》是全部六首中最難指揮的曲目。原因是這首交響曲為過渡時期的作品--由民族旋律而建立個人風格的過渡,缺乏內涵的指揮往往難以掌握其精神面貌。

1875 年 6 月,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學生 Vladimir Shiverbovba 西弗波芙卡 的家中(在 Ussovo)開始創作《第三號交響曲:波蘭》,8 月則在他的姐夫 Lvov Davydov 達威多夫 家中完稿。創作速度極快,旋律平易流暢。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手稿寫道:『我並不認為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觀念,但是它在形式上卻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所謂形式上的『往前跨越』,是指他將『組曲』的素材合成『交響曲』的嚴謹結構,這正可以說明《第三號交響曲:波蘭》的過渡性格。

《第三號交響曲:波蘭》由五個樂章所構成,其特質可以往前追溯到 Beethoven 貝多芬 的『田園』、Berlioz 白遼士 的『幻想』,與 Schumann 舒曼 的『萊茵』交響曲。這些五個樂章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特質,也就是由一個故事性的音樂標題貫穿而成,後來加上『波蘭』的標題,是英國指揮家 Sir August Manns 因為本曲終樂章主題為波蘭舞曲而取名。

俄國五人團之首的 Cesar Cui 曾說:『第三號交響曲是頭重腳輕的作品,前三樂章精彩萬分,第四樂章吸引力稍減,終樂章則平淡無奇。』面對這種窘境,Maazel 馬捷爾 率 匹茲堡 來台時,是由第三樂章開始一飛衝天,而力量維持到終樂章;Abbado 阿巴多 則很有技巧的,將重量平均分攤到五個樂章。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y No.4《第4號交響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2 期 (1991 年 11 月號)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寫作 Symphony No.4《第4號交響曲》的時候,正逢與學生 Milyukova 結婚三個月後離婚、自殺未遂、接受梅克夫人固定津貼等生命中的混亂時期。因此全曲以『命運由無情力量所掌握』為中心思想實屬必然。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寫給梅克夫人信中還提示了每個樂章的內涵。例如第一樂章他提到:『生命就是殘酷現實,快速移動之夢』;而第四章他說:『在別人歡樂中歡樂吧,生活還是可能的!』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ies No. 4 · 5 · 6《第4、5、6號交響曲》
Yevgeny Mravinsky 穆拉文斯基 指揮 Leningrader Philharmoniker 列寧格勒愛樂管弦樂團
Deutsche Grammophon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8 期 (民國 65 年 8 月號)

當我們聆聽 Yevgeny Mravinsky 穆拉文斯基 指揮 的三首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後期交響曲後,會領悟到這些作品,不需要只靠甚麼抒情或洗鍊的演奏去表現。他的演奏,猶如鋼鐵那樣,是千錘百鍊後的形象,有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感與攝人心魂的魄力。音樂急劇加減,以及明確的速度變化,並不帶有一般指揮家常見的粗俗味,而是充分了解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心意,加以精心鏤刻出來的。

Yevgeny Mravinsky 穆拉文斯基 所指揮的第四號交響曲,是恰到好處的兼備斯拉夫民族特有的粘性與猛烈力感的演奏,精神意境深刻,而且表現嚴厲。那精密的造型,使人聯想到 Toscanini 托斯卡尼尼 的演奏;管弦樂團的音彩,也是俄式的,尤其是銅管的音響,是別國的樂團所難以仿效的。

Yevgeny Mravinsky 穆拉文斯基 的第五號交響曲演奏,依然冠蓋群倫、舉世無雙。在他的演奏中,似乎沸騰著斯拉夫民族的血液,充分表現出明暗度的交替,真是匠心獨運,是精雕細琢而成的。弦樂也頗為艷麗,銅管則充滿勁力,這正是俄國式的音響,即使以細膩的表情使旋律歌唱時,Mrawinskij 穆拉文斯基 也絕對不使它流露出感傷的情調。

Yevgeny Mravinsky 穆拉文斯基 演奏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仍然與眾不同,這是正確、率直表現出此曲陰暗情緒的名演奏,或許由於這位指揮家和作曲家流著同樣的血統,對音色的製造及旋律的歌唱法,都有獨到的領悟。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ie Nr. 5 第五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699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這是像預想般充滿樂趣的演奏。像 Karajan 卡拉揚 這樣,能展現出如此富麗色彩的指揮家,我們很難遇到。那閃爍般的光芒,已經到令人目眩的地步,打從第一樂章開頭的低音管,就顯得無比憂鬱,簡直就是在呻吟。進入主部後,重壓減輕了,和弦的強奏是神經質的。第二樂章的表情,極盡艷麗之能事,是全曲的翹楚,到了第三樂章時,情調一變而成為纖細的室內樂,到終樂章時,依然有誇大感情的躍騰。各樂章裡都充分展現出 Karajan 卡拉揚 跟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無比豐富的技能。

本輯是 Karajan 卡拉揚 的第四次同曲錄音,我們可以領受管弦樂那豐沛的風采,音樂的威力真是節節逼人!低音域雄厚,銅管與打擊樂器,懾人心魄。高音弦覺得堅硬些,可是優異的錄音,把各種樂器中細膩的表情,無比鮮明地捕捉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Symphony No.5 第五號交響曲
Sir Georg Solti 蕭提 指揮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響樂團
Decca / SXL 6754
London Records / CS6983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3 期 (民國 66 年 11 月號)

不管是離開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音樂有多麼遠,或多麼久的人,只要聽一聽 Solti 蕭提 的這個堂皇的 Symphony No.5 第五號交響曲 版本,我想他一定會再回到 Tchaïkovsky 柴可夫斯基 身邊。首先,第一個原因是:Solti 蕭提 憑著他那優異的淨化技巧,使這作品的真正內容,像浮雕一般清晰地展現出來,而除去了一切臃腫的部分。

第二,他的演奏樣式不再是沉重得像是被懲罰的命運所左右,而是嘗試著以更自由的思想,藉著最高度的音樂情韻,做出安定的、純粹的西方式演奏。不用說,此事端賴演奏家那近似異樣的能力,才辦得到。也就是說,這個芝加哥樂團把這首曲子,以驚人的完美度演奏出來的事實,我相信沒有人會發出異議。

打從錄得極為美好的開頭部分起,就為我們的雙耳,帶來快樂了。兩支單簧管,呼吸一致,宛若是由一支樂器獨奏的,使樂句變得無比流暢。Solti 蕭提 又以極為精密的力度,和天鵝般的音響,讓弦樂器盡情地鳴響著。

接著,以非常自然的,好像要吸進一口氣那樣,『行板』就流進到『生氣蓬勃的快板』中,然後以輕快的節奏,細膩地演奏出其主題,起初先是單簧管和低音管,再是弦樂器。

由於 Solti 蕭提 有著無比豐富的經驗,遇到曲中很容易推向表面效果的段落,都很成功地創造出相反的強音。可是,他並不是要抹殺感情的升騰,而是把肉感的表現或魅人的色彩,不停地以對比的第二要素,做出相對的表現。

Solti 蕭提 強調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那看來很危險的、樂器使用法的奇妙味道。此事起因於他經常把自己的靈思,即時直接記在總譜上,Solti 蕭提 絕對不使用速記簿,或是先寫成鋼琴譜,然後再改寫到總譜上。

這種創作過程所具有的原始的立體感,我們可以在 Solti 蕭提 的演奏中發現到。Solti 蕭提 對所演奏的任何作品,都能吹進一股熱氣,而他的音樂知性,絕不把此事沖失,即使在每一細節,他都能注視到整體,然後照著自己的嗜好,去塑造他的音響。

從任何的小節,都可以毫無問題地證明本輯錄音的長處:此前我們經常遇到的,過份膨脹的音響、使人空歡喜的熱情、以及吵鬧的語調,在這裡都被透明化了。

這種西方式高度樣式的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產生出新的可能性,再度讓聆聽者去除原先已根深蒂固的偏見。由於 Solti 蕭提 這位天生的音樂家,是順從自己的感覺去演奏的,於是一直牢固地附在這音樂外面那不舒服的黏著物,才得以非常清潔地去除,很成功地刻劃出其獨特的側面像。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y No.6 Pathetique『悲愴』交響曲

轉載自 古典音樂雜誌 第 3 期
作者 莊裕安

Symphony No.6 Pathetique 悲愴交響曲 是 大作曲家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生前最後的作品。

關於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之死,較為正式的官方說法,是逝於霍亂。至於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為何要在霍亂流行期間,飲用一杯未經煮過的生水,是相當值得推敲玩味的。1978 年,好事者找到一份書信文獻,出於俄羅斯某貴族手筆,信中揭發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與其姪子同性戀情事,這封信另有一份存本,寄給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學法律的學生,並有暗示希望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一死以保名節的含意。許多學者更支持,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死因是砷中毒,也就是吞服砒霜自殺。還有一件搜密的內幕,就是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弟弟 摩德斯特,也是位同性戀者,不無幫乃兄掩飾死因的可能。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晚年相當成功,他得到劍橋榮譽博士,與 Saint-Saens 聖桑、Bruch 布洛赫、Boito 波依托 同受勳賞。此外,又應 Carnegie Hall 卡內基音樂廳 之邀,親自赴美指揮其交響曲,以慶祝 Carnegie Hall 卡內基音樂廳 的開幕大典。可是他的內心,卻遭受許多無情打擊:主要是 梅克夫人 莫名與他斷絕往來,梅克夫人 在信中表示,她的家業瀕臨破產,恐怕無法再資助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不過,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此時並無經濟憂慮,並且一心想回饋 梅克夫人,但是 梅克夫人 最後還是斷了音訊。據推測,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 梅克夫人 大病,在病中她回想起十三年來,羞愧於疏忽了照顧孩子,唯一佔據她內心的,是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另一個說法,是 梅克夫人 也獲知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斷袖情事,帶給她比早年聽到其結婚,有更大的震驚和不安。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不只優柔寡斷,且經常感傷厭世。除了同性戀,他一度也曾沉迷酒精和賭博,面對如此灰色人生,以『悲愴』交響曲 來總結一生作品,也算是切題。在這首 b 小調『悲愴』交響曲 之前,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曾計劃寫作一首標題為『人生』的交響曲,四個樂章的標題樂念分別為:熱情、愛情、失望、死亡。這首流產的降 E 大調交響曲,可視為『悲愴』的草圖,第四樂章消沉結束的『死亡』,正是『悲愴』終樂章哀傷的慢板樂念。

『悲愴』的灰黯結束,更是啟發 Mahler 馬勒 第三、第六 和第九號交響曲,均以慢板結束,這種深沉的厭世,兩者幾乎如出一轍。

有鑑於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第四 和 第五號交響曲,璀璨終曲帶來的歡騰效果,某些樂評站在勵志觀點,建議將樂曲順序改為四、一、二、三。以第三樂章詼諧曲與進行曲合併的二段體總結,於是全曲有了活潑快板的光明結束,這是標準 Beethoven 貝多芬 英雄式樣,堂皇而充滿意志力,然而不免一廂情願。

『悲愴』的意識形態,一如正常人看待同性戀者,無法體會他們遭受的痛苦、挫折。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自己對於『悲愴』交響曲 相當滿意,評論界也公認這是他的代表作。在寫給 猶根森 的信中,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說道:『我一生從沒這樣滿足過,從沒這樣驕傲過、這樣快樂過,因為我確確實實寫了一首好作品』。以這樣一首傑作壓軸,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死而無憾。可惜首演時,聽眾似乎未體會出慢板結尾的意涵,反而在首演兩週後的紀念音樂會,也就是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逝世一週的紀念音樂會上,觀眾似乎才聽出其中的悲愴意識,報以熱烈的感動。

『悲愴』交響曲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第二主題,如今已是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代表性招牌旋律,那種夢幻式的哀愁耽美,最能展現作曲家性格特徵;第二樂章的流暢快板,叫人聯想起他『弦樂小夜曲』的華美,在歡樂的圓舞曲中,還是暗伏著作曲家愛流淚的善感細膩;第三樂章表現出戰鬥意志,好像因苦惱而激發出來的悲壯情感,與下一個樂章形成特殊對比;第四樂章的平靜氣氛,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自喻為『安魂曲』,有幾分『預知死亡紀事』的傳奇色彩,其深沉的情緒,絕不僅止於悲觀而已。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挖掘出來的黑暗面,正如同悲劇史詩,帶給人們洗滌心靈的正面意義!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Symphonie Nr. 6 第六號交響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774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6 期 (民國 67 年 2 月號)

Karajan 卡拉揚 所灌錄的『悲愴交響曲』唱片,連這張唱片,一共已經有六種之多。的確,此次的演奏,比起以前的任何一張,都更為細膩、精巧,而且從 Karajan 卡拉揚 不厭其煩地錄音下此曲的情況看來,我們不難想像他是多麼喜歡 Tschaikowsky 柴可夫斯基。

這張唱片中最令人注目的是,頻頻使用弱音,加強微妙的表情,而且旋律的處理,也更具抒情味。Karajan 卡拉揚 依然採取對比巨大的、壯麗的升騰,這些事,全賴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 那卓越的技藝,才得已實現。

除了上述的強烈對比外,Karajan 卡拉揚 的表情,却非常柔美,散發著一種妖豔的氣氛。漸強奏與漸弱奏的效果,也相當驚人。只是聽著這種過分美化的音樂時,猶如喝下含有人工色料的食物,內心會有些不自在的感覺,正像前面介紹的『第五交響曲』一樣,此片的錄音也極為優秀。

Beethoven 貝多芬 - Wellington's Victory 威靈頓的勝利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1812 Overture 1812 年序曲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
Don Kosaken Chor Serge Jaroff 哥薩克合唱團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5 125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4 期 (民國 65 年 4 月號)

這是一張企劃頗饒趣味的唱片。像這樣把和拿破崙之沒落有深刻關係的,兩首以戰鬥為題材的音樂組合再一起的事,此前 Dorati 杜拉第和 Ormandy 奧曼第 早就做過。可是在演奏的素質與成就上來看,卻以 Karajan 卡拉揚這個版本為最傑出。

『威靈頓的勝利』雖然缺乏深刻的內容,可是貝多芬在世時,在維也納所獲得的成功,卻是別的任何作品所無法比擬的。今天,這首描寫戰鬥的音樂(第一部為『戰鬥』,第二部是『勝利的交響曲』),雖然很少被人演奏,但卡拉揚那無比精巧深刻的演出,卻使此曲變得趣味盎然,更由於左右兩軍陣容分明,立體效果奇佳。

由卡拉揚指揮的『1812 年序曲』,序奏部分並不是用弦樂合奏的,而是別出心裁,改由 Don Kosaken Chor Serge Jaroff 哥薩克合唱團演唱。雖然這種做法有走向『邪道』之嫌,可是由於這麼做,卻很成功地重現出這莊嚴部分的不安氣氛,或許此事可以說是卡拉揚那秀拔的演出所獲得的勝利。在結尾處,卡拉揚又加入真實的大砲聲和教堂鐘聲,產生非常巧妙的效果。

《胡桃鉗》芭蕾舞曲的故事

有一位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克拉拉』,她在聖誕節收到禮物,是一個胡桃鉗玩偶。

克拉拉把玩偶放在床底下,等到家裡賓客離開之後,她很開心的把胡桃鉗從床底下拿出來玩。

就在這時候,遇到老鼠大兵!他們大陣仗的跑來,和胡桃鉗打仗!
胡桃鉗也不甘示弱,號召所有玩具,英勇的向老鼠大軍對抗!

克拉拉看到這一幕,簡直不可思議!

戰情越來越激烈,克拉拉也越來越緊張,情急之下,眼看胡桃鉗就快受傷,克拉拉一把拿起拖鞋,追打老鼠國王,解救胡桃鉗..

戰爭結束,老鼠大軍撤退。

突然間,胡桃鉗化身成為一位英俊王子,他向克拉拉表達感謝,邀請克拉拉,到他居住的城堡。

到了城堡,他們接受所有人的喝采!樂團也演奏起這首『花之圓舞曲』,大家沉浸在美妙的音樂,開開心心的跳舞慶祝!

Dvorak 德弗札克 &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Serenades For Strings 小夜曲
Daniel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指揮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英國室內管弦樂團
Angel Records / S-37045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64 期 (民國 67 年 10 月號)

Daniel Barenboim 巴倫波英 的這張小夜曲唱片,是從根底發揮出浪漫情趣的愉快唱片。兩曲的中低音,尤其是低音,演奏得特別強韌雄厚,這種做法,跟目前所流行的,尋求透明、清澄的音響,是背道而馳的。由於這樣,儘管缺乏新鮮味,卻如同在聽交響曲那樣,音響是極為穩當的,這就是傳統的浪漫派和聲。

他的這種特徵,不論是好是壞,在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作品中,有著最佳的發揮。他的表情是何等宏大!往下推進的節奏,則充滿力氣,那較快的速度,洋溢著年輕人的朝氣。像第二樂章那華麗、優雅,同時又充滿哀愁的芳香,也只有年輕人才能表達出來。

在 Dvorak 德弗札克 的小夜曲中,採取的基本樣式是一樣的。在此曲中很難得地飄蕩著溫馨的鄉愁,每一細部都充滿了感情。從第一樂章起,就能感受到一顆音樂的心靈;第二樂章得中段,則飄散著虛幻的氣氛;在第三和第四樂章中,歌唱出的旋律很美,尤其是第三樂章從容不迫的速度,更是神妙極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The Sleeping Beauty Highlights 睡美人選曲
Pierre Monteux 蒙都 指揮 London Symphony 倫敦交響樂
London Records / STS 15179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6 期 (民國 65 年 6 月號)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基於完成芭蕾音樂的稀世佳構『天鵝湖』後三年,又滿懷信心與熱情,根據法國文豪查理斯.普洛特 的童話故事,寫作另一部芭蕾音樂 The Sleeping Beauty『睡美人』。但是 1890 年在聖彼得堡首演時,觀眾反應冷淡,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去世後,才逐漸受世人重視與喜愛。

今天 The Sleeping Beauty『睡美人』已成為古典芭蕾代表作之一,在這些音樂中,洋溢著綺麗的幻想、優美的旋律,以及明麗的色彩。尤其是『性格舞』中,『小貓與白貓』的音樂,最令人拍節激賞,任何人聽了那描寫貓叫的古怪旋律,都會為之莞爾!

由 Pierre Monteux 蒙都 指揮的本輯『睡美人』選曲唱片,是十多年前的立體錄音,但相當優秀,唱片收錄了序幕到終幕,每一幕裡最動聽的音樂,按照戲劇的進行順序演奏,給人很親切的感覺,只要聽了本輯,對原劇的全貌,即能瞭解大半。

Monteux 蒙都 的演奏,速度比 Ansermet 安塞美 指揮的版本稍快些,表情較為淡薄,他對於節奏的處理,相當精彩,這是 Monteux 蒙都 在長期擔任芭蕾舞指揮後的體驗。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國大作曲家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為了德國大提琴家 Wilhelm Fitzenhagen 費森海根而譜寫。

柴可夫斯基嘗試在本作品,向他最敬仰的大作曲家 Mozart 莫扎特致意,正好和十八世紀初期興起的『洛可可』藝術風格相合,於是就借用了這個詞,當作曲名。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寫好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之後,交給 Fitzenhagen 費森海根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舉行首演。首演之後,Fitzenhagen 費森海根對於某些段落不滿意,並且擅自修改,交付給印刷商,當樂譜印好拿到出版商時,柴可夫斯基才發覺,但為時已晚。

1950 年大提琴家庫巴斯基(Viktor Kubatsky)在研究柴可夫斯基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手稿時,發現一些被墨水遮蓋的筆跡,經過查證,1955 年終於還原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的最初版本,不過,大部份的演奏家,還是以 Fitzenhagen 費森海根的版本為主。

大提琴在本曲,有許多炫技的獨奏。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 2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67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8 期 (民國 65 年 8 月號)

傳奇式的俄國鋼琴家 Lazar Berman 貝爾曼,今年(1976 年)元月下旬第一次訪問美國,在各地旅行演奏時,據說舊金山等地的黑膠唱片店,都爭相在店內顯著的地方,擺放以下三張黑膠:

1)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p. 2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本輯)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

2) Liszt 李斯特 The Legendary Lazar Berman Plays Liszt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 Hungarian Rhapsody No. 3 / Spanish Rhapsody) 超技練習曲全集 / 第三號匈牙利狂想曲 / 西班牙狂想曲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Columbia / M2 33928

3) Liszt 李斯特 The Legendary Lazar Berman Plays Liszt 梅菲斯特圓舞曲 / B 小調鋼琴奏鳴曲 / 威尼斯和拿坡里
Lazar Berman 貝爾曼 (鋼琴)
Columbia / Melodiya - M 33927

並且貼出醒目的海報,招徠顧客,果然不出所料,愛樂者都爭相購買,大為暢銷。

這位繼 Svi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之後,被譽為『夢幻的大鋼琴家』的 Lazar Berman 貝爾曼,年輕時雖然在各種音樂比賽獲得優勝,但不曾博得很高的評價,於是從演奏活動中引退,繼續學習,結果,十年後,幾乎不再有人記得這位鋼琴家。

後來,由於在俄國灌錄了幾張優秀的黑膠唱片,包括 1963 年由 Melodiya 廠牌(留言二)發行的 Liszt 李斯特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練習曲,引起部分西方人士的注意,當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在美國接受記者訪問時,曾提起『Berman 貝爾曼 是一位音樂界的驚異人物』。

1971 年米蘭的音樂愛好家,在聽過 Berman 貝爾曼 的唱片後,邀請他到義大利演奏,結果聽眾被他的神技,弄得瞠目結舌,反應熱烈、大為轟動!後來,大指揮家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也聽了 Berman 貝爾曼 的 The Twelve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練習曲,立即表示希望和 Berman 貝爾曼 協奏,於是去年(1975 年)秋天,Berman 貝爾曼 就在柏林登台,並且和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的柏林愛樂搭檔,為德國廠牌 Deutsche Grammophon 灌錄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本輯),接著因為音樂經紀人 傑克.雷沙 的努力,實現了前往美國演奏旅行的大事。

在美國掀起的熱潮,和 1955 年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訪美時相若,這位一直對國外旅行沒有興趣的鋼琴大師,突然出現在西歐後引發傳奇般的轟動,真是始料所不及。

此前,大指揮家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已分別和 Svi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Alexis Weissenberg 懷森柏格(留言三)灌錄過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黑膠唱片,而這次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的主動表示要和 Berman 貝爾曼 合作,進行第三次錄音,足使 Berman 貝爾曼 的聲望更高,同時,這也是 Berman 貝爾曼 第一次和管弦樂團合奏錄音。

不過,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和 Berman 貝爾曼 的藝術,在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本輯演奏中,Berman 貝爾曼 所想要做的,仍然鮮明的表現出來了,而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依舊貫徹他自己的詮釋法及音樂性,但是對 Berman 貝爾曼 的意圖,顯示相當的瞭解,使得協奏曲的樂趣,得以充分展現出來。

換句話說,不管是 Berman 貝爾曼 或 Karajan 卡拉揚,都在協奏曲的範疇中,把自我主張都表現到最大極限。在第一樂章,他們採用了非常沉著的速度,Berman 貝爾曼 再以剛勁的觸鍵,非常誠實的彈奏,在這裡沒有絲毫的誇張和虛飾。在強而有力、率直的演奏中,每一細節都有周密的安排,從這樣的表現上,我們不難明白這位鋼琴家對作品的態度,是多麼真摯!

技巧方面,猶如在 Liszt 李斯特 的唱片中所表現的,真是出類拔萃。雖然強弱幅度變化很大,但每一個音都是透明的,即使是深厚的和弦,也相當晶瑩。像『旺盛的快板』的主題,也絕對不做出機械般急忙的表現,他雖然到處發揮出絢爛的名技,可是遇到第二主題般的旋律時,仍然以弱音充分地歌唱,和 Karajan 卡拉揚 一起製造出優美的抒情意境。像展開部的技巧,也是完美到無懈可擊,對每一急速的、艱難的樂群,都駕馭得自由自在,令人嘆為觀止!

在展開部,Karajan 卡拉揚 先以沉著的速度和 Berman 貝爾曼 搭配,描繪出內在的陰影,可是到再現部時,兩人都同時搖身一變,表現得熱情洋溢,放射出耀眼光芒,展現出劇力萬鈞的氣勢!

第二樂章的速度,給人稍慢些得感覺,可是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 巧妙的演奏,以及開頭的長笛旋律等,都值得大書特書。鋼琴則充滿感情即使是十六分音符的連續,也像是悠揚的歌唱。中段比較沉著,把音型的每一細部,都清楚地表現出來,此後,管絃樂那激烈的生命感,和鋼琴深刻的情感表現,有著美妙的調和。

這兩位大師,在終樂章仍然分別強調出自我主張,管絃樂的流動感,和強韌的鋼琴,形成有趣的對比。速度是無比從容的,像深大的起伏和深刻的雕琢,也首屈一指。結尾的表現,格外燦爛光輝,顯示白熱化的境界,鋼琴以驚人的透明度,攝人心魄的名人技,為全曲掀起排山倒海般的高潮!

Lazar Berman 貝爾曼 真不愧是一位技驚四座、才華橫溢的大鋼琴家。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Piano Concertos: No. 1 In B Flat Minor / No. 3 In E Flat 第一號 及 第三號 鋼琴協奏曲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Piano)
Lorin Maazel 馬捷爾 cond. 指揮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新愛樂管弦樂團
EMI / 5C 063-02 43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42 期 (民國 65 年 12 月號)

這是一張俄國鋼琴家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與法國指揮家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搭檔的有趣唱片。其中,『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 Gilels 吉利爾斯 的第二次錄音,但是,『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新錄音。美國 Angel 唱片公司曾發行過兩張『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全集』(共三曲:黑膠發行編號 SB-3798),而這張由荷蘭製作的唱片,就是其中一張。

毫無疑問地,『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如果和 Angel 美國版比較,Gilels 吉利爾斯 顯然變得更為圓熟了,不過那強勁的擊鍵以及敏感而嚴峻的技巧,卻依然如故。在這張演奏中,不僅具有微妙、輕靈的情韻與詩意,那火花迸射般的技巧,還產生出雄辯的、龍捲風似的威力。由這種包容萬象的表現中,我們不難明白,這是一張最具楷模的名演奏。

Maazel 馬捷爾 的指揮,不少地方展現出疾風掠境般的氣勢,而優美的木管音響,真是無以匹類。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大家比較陌生的。柴可夫斯基 在 1892 年春天,以寫作新交響曲的心情,開始為此曲起草,但後來卻改變初衷,把第一樂章寫成鋼琴協奏曲,於是出現了這首獨特的作品。這是用『燦爛的快板』作成的。在這首單樂章協奏曲中,不管是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或 Maazel 馬捷爾,都在沉著的、穩實的氣氛中,作出頗具訣竅的表情,使我們得以充分領受此曲的韻味。

幅度雄大、音質銳利的鋼琴音像,是定位在中央的,琴聲相當豐沛而華麗;相對的,管絃樂的音響,則向四面八方散發著。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 Piano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揚 指揮 Wiener Symphoniker 維也納交響樂團
Deutsche Grammophon / 138 822


轉載自 楊沛仁《鋼琴演奏名家》推薦: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熱情澎湃劇力可見。不但氣質高雅,且富含煽動力。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速度應用一樣不平常,在和緩的樂段,他比一般的速度稍慢,一步步搭建起律動,一種刻意延緩畫面的效果,由於他對樂曲的剖析高明又具象,因此只要隨著他的音樂行進,就可明白解下樂曲各部結構。

而在快速度的樂段,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敏捷手法,則讓樂曲的焦點凝聚完整而正確,各式張力的到達和開解明瞭易辨,呈現出完美的解析度。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的演奏,結合了優異的演奏技法,和他那『蒼鷹般的慧眼』,其中又有高明的彈性速度,以及品味優異的音樂感交織。他的演奏非,『劍拔弩張』,也不用『飄搖劇動』,樂聲之間恰當的推擠或奔馳,均能讓音樂聽起來神采飛揚又情緒浪漫。

這張錄音的演奏,為本曲開拓了新視野,是一張富有藝術新意的演奏,呈現 Svj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 無可比擬的個人風範!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 / Meditation, Op. 42, No. 1 沉思曲
Isaac Stern 史坦 (小提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指揮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國家交響樂團
Columbia / M 3512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83 期 (民國 69 年 5 月號)

看到本輯是由 Stern 史坦 和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搭檔,任何愛樂者都會情不自禁,想享受一下他們的音樂。令人驚奇的是,這張冠蓋群倫的黑膠唱片,居然如此熱情澎湃,如同火山口使人眩目的火焰與光芒!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體內的俄羅斯血液,在本輯已化為狂熱力量,高歌著俄國人內心的悲壯之歌;而 Stern 史坦 則傾注全部精力,跟他一起唱和,展現扣人心弦的璀璨花朵。儘管 Stern 史坦 錄製本輯時,已經 58 歲,但是他寶刀未老,依然保持著壯年期那卓越、銳利的技巧。無論是光輝的音色,或者圓熟的藝術,比起年輕時的錄音,毫不遜色。

Stern 史坦 的歌唱,在每一樂章,都是那樣充沛,幅度亦如此雄大。聆聽過程,震撼般的感動,久久無法消失。第一樂章的展開部,指揮與獨奏者,有神奇的搭配,逐漸加快,然後突入到裝飾奏的作法,給人深刻印象。第二樂章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歌曲;第三樂章既充裕又堂皇,不愧是兩位大師的最高名技:補白的『沉思曲』,是不易聽到的名演奏。

《佛羅倫斯的回憶》Souvenir de Florence

1886 年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在聖彼得堡室內樂學會,獲得榮譽會員,並答應獻給學會一首室內樂曲,後來柴可夫斯基到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誕生地『佛羅倫斯』,展開愉悅的一趟旅遊,回國之後,便譜寫本曲《佛羅倫斯的回憶》,這是以弦樂六重奏編制的室內樂曲。

受到大鋼琴家塞爾金(Rudolf Serkin)及許奈德(Alexander Schneider: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手)的鼓勵,瓜奈里弦樂四重奏成立於 1964 年,他們以豐富、溫暖、複雜的音調,以及對四重奏文學大膽、戲劇性的詮釋,受到讚譽。

本輯是瓜奈里弦樂四重奏 Guarneri Quartet 成軍第三年,他們和 RCA 廠牌簽約,最早錄製的黑膠唱片之一,且立刻與大鋼琴家魯賓斯坦合作,錄製布拉姆斯的鋼琴五重奏。《佛羅倫斯的回憶》是六重奏,大、中、小提琴各需要兩把,於是許奈德 Alexander Schneider 的大提琴演奏家哥哥 Mischa Schneider,就熱情跨刀,他在本輯擔任第二大提琴手。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A 小調鋼琴三重奏》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28 期 (1993 年 5 月號)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A 小調鋼琴三重奏》的標題是:In Memory of The Great Artist 懷念偉大的藝術家。在樂曲中,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懷念的是 莫斯科音樂院 的院長 Nikolay Rubinstein 尼可萊魯賓斯坦(1835-1881),而愛樂者欣賞這首曲子,也是懷念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這位作曲家創作美麗旋律的才華。

1881 年 12 月至 1882 年 1 月下旬,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羅馬完成創作 Trio in A minor, Op. 50《A小調三重奏》作品 50,這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為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組合創作的作品。為什麼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一生只寫這麼唯一的一首『鋼琴三重奏』呢?因為他在一開始的時候,根本不想寫,他認為 Piano 鋼琴、Violin 小提琴、Cello 大提琴 這三項樂器結合起來的樂曲,他無法忍受及想像。既然如此,為何到了最後,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卻又創作出這首《A小調鋼琴三重奏》?

1880 年,資助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創作的恩人 Nadezhda von Meck 梅克 夫人,問他有沒有可能創作一首《鋼琴三重奏》?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拒絕了。1880 年 11 月 5 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回覆給 Nadezhda von Meck 梅克 夫人 的信裡寫著:

你問我為什麼從來沒有寫過 Piano Trio 鋼琴三重奏?原諒我,親愛的朋友;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取悅你,但此事超出我的範圍... 我根本無法忍受鋼琴與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結合。在我看來,這些樂器的音色不會融合... 對我來說,只有在三種情況下的鋼琴演奏,能夠讓我接受:單獨彈奏、與管弦樂團一起演奏,或作為伴奏。

1881 年 3 月 23 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另一位密友和導師 Nikolai Rubinstein 尼古拉.魯賓斯坦 往生了。為了紀念 Nikolai Rubinstein 尼古拉.魯賓斯坦,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重拾譜寫《鋼琴三重奏》的念頭。十個月後,他完成了 Trio in A minor, Op. 50《A小調三重奏》作品 50 的第一個版本,而且這首曲目的副標題是 À la mémoire d’un grand artiste(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紀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就是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密友和導師 Nikolai Rubinstein 尼古拉.魯賓斯坦(1835-1881)。

Trio in A minor, Op. 50《A小調三重奏》作品 50 以悲劇為角度,分成兩個樂章:

I. Pezzo elegiaco 悲歌的樂章 (A小調) (約20:00)
II. (A) 變奏曲

1881 年 12 月 27 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寫給 Meck 梅克 夫人 的信裡,再次提到對於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這三種樂器結合在一起的三重奏,感到反感。他寫道:

儘管有這種反感,我還是想嘗試這種音樂,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接觸過。我已經寫了鋼琴三重奏的開頭。我是否會完成?我不知道,但我非常想讓自己有始有終..我不會向你隱瞞。透過這種全新、不尋常的形式,來完成我的音樂,這種想法需要巨大的意志力,而我想克服這些困難...

1882 年 1 月 25 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終於完成 Trio in A minor, Op. 50《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 50,當天,他又寫信給 Meck 梅克 夫人:

鋼琴三重奏已經完成... 現在我可以確信,我的工作並不全都是壞事。我的一生都在為管弦樂團寫作,直到晚年,才開始學習室內樂,我可能沒有按照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去調整器樂的組合。簡而言之,我不確定這首作品是否成功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