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播放黑膠唱片的 DJ,你的堅持是什麼?
緣起
故事要從 2006 年五月,底特律電音製作人 Jeff Mills 在柏林電音大廠 Tresor 發行一張名為 Blue Potential 的專輯 CD/DVD 開始說起(下圖左)。這張專輯由 Alain Altinoglu 指揮法國蒙彼利埃 (Montpellier) 愛樂管弦樂團,演奏 Mills 的經典曲目,無黑膠發行,不過 DVD 紀錄了全場演奏會,在當時引起一陣軒然。
2008 年十月十七日,另一位底特律電音製作人 Carl Craig 與柏林電音製作人 Moritz von Oswald 在古典大廠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發行名為 Recomposed 的專輯,透過電音角度重新詮釋拉威爾的『波麗露』與慕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有發行黑膠唱片)。
隔天 Carl Craig 與法國世紀 (Les siecles) 管弦樂團在靠近巴黎市東北邊的國家音樂館舉行公演,為新專輯宣傳。
2010 年 6 月英國電音作曲家 Matthew Herbert 在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的 Recomposed 第二輯出現,透過電音角度重新詮釋馬勒第十號交響曲。
電音與古典,正在悄悄的融合。而且電音正悄悄地從戶外街頭文化,登入精緻化的音樂廳表演領域。這項趨勢,正好與黑膠唱片的細緻精神相吻。
電子音樂的收藏家,已逐漸由十多年前的黑膠唱片,轉移到今日的 MP3。可是有另一批電音作曲家,卻悄然和古典結合,持續黑膠唱片的發行之路。有趣的是,我想透過本文,請問一下目前還在播放黑膠的電音 DJ 朋友,您的堅持是甚麼?
黑膠的音響性
黑膠與音響性,以及黑膠與音響,只差一字,卻是完全不同的事。
黑膠與音響性,指的是錄在黑膠裡的聲音細節,與 RIAA 曲線、錄音師、錄音室、母帶等元素相關。比方說我們聽美國(Columbia、RCA、Mercury、Angel、London、Blue Note、Verve、Fantasy、Fontana、Motown、Axis、KMS、Transmat、Metroplex、Twisted)、俄國(Melodiya、Westminster)、英國(Decca、EMI、Hyperion、Talkin' Loud、Good Looking、Bedrock、Missile、Lost)、匈牙利(Hungaroton)、荷蘭(Philips)、比利時(R&S)、德國(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Archiv、ECM、Studio !K7、International Deejay Gigolos)、法國(Harmonia Mundi、Erato、Le Chant Du Monde)、挪威(KKV)等廠牌的黑膠唱片,感受到的音質特色皆不同,然而這也是聽黑膠唱片的樂趣。
音樂的細節,在這些眾多廠牌的錄音室中,早已灌錄至唱片,所以我們買完黑膠唱片後帶回家,要將這些細節釋放出來,跟整體聆聽空間有直接相對應的關係,空間大小、電力供應、共振物、駐波、喇叭架、水平、唱盤調整、系統搭配、訊號線材、音響桌…很多枝微末節都會對聲音產生直接與間接的影響。
要維繫『持續聽黑膠』這件事,欣賞到美好的聲音,就必須重視黑膠的音響性,重視黑膠的音響性,就必須面對上列因素的調整,這些調整有多麼重要呢?我講一個故事:有一天一位咖啡店老闆說他決定不賣咖啡豆給客人了,我說:『賣咖啡豆的利潤比較好啊,在店內一杯一杯的現泡,要泡到甚麼時候?』他回答:『賣出去只是短暫獲利,客人買回去之後,沖泡技巧不好,或者過程不講究,造成泡好的咖啡無法釋出果香、氣味和層次,於是他就不會再回到店裡了。』
我聽完之後,把故事翻譯成賣黑膠唱片,就變成:有一天,我跟客人說:對不起,這張唱片不能賣給你,因為你的聆聽環境,環節沒有適度的調整,會造成黑膠唱片在播放時,釋放出來的細節與聲音表情不佳,沒有辦法欣賞到黑膠唱片的美好,久而久之,就失去熱情了。
唱盤的調整
聆聽環境的調整項目中,有一些是不需要花錢的,唱盤調整就是其中之一。調整唱盤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最重要的有三項,分別是針壓、抗滑和唱臂基座高度(VTA)。這三項調整只要有任何一點改變,就會影響細節,進而使音樂的表情產生變化。
把針壓加重,聲音的五官變得清楚,但是缺乏表情;升高唱臂的基座高度,聲音變得犀利,但是高度太低,低頻模糊不清,這是聽黑膠唱片要學會的最基本功夫,如果這三項都沒有調整,釋放出來的聲音肯定打問號,打了問號之後,聽不到黑膠唱片的音響性,一部分樂友會將責任歸咎給黑膠唱片,為這趟興趣之旅下結論,就像上面那故事的客人,離開黑膠,一去不返。
另一部分的樂友,會把解決之道放在硬體的更新,不過這需要雄厚財力,換唱頭放大,換唱針,換前後級,換擴大機甚至換喇叭,動輒數萬元,把錢放在硬體的結果,就是減少軟體的消費,這是必然。新硬體升級之後,又繞回原點,依然要面對調整,新硬體只能提供百分之五十的功率,另外百分之五十就要靠買家的調整功夫。如果依舊還是沒有調整,那就要憑運氣好壞,來決定聽到的聲音。
許多硬體買家會先到其他樂友家聆聽,取經之後再依照自己的想法添購新設備,但結果往往徒勞無功,原因是自己家裡的聆聽環境與其他樂友的環境不同,空間大小、電力供應、玻璃共振、駐波、喇叭架、水平、唱盤調整、系統搭配、訊號線材、音響桌…結果費了老半天,再度回到原點,就這麼週而復始。
有一點是重要的,就是關於音響擺放位置這件事,大部分樂友是音響去遷就環境,而不是環境來遷就音響,這就是聲音始終不理想,一切不幸的開端。比方說樂友心中已預設音響的擺放位置(大部分是在客廳),可是客廳往往都不是最佳聆聽位置,它的空間太大,空間越大變數越多,其次是客廳的形狀,還有客廳的干擾很多,落地玻璃,沙發桌椅都會影響音波反射,如果提議將擺放位置移至另一處,大部分樂友會面露難色,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後聲音的呈現當然就不行,本末倒置的堅持,無形中大大縮短聽黑膠唱片的壽命。
播放黑膠唱片的 DJ,你的堅持是什麼?
接下來要問播放黑膠唱片的 DJ,堅持的理由是什麼?九○年代中期,受到兩位前輩影響,我開始收藏黑膠唱片,與其他 DJ 大部分的設備相同,我們使用的幾乎都是 Technics 1200 MK 系列唱盤,搭配 Pioneer DJM 混音器與 CD Player,所以 CD 與黑膠唱片是可以對接的,不過我當時對音色、音質的鑑賞力平平,對接的結果,分辨不出黑膠和 CD 的差別,關於這件事,我請教了二位前輩,一位說:『黑膠卡好聽。』;另一位說:『我只要聽到 CD,耳朵就會痛。』
基於這兩句話,我開始出發,朝向黑膠收藏之旅。
因為『單曲 CD 不好買』也是理由之一,我們集結二、三十位 DJs,跟國外訂購電音黑膠唱片。當時的網路不發達,沒有線上試聽這回事,只能透過傳真機越洋傳來的幾句樂評,就魯莽下單,等到黑膠到貨了,放在唱盤上,才知道自己訂到的是甚麼歌,不過久而久之也越來越了解每個廠牌的風格,找到自己的收藏方向。
可是到了今天,黑膠市場萎縮,反而不好買了,倒是 MP3 的付費下載,變得十分便利。播放黑膠的 DJ 不能說自己的堅持是為了版權,因為合法的 MP3 下載也需付費。
到了今天, DJ 越來越多了,大家也都有 CD 和 黑膠的對接經驗,可惜顯少聽到大家對於這方面的討論,也就是對於播放載體,忽略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既然差別不重要,那為什麼要堅持播放黑膠唱片呢?
除了顯少聽到這些討論,播放黑膠唱片的 DJ 們,在播放前是否預先對唱盤調整水平、針壓、抗滑、VTA?依我所見,做到調整者,稀矣。反倒是為了怕跳針,加上大量針壓,結果就是聲音變笨變硬,失去表情。既然聲音失去表情,就與播放 CD 無異,那為什麼要堅持播放黑膠唱片呢?
許多 DJ 在戶外播放黑膠,戶外是最不理想的聆聽環境,我認為到戶外參加派對,聯絡人際關係與感受氣氛的比率遠大於去聽音樂。戶外的干擾與變數太多(場景、空間、溫度、氣候、交談、蚊蟻…),所以在戶外透過甚麼載體播放音樂,並不重要,因為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於音樂的細節部份,自然也難以融入。
既然在不理想的環境,為什麼要堅持播放黑膠唱片呢?再者有些電音 DJ 會在播放黑膠時加入效果器,去扭曲、破壞聲音,呈現瀕臨撕裂的張力,這是 DJ 的創意及美意,但不能理解的是,站在黑膠『要呈現枝微末節』的角度,聲音遭到扭曲破壞,就不一定要堅持透過黑膠來播放,比方說我們聽到 Progressive House 的 DJ 或近年與古典結合的底特律 DJs,幾乎很少聽到他們將大量的效果注入播放聲音裡,這也是值得討論的。
一張爵士黑膠唱片,從獨奏到五、六重奏,都能明顯聽出黑膠與 CD 的差異。電音約有十至二十個音軌,照理說應該動態更大,不過因為大部分電子音樂的旋律重複性高,變化性建構在層次的堆疊,而不是樂器的質感與對話,所以要聽出電音黑膠與 CD 的差異,是有難度的。
再者以比例而言,電音族群的聆聽經歷普遍偏少,鑑識能力有待增加,所以要分辨出電音黑膠與 CD 的差異,難上加難。
我發現一件事,為什麼有些 DJ 買的電音黑膠唱片,其音樂的 tone 都很『軟』?有些則相反?後來得到應證,因為有些 DJ 家中的設備,呈現出來的聲音很『硬』,使他無形中不得不去接觸『軟』的 tone,取得平衡,這說明一件事,聆聽系統的屬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樂友接觸的樂種和曲風,這件事情相當重要,因為系統的屬性一旦失衡,樂友的口味也跟著開始偏食。
直到我開始當 guest DJ,遊走各家夜店時,才發覺播放系統會影響電音黑膠混音的銜接流程,明明在家彩排時,A 歌比 B 歌強,不過到了不同系統去播放,卻發現 A 歌比 B 歌弱,壓不過去,原先的接法預設要拉高氣氛,結果卻降了下來,這是臥室 DJ 不能體會的經驗。這項經驗告訴我,如果能事先到現場彩排,調整出自己想呈現的聲音,對於表演也能提高掌控程度。
上述這麼多討論,都指向同一個問題:既然播放電音是否透過黑膠唱片不重要,那麼為什麼要繼續買黑膠?
把這個問題反向思考:能維繫繼續買黑膠的動機,就是要去發現聽黑膠的美好,到底在哪裡?
這個問題的基本面,就是堅持播放黑膠的 DJ 們,不但要有調整唱盤與聆聽環境的好技術,更要影響其他樂友,教他們這些技術與欣賞能力,否則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現象:黑膠市場持續萎靡,聽黑膠的年齡斷層越差越大,這些都是堅持播放黑膠的 DJ 們要負起的責任,。
我並非要將所有責任推卸到 DJ 身上,唱片行也有責任,只是我所認識播放黑膠唱片的 DJ,幾乎是關起門來聽唱片,連我自己都是。
日本雜誌 Stereo Sound 第 124 期中文版,1997 年發行,卷 116 頁談到 DJ 唱盤 Technics SL1200 MK4(當年折市價 8 萬 5 千日幣),內容提到他們對於唱盤調整的研究,打開轉盤下方的樹脂外蓋,低音域的脫離感會變得較佳,聲音更開放。將文章內容轉載如下,與樂友分享。
DJ 唱盤 Technics SL1200 MK4
第一代機自 1973 年推出以來,生產總計已突破一百九十五萬台(1997 年的統計),是一台長期暢銷的機種,而此機則為最新機種,在提高整體防震性的同時,更追加了因應SP盤播放的 78 轉速。由石英合成器達到的獨特高轉距 DD 轉速馬達能夠在 0.7 秒內達到定速並且完成 8% 的音調控制。轉盤是由鋁模鑄以特殊橡膠組合而成的三層構造,內附平衡環錘支撐方式的唱臂。
唱盤型式:平衡環錘懸掛方式靜態平衡S型轉速馬達
驅動方式:直接驅動
尺寸/重量:W453 x H162 x D360mm/12.5kg
朝沼:這等級中最佳銷售產品的地位穩若泰山
(上圖左:樹脂外蓋封閉/上圖右:樹脂外蓋打開後)
打開轉盤下方的樹脂外蓋,低音域的脫離感會變得較佳,聲音更開放。因此就拿掉外蓋進行試聽。首先裝上 Ortofon/Concorde DJ-S 唱頭/針。在 Deep Purple in Rock 的 Child in Time 中,將唱頭的特點毫不保留地表現出來;在 Miles Davis 的 Tutu 中,極具果決處理的寬廣播寫也令人十分高興。
如果在準備上黑人早期爵士樂、搖滾樂或扭扭舞等的唱片的話,我想應該會更適當。在這類型的音樂中發揮無比的強度,就也是模擬唱機所擁有的獨特價值。一方面在貝多芬中,Concorde DJ-S 都顯得稀鬆平常沒什麼特別的,不過如果換上 Shure V15 VXMR 之後,音質的品味立刻改善。總之,能夠像道具那般分開來使用,這就是它魅力所在。這台 MK4,在這等級中最佳銷售產品的地位仍舊是穩若泰山。
小原:在逐漸擴展的中低音域優勢時,所呈現的帶域平衡
在逐漸擴展的中低音域優勢時,所呈現的帶域平衡。不過,在高超的追蹤性能方面仍舊是第一把交椅。粗骨架所呈現的果決處理的聲音,CD 將要如何反撲呢?真令人受不了。
與 Ortofon Concorde DJ-S 的組合中,儘管有些未加潤色的感覺,不過聲音聽起來仍舊相當有力。在 Deep Purple 中,電吉他的聲音以及堅固的韻律毫不猶疑地決定,乾脆爽快。而 Miles 的 TUTU 中,深沉結實的節拍上,Miles 的小號音色直接從中穿行。貝多芬雄偉的規模感,濃密地重現。不過,細微部分略顯粗糙。在這一點上,Shure V15 VXMR 在古典音樂播放時有更高的滿足感。(雖然 Miles Davis 的 Tutu 沒有在榜單出現,卻被 Stereo Sound 主編群拿來成為測試音響的基準,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發是?)
儘管這只是一些嘗試而已,不過很容易就可以聽出旋律細膩的移動,以及和諧的層次感。拿掉轉盤下的馬達外蓋後,音色的脫離感更佳,這就是靈活的重點之一。
黑膠唱片行
播放黑膠的 DJ 問我一個問題:既然電音族群缺少聆聽鑑賞經驗,電音的重複性與無調性偏高,不容易聆聽,有什麼優勢去吸引其他樂友來欣賞黑膠?
不只是電音,Lo-Fi 的搖滾樂、前衛/自由爵士、現代樂等樂種均有黑膠發行,亦有樂友購買聆聽,原因為何?
我們都有去過日本買黑膠唱片之經驗,都看過日本青少年在實體唱片行排隊等待試聽唱片,背包裝著黑膠搭地鐵的畫面,說到日本之行,大家總會對廣大的唱片市場津津樂道,流露羨慕之情。換句話說,至少在日本青少年這個世代,對於黑膠唱片,是比台灣還重視的,因此『聆聽黑膠唱片』在台灣的年齡斷層問題,比日本嚴重。我們應該針對這個問題來研究,據我所知這些青少年也是購買電音、Lo-Fi 的搖滾樂、前衛/自由爵士這些類型的黑膠唱片。
我常被問到相同問題:『黑膠唱片的復刻量越來越少,未來是否越來越難買到?會不會到最後就變成骨董?』通常我的回答是:『在黑膠唱片變成骨董之前,中堅族群的年齡斷層問題更嚴重,更加需要重視及探討』。
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黑膠唱片代表復古的時尚,可惜的是,黑膠唱片根本一點都不時尚,流行就會退流行,以唱片行的角度而言,黑膠唱片已屹立超過六十餘載,雖然當成時尚話題炒作,的確會引人好奇,不過絕對不是細水長流的做法,精緻文化的產物不能用『銷售報表』的角度看待,如果一定要看數據,我比較傾向『回客率』,也就是說,這張唱片推薦給客人帶回去後,他是隔幾天就拿出來聽一遍?還是聽過一遍就冰起來?
據我所知有些唱片行銷售員會針對後者進行研究,到顧客家中協助調整聆聽環境,或是在顧客首次登門時互相溝通觀念,針對導聆或入門詳加解釋,這些動作都能幫助樂友欣賞到黑膠聲音之美。
有一次我找到一批手提唱盤,連頭帶針,內建擴大器和揚聲器,可裝電池外攜,也可以外接喇叭,一台只要一千五百元台幣,如果賣給學生,他們就會入門,也會開始購買唱片。可是當我拿一張黑膠唱片播放後,就把這批唱盤全退了,如果我賣給學生,他回家一播放黑膠,發現聲音比 MP3 難聽,就會帶給他非常不良的第一印象,更甭說以後,還會不會想再回頭碰黑膠唱片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3 則留言:
真的是很好的一篇文章....
謝謝你的分享
Pippi Yang 謝謝您的認同。
好有心的文章!!
台南的朋友真好 有你的店開在那..
JJ, Regard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