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簡介】Lorin Maazel 馬捷爾

Gershwin 蓋西文 : An American In Paris『在巴黎的美國人』/ Rhapsody In Blue『藍色狂想曲』 / 『古巴序曲』Cuban Overture
Ivan Davis 戴維斯 (Piano)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London / CS 694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正像在歌劇『乞丐與蕩婦』中所表現的,Lorin Maazel 馬捷爾 在較早時灌錄的這張管弦樂曲唱片,同樣顯示了他對 Gershwin 蓋希文的由衷共鳴與深刻了解,雖然樂團的團員是以愉悅的心情,在演奏這些音樂,但每曲的表現,都無懈可擊,而且精彩非凡。尤其是『在巴黎的美國人』中,所有的聲部,都在生動地歡唱,但整個演奏仍然井然有序。

在這首作曲者自稱為『管弦樂音詩』的作品中,走馬燈般接連出現吵雜的巴黎景色、輕鬆的散步、忘憂的哼唱,以及思鄉的孤獨感等,這一切曲思的變化都表現得那樣圓順,而且新鮮。由小喇叭吹出的 Blues 藍調的柔美感情,跟伴隨它的別種樂器,色調是多麼調和,優美得像一幅畫,那哀怨的小提琴獨奏,也是出類拔萃的。

藍色狂想曲』開頭往上滑奏的單簧管,是悠哉優哉的,可是進入主部後,速度加快,展現出現代感銳利節奏與氣勢,在紮實的古典根基上,自然地露出幽默的情調,使人會心一笑,鋼琴獨奏的 Ivan Davis 戴維斯是美國的新秀,擁有美妙的爵士樂觸鍵。

古巴序曲』一曲,隨著音樂的前進,表情迸發狂熱,不停並散發出古巴舞曲的歡樂氣氛,此曲中的絃樂部分,特別鮮豔富麗。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 Juliet (Complete Ballet) 羅密歐與茱麗葉 (芭蕾全曲)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London / CSA-2312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64 期 (民國 67 年 10 月號)

這是大指揮家 Maazel 馬捷爾 擔任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常任指揮後,首張錄製的黑膠唱片。聽過這優異的演奏後,愛樂者都發覺:由 Szell 塞爾 訓練出來的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高水準的合奏技藝,以及音色的純粹性與透明度,不僅美好的保持著,甚至有更生動的發揮。

當 Maazel 馬捷爾 在指揮這些芭蕾音樂時,採取的是交響曲式的表現法,管弦樂團那柔美、透明的音響,雖然跟過去沒有兩樣,但顯得更充實而雄厚。聽起來好像是在演奏交響曲那樣,幅度宏大、結構魁偉、充滿強烈的意志力!

本輯共有三張黑膠,在這無比真摯的演奏中,強弱奏的對比,無比銳利。在決定性段落,都展現出痛切的真實感。像『泰伯特之死』就是以凌厲的快速演奏、怒吼般的管弦樂,威力驚人!使人捏一把冷汗。終場的茱麗葉之死,卻超越所謂哀切的浪漫情緒,以強烈意志力,去展現當時的心境!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Ein Heldenleben, Op. 40 (A Hero's Life)《英雄的生涯》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Columbia / M 34566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90 期 (1980 年 12 月號)

最近的 Lorin Maazel 馬捷爾,似乎把自己那迸發式的表現欲,藉著嚴厲的意志力加以壓制,為了來日大飛躍的踏石,銳意做出精縮的、洗鍊的演奏。由於這樣的作風孕育出的美好果實,先是 Beethoven 貝多芬 的 Symphony No 5《第5號交響曲》,然後就是本輯: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Ein Heldenleben, Op. 40 (A Hero's Life)《英雄的生涯》,不愧是冠蓋群倫的名演奏,打從發售以來,在各國博得空前佳譽。

這是音響無比透明,純音樂式的演奏。音樂一開始,和弦是何等清澄,一塵不染,節奏也相當俐落、明快。一提到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的音樂,人們腦海中所浮現的,就是豐沛豪華的音響,可是在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手下,卻一變而成透明度很高,非常清淨的音樂。

儘管這是完全剔除多餘肉感的演奏,卻絲毫沒有『不足』之感,他所給予我們的,居然是像 Mozart 莫札特 般的,敏感而美妙的快樂,只要深入研究過 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 的生平,大家一定會瞭解,這位後期浪漫派音樂家在世時,是多麼傾倒並熱愛 Mozart 莫札特。因此,Lorin Maazel 馬捷爾 這種古典式明晰的表現法,是何等妥貼。

由於每一小節的表情,都敏感的在變化,使得這首交響詩,散發無窮的光芒與色彩。由於具備古典式的秩序,音樂的內容,就顯得雕琢明晰。聽了 Lorin Maazel 馬捷爾 的《英雄的生涯》後,即使在錯綜複雜的段落,我們也容易瞭解,這些音樂的原貌是什麼,這就是他的演奏中,最大的美點。

在 Des Helden Widersacher《英雄的敵人》中,由 中提琴 和第一、二 小提琴 奏出的哀切音色,真是扣人心弦。Des Helden Walstatt《英雄的戰鬪》裡,動機的巧妙處理,以及凌厲的打擊樂器,產生出懾人心魄的緊張效果。此後,主角的苦惱也很快變成優雅的樂音,結尾前的苦澀味道,儘管化成純粹音樂,但是 Lorin Maazel 馬捷爾 出眾的才華,依然使人由衷欽佩。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Manfred Symphony《曼弗雷德 交響曲》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Vienna Philharmonic 維也納愛樂
Decca / SXL 6562
London / CS-6786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31 期 (1993 年 8 月號)

在音樂史上,Berlioz 白遼士 是標題音樂中固定樂念的創造者,這種想法在法國並沒有立即激起很大的迴響,反而在數十年之後被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所繼承。作於 1885 年的 Manfred Symphony《曼弗雷德 交響曲》和完成於 1888 年的 Hamlet 哈姆雷特 Fantasy Overture, Op. 67 幻想序曲(詳見留言區),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在創作 Manfred Symphony《曼弗雷德 交響曲》時,同時附有文字說明,例如第1樂章是『Manfred 曼弗雷德 在山中徘徊,回憶反省悲苦的人生。』中間兩個樂章是描寫景物的間奏曲;第4樂章是『Manfred 曼弗雷德 在地獄的狂宴,與 Manfred 曼弗雷德 之死。』

1930 年出生在法國 Neuilly 的美國指揮家 Lorin Maazel 馬捷爾,號稱『指揮神童』,12 歲之前就有指揮 NBC 交響樂團 和 紐約愛樂 的紀錄,他主張就樂譜來詮釋音樂,而不要濫加音樂以外的東西。

本輯是他在 35 歲至 40 歲之間的錄音,音樂中具有簡明扼要,自然不造作的特質。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的作品中,感情思緒原本已經很豐富,用這種精醇的詮釋方法,反而更能看清作品的真相。Vienna Philharmonic 維也納愛樂 的美聲甘醇濃郁,讓人一聽永生難忘。Decca 廠牌錄音的優點,在這張唱片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 Piano Concertos: No. 1 In B Flat Minor / No. 3 In E Flat 第一號 及 第三號 鋼琴協奏曲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 (Piano)
Lorin Maazel 馬捷爾 cond. 指揮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新愛樂管弦樂團
EMI / 5C 063-02 437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42 期 (民國 65 年 12 月號)

這是一張俄國鋼琴家 Emil Gilels 吉利爾斯,與法國指揮家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搭檔的有趣唱片。其中,『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 Gilels 吉利爾斯 的第二次錄音,但是,『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新錄音。美國 Angel 唱片公司曾發行過兩張『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全集』(共三曲:黑膠發行編號 SB-3798),而這張由荷蘭製作的唱片,就是其中一張。

毫無疑問地,『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如果和 Angel 美國版比較,Gilels 吉利爾斯 顯然變得更為圓熟了,不過那強勁的擊鍵以及敏感而嚴峻的技巧,卻依然如故。在這張演奏中,不僅具有微妙、輕靈的情韻與詩意,那火花迸射般的技巧,還產生出雄辯的、龍捲風似的威力。由這種包容萬象的表現中,我們不難明白,這是一張最具楷模的名演奏。

Maazel 馬捷爾 的指揮,不少地方展現出疾風掠境般的氣勢,而優美的木管音響,真是無以匹類。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大家比較陌生的。柴可夫斯基 在 1892 年春天,以寫作新交響曲的心情,開始為此曲起草,但後來卻改變初衷,把第一樂章寫成鋼琴協奏曲,於是出現了這首獨特的作品。這是用『燦爛的快板』作成的。在這首單樂章協奏曲中,不管是 Barenboim 巴倫波英 或 Maazel 馬捷爾,都在沉著的、穩實的氣氛中,作出頗具訣竅的表情,使我們得以充分領受此曲的韻味。

幅度雄大、音質銳利的鋼琴音像,是定位在中央的,琴聲相當豐沛而華麗;相對的,管絃樂的音響,則向四面八方散發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