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簡介】Bach, J.S. 巴赫

Bach 巴赫 Suiten Nr. 2 Und 3《第2、3號組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2 期 (1991 年 11 月號)

指揮家 馬洛克 認為,Bach 巴赫 是根據路易十四宮廷作曲家 Lully 盧利 的 歌劇序曲 及 舞曲 模式,寫作《四首組曲》(BWV 1066~69),而 Lully 盧利 本身為舞者,路易十四也常在歌劇結尾引領大家跳舞,因此 Bach 巴赫 的《四首組曲》應該同樣可以翩翩起舞。

Bach 巴赫 《四首組曲》的『D 大調第3組曲』第二樂章就是著名的『G弦之歌』。

Brandenburg Concertos《布蘭登堡協奏曲》

【文】高登第 老師 音樂月刊 第 153 期 (1995 年 6 月號)

如眾所週知,JS Bach 巴赫 一生中有三個創作顛峰的代表作:

威瑪時期(23 歲至 32 歲),此時期的代表作品有:
.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d小調觸技與賦格》

科坦時期(32 歲至 38 歲),此時期的代表作品有:
. Brandenburg Concertos《布蘭登堡協奏曲》
.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無伴奏小提琴組曲》

萊比錫時期(38 歲至 65 歲),此時期的代表作品有:
.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聖馬太受難曲》
. St. John Passion, BWV 245《聖約翰受難曲》
. Christmas Oratorio, BWV248《耶誕神劇》

提到 JS Bach 巴赫 的 Brandenburg Concertos《布蘭登堡協奏曲》,雖然被灌錄的次數無法和 Vivaldi 韋瓦第 的 Four Seasons《四季》或 Tomaso Albinoni 阿比諾尼 的 Adagio《慢板》相提並論,然而版本之多以過江之鯽來形容亦不為過。

以筆者手邊的大小版本十餘種而言,Karl Richter 卡爾李希特 版 和 Christopher Hogwood 霍格伍德 版本無疑是分居古樂版本的龍頭老大;而『現代』版則以 I Musici 義大利合奏家樂團 版本 傲視一方。附帶一提,雖然此六闋樂曲十分平易近人,早為普羅大眾所接受,然而每一闋的器樂配置和樂章的結構均有明顯差異存在,加上獨奏樂器種類高達 11 種,因而對樂團形成不小的挑戰。

The Goldberg Variations《郭德堡變奏曲》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第 148 期 (1995 年 1 月號)

1742 年在 萊比錫 出版的 The Goldberg Variations《郭德堡變奏曲》,包括首尾一貫的主題和 30 個變奏。

Bach 巴赫 當年是 薩克森選侯 宮廷作曲家,俄國駐 薩克森 大使 Count Kaiserling 凱瑟林 有失眠的毛病,於是委託 Bach 巴赫 創作一首可供安眠入睡的作品,並由 Count Kaiserling 凱瑟林 專屬音樂演奏家,也是 Bach 巴赫 的得意門生 Johann Gottlieb Goldberg 郭德堡 擔任演出,故稱為 The Goldberg Variations《郭德堡變奏曲》。

Bach 巴赫《魯特琴作品》

【文】黃修禮 老師 音樂月刊 119 期 (1992 年 7 月號)

演奏 Bach 巴赫 的音樂是所有演奏家夢寐以求的曲目,尤其是 Bach 巴赫 全集,對演奏家而言,更是躍躍欲試的挑戰。

1739 年 Bach 巴赫 認識了 Lute 魯特琴家 S. L. Weiss 衛斯 及其學生 Johann Kropfganss 克羅國斯,後來又認識另一位 Lute 魯特琴家 David Kellner 柯爾納,對 Lute 魯特琴 多少有些瞭解。

Bach 巴赫 自己也擁有一把魯特琴,實際上,Bach 巴赫 並不會彈奏魯特琴,但也為這件曾在文藝復興晚期獨領風騷數十年的魯特琴,譜出四首組曲、一首前奏曲、賦格及快板,及一首賦格曲等重要作品。Lute 魯特琴 在當時的德國及英國風靡一時,據說 Bach 巴赫 曾經彈奏 Harpsichord 大鍵琴 與 魯特琴家 S. L. Weiss 衛斯 合奏。

Bach 巴赫 的魯特琴作品,由於缺乎當時的魯特琴圖式記譜法(Tablature)的樂譜(僅有少數出自其親筆手稿,其餘的手稿,則是以後來的記譜法流傳下來),因此 Bach Gesellschaft 巴赫協會 一直對作品的真實存疑。儘管如此,由於 Bach 巴赫 音樂的共通性,以及在十七世紀盛行一時的演奏風格 Style Brise(分解和弦風格:亦即旋律融合在和聲裡,同時構成數條旋律的進行,為撥弦樂器的一大特色),這些作品除了 Lute 魯特琴 版本,今日也都被改編成 Lute 魯特琴 的家族樂器:Guitar 吉他。事實上 Guitar 吉他 也在巴洛克時期之後,取代逐漸式微的 Lute 魯特琴。

Lute 魯特琴 與 Guitar 吉他 在外觀及構造有相當的差別,尤其是 背面板 及 共鳴箱 結構,但其音域及彈奏方法則極為相似。Lute 魯特琴 的音域甚且大於 Guitar 吉他 的音域,其弦數也自4組弦以迄 20 餘組弦不等。Lute 魯特琴 音量較 Guitar 吉他 小,其音高音色較為甘甜,但是共鳴及餘韻並不長久。

最早出現的 Bach 巴赫《魯特琴全集》版本錄音,約在 1970 年代,由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士 首開風氣,Narciso Yepes 葉佩慈 隨後跟進,從此不斷有吉他與魯特琴家的錄音發行,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士 的版本浪漫華麗,Narciso Yepes 葉佩慈 的版本則段落分明且嚴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