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簡介】Isaac Stern 史坦

猶裔美籍的小提琴名家 Isaac Stern 史坦,15 歲就公演《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由 Pierre Monteux 蒙都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

1960 年代 Isaac Stern 史坦組織公民委員會拯救 Carnegie Hall 卡內基音樂廳,最後由紐約市收購,倖免於拆毀的災難。Isaac Stern 史坦功不可沒,他被任命為卡內基音樂廳公司的總裁,卡內基音樂廳的主要禮堂,也以他的名字為命名。

1960、70 年代 Isaac Stern 史坦、Eugene Istomin 伊斯托明、Leonard Rose 羅斯共組三重奏,錄製的黑膠唱片獲得葛萊美獎;1992 年 Isaac Stern 史坦、Emanuel Axe 阿克斯、Jaime Laredo 拉雷多、Yo-Yo Ma 馬友友錄製的布拉姆斯鋼琴四重奏,贏得另一座葛萊美獎。

受到 Isaac Stern 史坦提攜的音樂家包括:Yo-Yo Ma 馬友友、王健、Itzhak Perlman 帕爾曼、Pinchas Zukerman 祖克曼。

Beethoven 貝多芬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小提琴協奏曲
Isaac Stern 史坦 (小提琴)
Daniel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指揮 New York Philharmonic 紐約愛樂
Columbia / M 3358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57 期 (民國 67 年 3 月號)

這是 56 歲的小提琴家 Stern 史坦,與當時年輕的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搭檔,錄製無比優秀的 Beethoven 貝多芬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小提琴協奏曲 黑膠唱片。Stern 史坦 和 Henryk Szeryng 謝霖 的藝術,是指向不同世界的。

如果再和 1959 年,Stern 史坦 /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 的 Beethoven 貝多芬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小提琴協奏曲 版本相比較,本輯顯得更有深度、更有訣竅。因為 Stern 史坦 不像往昔只做華麗而雄大的演奏,而是更深一層的掘入音樂內部,同時重視音樂的抒情性,展現外柔內剛的演奏,而且線條並不像 Szeryng 謝霖 那樣粗壯。

雖然 Stern 史坦 線條較細,但每一個音符和樂句,都很細心的處理,而且給予適當的表現,我們只要聽一聽第一樂章的展開部,即可明白 Stern 史坦 的演奏,也不失應有的凌厲感;在裝飾奏中,Stern 史坦 則充分發揮出他那光輝的技巧。

第二樂章加入極為細膩的抒情性,而且感情是何等豐富!第三樂章依然豪爽無比,充分展現鮮明技巧,同時,Barenboim 巴倫波英 的指揮,也極為精彩,他那精密度極高的協奏,使得 Stern 史坦 的獨奏,顯得更具深度。錄音後,豐滿的弦樂音響,充分擴散在左右雙方,各樂器有美好的融合。

Brahms 布拉姆斯–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
Isaac Stern 史坦 (小提琴)
Zubin Mehta 梅塔 指揮 New York Philharmonic 紐約愛樂
Columbia / M 3514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83 期 (民國 69 年 5 月號)

老當益壯、鋒頭仍健的小提琴大師 Stern 史坦,最近(1980 年)灌錄一連串轟動樂壇的協奏曲唱片:包括 Vivaldi 韋瓦第、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以及本輯 Brahms 布拉姆斯 的作品,張張精彩。在這些白熱化的名演奏中,Stern 史坦 的完美藝術,足以流傳後世,永受世人紀念!

像本輯的演奏,不僅技巧完美、內容紮實,而且隨處散發著熱與力。音樂在他手下,顯得如此艷麗、新鮮,雕琢又是何等深刻、充滿內涵。他的技藝顯得游刃有餘,有著以前難得一見的訣竅與寬宏感。

在第一樂章,年輕的 Mehta 梅塔,反而受到熱氣沸騰的 Stern 史坦 的感染,管絃樂也顯得精神抖擻、光芒四射!指揮與獨奏者,不僅氣脈相投,而是電流的交通;第二樂章那深邃的精神美,也值得大書特書,在穩重的速度上,小提琴充分吟哦、高歌。到第三樂章時,一變而成為熱血澎湃的演奏,如同巨龍吐火!

獨奏與樂團的火拚,令人屏息、捏汗!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9 期 (1992 年 7 月號)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是波蘭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重要,也是最進步的作曲家。他雖然會使用堆疊音串、曖昧音高,和逼近高、低音極限等現代音樂技巧,但本質上並不『難搞』。

1976 年完成的 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係為瑞士一家音樂公司一百週年慶所寫,由大師 Isaac Stern 史坦 擔任世界首演。全曲只有一個樂章,演奏時間卻超過四十分鐘,它是由兩個對比動機(沉重半音的3音符律,和引發極端上升或下降跳躍的如歌樂句)所建構。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很巧妙維繫著內在張力,也給予獨奏者展露火花技術的機會--高難度動作連連。這個協奏曲初聽不太習慣,學者們還是認為它繼承著 Beethoven 貝多芬、Brahms 布拉姆斯 到 Bartok 巴爾托克、Berg 貝爾格 的偉大傳統。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
Isaac Stern 史坦 (小提琴)
Stanislaw Skrowaczewski 史克羅瓦傑夫斯基 指揮 Minnesota Orchestra 明尼蘇達管弦樂團
Columbia / M 35150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83 期 (民國 69 年 5 月號)

波蘭現代作曲家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於 1976 年完成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發表時立即成為歐美作曲界的話題,這是由小提琴和大編制管弦樂團演奏的單樂章巨作。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之前所創作的管弦樂曲,大部分都像是音樂合成品,藉著猛烈的運動,製造出音響的漩渦。可是,此次在小提琴協奏曲的管弦樂部分,卻像後期浪漫樂派,或 Shostakovich 蕭士塔高維契 的交響曲,有時掀起低音絃陰暗沉重的怒吼,有時讓定音鼓或鼓的節奏,跟銅管樂器盡情咆哮。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對這首悲劇色彩濃厚的協奏曲,曾表示說:這是『使用古老形式寫成的新音樂』。這首演奏時間要持續四十分鐘的作品,反映出一種悲壯的新浪漫主義風格,無論是 Stern 史坦 或指揮與樂團,在本輯演奏中,都非常明白的傳達出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的意圖。

有趣的是,本曲乃是 Penderecki 潘德烈茲基 為小提琴家 Stern 史坦 所譜寫的。因此,本輯即是本曲的首次錄音,更有歷史意義。Stern 史坦 卓越的琴技,與管弦樂團的音彩,保持著極為生動的平衡與對抗,像獨奏小提琴狂想曲般高歌一陣子之後,銅管樂突然神經兮兮地加入的段落,也非常有趣!

全曲有兩段裝飾奏,第一次加入了管弦樂助奏,在結尾的第二次,技巧無比艱深,但是全都趣味盎然。非常特別的是,此曲是以宗教式氣氛開始的,由低音樂器的節奏,醞釀出莊重的情調。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 / Meditation, Op. 42, No. 1 沉思曲
Isaac Stern 史坦 (小提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指揮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國家交響樂團
Columbia / M 3512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83 期 (民國 69 年 5 月號)

看到本輯是由 Stern 史坦 和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搭檔,任何愛樂者都會情不自禁,想享受一下他們的音樂。令人驚奇的是,這張冠蓋群倫的黑膠唱片,居然如此熱情澎湃,如同火山口使人眩目的火焰與光芒!

Rostropovich 羅斯托波維契 體內的俄羅斯血液,在本輯已化為狂熱力量,高歌著俄國人內心的悲壯之歌;而 Stern 史坦 則傾注全部精力,跟他一起唱和,展現扣人心弦的璀璨花朵。儘管 Stern 史坦 錄製本輯時,已經 58 歲,但是他寶刀未老,依然保持著壯年期那卓越、銳利的技巧。無論是光輝的音色,或者圓熟的藝術,比起年輕時的錄音,毫不遜色。

Stern 史坦 的歌唱,在每一樂章,都是那樣充沛,幅度亦如此雄大。聆聽過程,震撼般的感動,久久無法消失。第一樂章的展開部,指揮與獨奏者,有神奇的搭配,逐漸加快,然後突入到裝飾奏的作法,給人深刻印象。第二樂章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歌曲;第三樂章既充裕又堂皇,不愧是兩位大師的最高名技:補白的『沉思曲』,是不易聽到的名演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