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簡介】Maurice Ravel 拉威爾



拉威爾 (March 7, 1875 – December 28, 1937) 來自法國,他是印象派時期的作曲家與鋼琴家,音樂風格充滿細膩,豐富,強烈的特質,拉威爾的鋼琴,室內樂,人聲,管弦樂作品是演奏會中的重要曲目,鋼琴作品 Jeux d'eau (水之嬉戲), Miroirs (鏡), Gaspard de la Nuit (加斯巴之夜) 考驗演奏者的能力,管弦樂作品 Daphnis et Chloé (達芙妮與克羅埃) 與改編穆索斯基的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展覽會的畫) 呈現音調色彩與多樣聲音,樂器使用上也非常有效.

對大眾而言拉威爾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 Boléro (波麗露),不過他本人似乎不甚滿意,視為平凡之作,有一次提及波麗露,他說那是 a piece for orchestra without music.

根據 法國音樂著作智慧產權協會,拉威爾是法國領取最多版稅的音樂家,幾乎他的所有作品在 2015 年前不會進入 公有領域.

1875 年 3 月 7 日拉威爾出生在法國北邊巴斯克地區的 Ciboure,母親 Marie Delouart 是巴斯克人,父親 Joseph Ravel 是瑞士發明家與成功的商人,其發明有些是很重要的,例如早期的 內燃機 與馬戲機『死亡旋轉』,這是一種雲霄飛車,在 1900 年代早期受到熱烈歡迎.

後來拉威爾舉家搬到巴黎,胞弟 Edouard 出生,七歲的拉威爾開始學習鋼琴,五或六年後開始作曲,在雙親鼓勵下,他進入巴黎國家音樂學院就讀,最初只是預科生,最後主修鋼琴,這段求學時期拉威爾加入一個自稱 Apaches (中譯 : 不良少年) 的音樂組織,成員包括許多創新的音樂家,詩人,畫家,作家,出版家,因為他們喜新厭舊,追求革新,所以為組織取了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字,他們舉辦的酒宴也相當出名.

拉威爾在音樂學院師從加布里埃爾·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 – 1924) 長達 14 年,在校期間曾多次嘗試獲得羅馬最高獎 (Prix de Rome : 法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使學習藝術的法國青年可以到羅馬進修),但是都失敗, 1905 年拉威爾再次角逐羅馬最高獎,當時他的呼聲最高,結果敗給 Victor Gallois,拉威爾顏面無光,離開巴黎國家音樂學院,巴黎媒體將此事件命名為 Ravel Affair.董事 Théodore Dubois (任期 1896-1905 年) 拒絕讓拉威爾獲獎而引發廣大的公眾抗議,小說家與音樂學者 Romain Rolland 還發表公開信表示不公,最後 Dubois 被迫離職, Gabriel Fauré 繼任取代其位.

拉威爾隨後與蘇聯歌劇、芭蕾舞團等的經理人 Sergei Diaghilev 合作,為舞台譜寫 Ma Mère l'Oye (鵝媽媽組曲) 與 Daphnis et Chloé (達芙妮與克羅埃),由蘇聯芭蕾舞者 Vaslav Nijinsky 領銜舞蹈, 1919 年 Diaghilev 委託拉威爾譜寫 La Valse (原名是 Wien),作品完成後 Diaghilev 卻從未表演,拉威爾感到痛心, 1925 年兩人重逢,拉威爾拒絕與 Diaghilev 握手, Diaghilev 惱羞成怒,要與拉威爾單挑,不過 Diaghilev 醉得不省人事,兩人自此絕交未再碰面.

拉威爾與法國音樂機構維持不睦關係, 1920 年法國政府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給他,卻遭到拉威爾的拒絕,接著他退休到法國鄉下隱居,持續音樂創作,但產量銳減。

1928 年拉威爾首次到美國展開鋼琴巡迴演奏,在紐約大受歡迎,與之前在巴黎首演的冷淡反應相較,簡直是天壤之別,他在三蕃市的音樂會中擔任指揮,演奏自己的管弦樂,同年獲得牛津大學頒發榮譽博士,他遇到 George Gershwin,彼此成為好友,拉威爾讚賞美國爵士樂,後來在自己作品中加入爵士元素,例如 1929-1931 年完成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1928 年拉威爾完成曠世作品 波麗露,長達 15 分鐘的反覆旋律在管弦樂壇獨樹一格,雖然不受拉威爾本人喜歡,卻獲得樂手和樂迷熱情擁抱, 1979 年由 Blake Edwards 執導, Bo Derek, Dudley Moore 與 Julie Andrews 主演的好萊塢浪漫喜劇電影 10 裡,波麗露成為配樂,打開流行音樂市場的知名度,越來越多人知道並且喜歡這首曲子.

波麗露的產生是拉威爾受到舞者 Ida Rubinstein 的委託而譜曲,她希望拉威爾在曲中注入西班牙風格,原本拉威爾想拿 Isaac Albéniz (阿爾班尼士) 的 Iberia (伊比利亞) 鋼琴組曲來改編,不過他沒有獲得版權,於是他將小型芭蕾舞曲的作曲技巧運用在波麗露作品中,透過一個固定旋律的循環茁壯貫穿整首曲子.

他從未預料波麗露竟然大受歡迎, 1928 年 11 月 22 日波麗露在巴黎歌劇院舉行首次公演,擔任鋼琴彈奏的是大師魯賓斯坦 (Artur Rubinstein),結果受到熱烈迴響,觀眾在曲末時狂喊安可.

波麗露的進行過程單純到讓人驚訝,所有樂器在極微變化中穿插變更,聲音由穩定安靜逐漸轉為大聲粗暴,達到頂峰時, C 大調換成 E,攪亂聽眾原始印象,開始認為這或許不是一首快樂的曲子,但令人不安的情形卻又像在形容二十世紀焦躁不安的生活, C 大調很快又回到音樂,鬱烈的伸縮小號領導曲目朝向令人汗毛豎起的結局.

Ravel - Bolero - Andre Rieu 指揮


沒人知道拉威爾的性伴侶,他的許多朋友知道他常出入巴黎妓院,但關於他的性事,卻仍是一團謎.拉威爾身材瘦小,他曾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飛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投報空軍卻被拒絕,原因是年紀太大 (當時已 60 歲),健康狀況不佳,結果服役期間,他成為卡車司機,為自己的卡車取名,叫做 Adelaide,許多資料顯示他可能是開載運大砲的卡車,而非救護車.

拉威爾的學生也很少,有德拉日 (Maurice Delage, 1879–1961),羅森塔 (Manuel Rosenthal, 1904-2003),佛漢威廉士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與培拉姆特 (Vlado Perlemuter, 1904-2002).

1932 年拉威爾在乘坐計程車時撞到頭,當時覺得傷害不大,不過隨後卻開始出現失語症狀,有點像是皮克氏病 (一種老年的精神病),隔年他為電影版的堂吉訶德製作配樂,後來發現自己無法作曲,因為無法將腦子裡的音樂寫下來,他的位置被換掉,由 Jacques Ibert 接替.

1937 年末拉威爾同意進行腦部手術,他在手術中醒來,呼喊胞弟 Edouard 的名字,隨後進入昏睡,不久後往生,享年 62 歲.

Rapsodie Espagnole《西班牙狂想曲》、Mother Goose, Suite(Ma Mere L'Oye)《鵝媽媽組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高貴感傷的圓舞曲》、La Valse《圓舞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3 期 (1991 年 12 月號)

Ravel 拉威爾 著名的管絃樂曲 Rapsodie Espagnole《西班牙狂想曲》、Mother Goose, Suite(Ma Mere L'Oye)《鵝媽媽組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高貴感傷的圓舞曲》(詳見留言區)、La Valse《圓舞曲》(詳見留言區)都是改編自雙鋼琴或鋼琴獨奏的版本。

Ravel 拉威爾 Rapsodie Espagnole《西班牙狂想曲》係由 Ravel 拉威爾 與 Vaughan Williams 佛漢威廉士 改編,編制龐大,還使用了 Sarrusopnone 薩魯管、Castanets 響板、Chinese Gong 中國鑼、Glockenspiel 鐘琴 和 Xylophone 木琴 等特異樂器。

Mother Goose, Suite(Ma Mere L'Oye)《鵝媽媽組曲》採用十七世紀童話故事,管弦樂法空靈魔幻。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高貴感傷的圓舞曲》之鋼琴版原先乃追隨 Schubert 舒伯特 圓舞曲組曲傳統,也是因為芭蕾目的而改編。

La Valse《圓舞曲》一方面向 Johann Strauss 約翰史特勞斯 致敬,一方面表達戰爭創傷,Ravel 拉威爾 希望把維也納圓舞曲神化,並造成迷人與宿命旋轉的印象,傳達一種從有序掉落到混亂的觀念。

Ravel 拉威爾 G 大調鋼琴協奏曲

法國大作曲家 Ravel 拉威爾 在晚年完成他的兩首鋼琴協奏曲,由於法國很少有鋼琴協奏曲的作品,因此,Ravel 拉威爾 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就更顯珍貴。

Ravel 拉威爾 說:這兩首鋼琴協奏曲,是受到 Mozart 莫札特 以降,到 Saint-Saens 聖桑 等大作曲家們的影響,例如 G 大調鋼琴協奏曲 的 Adagio Assai(很慢的慢板),就是受到 Mozart 莫札特 A 大調豎笛五重奏 K.581 的 Larghetto 極緩版 的啟發。

Ravel 拉威爾 G 大調鋼琴協奏曲,融合西班牙韻味、古巴的 Rhumba Rhythms 倫巴節奏,及 爵士風味。第二樂章的『慢板』,具有冥想式的田園牧歌特色,讓聆聽者留下深刻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