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老綁的唱片行筆記】August to October, 2019

2019-07-30

有一位送貨員,他的上班時間是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每天,他都在上班時間,載著大小包裹,到每戶人家按門鈴。然而,總是有幾戶人家,每次都沒有人在,撲空了 N 次之後,每次分發包裹,他只要看到這幾戶的地址,就很想直接把包裹退回給寄件人,或者連包裹都不必載出門,直接給這幾戶,永遠不在家的人,開一張領取單,請他們到總局排隊領取包裹。

『我每次辛苦的為了你們送件,為什麼你們老是不在家?』辛苦的送貨員,在心裡滴咕著。

有一天,當這位辛苦的送貨員,又來到這戶老是撲空的人家,他一如往常,不耐煩的急按門鈴,只想趕快確認無人在家,然後,他就可以寫一張領取單,把它丟在門縫底下,然後,他就可以準時下班。

結果,竟然有人來應門,真是不可思議!看著開門的人,送貨員大聲地說:『我每次辛苦的為了你們送件,為什麼你們老是不在家?』無論開門的人如何解釋,送貨員的耳朵都聽不見,其實,他只想把宿怨,一股腦兒的抱怨出來,等對方簽完名,他就飛也似的,回公司打下班卡。

隔天,送貨員發燒了,他打電話向公司請假,在家休養。十點鐘,他家裡的門鈴,就像鬧鐘般的,響個不停,他拖著四十度的身體,病懨懨的打開門,結果,是一位送貨員,一臉不悅的把他的包裹丟給他,然後對他說:『奇怪!我每次辛苦的為了你們送件,為什麼你們老是不在家?』

如果你們瞭解老綁想要透過上述故事,表達的人生哲學,接下來,我再與你們分享另一個故事。

有一位人客,他來耕者門口,發現鐵捲門有開,但是門是鎖著的。他不悅的拿出手機,上網查詢耕者電話,撥通之後,老綁揭起電話:『您好。』

客:『請問是耕者嗎?』
綁:『是。』
客:『請問今天有營業嗎?』
綁:『有。』
客:『但是門是鎖著的。』

三分鐘後,老綁下樓開門。

人客依然不悅:『老綁,請問為什麼要鎖門?』
綁:『因為知道你要來啊,趕快把門鎖起來,不想歡迎你。』
客:『你怎麼會知道我要來?』
綁:『我當然不知道你要來啊!』
客:『那你為什麼鎖門?』

綁:『你知道連鎖店跟獨立店的差別嗎?』
客:『不知道。』
綁:『連鎖店可以請得起很多人,所以可以排班,人多到一直站在那裏,等你想來就來;獨立店,請不起任何人,只有老綁一個人,又要寄貨;又要聽歌介紹給人客;又要手寫便利貼;下大雨,還要上樓收衣服、關窗戶;晚一點,還要倒垃圾,追著垃圾車跑..』

世界上有許多諷刺的事,需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體會。就像文章開頭的故事,大多數的人當了一輩子的送貨員,卻不知道當他上班的時候,他們家的門,也是上鎖的。

2019-08-11

高速公路塞車,是件惱人的事。

你只能坐在車內聽著廣播或音樂,一點辦法也沒有。事實上,要解決塞車,是有辦法的,而且辦法很簡單,就是『減少所有駕駛踩煞車的次數』。

沒錯,只要所有駕駛『踩煞車的次數減少』,整體的行車就會加速,效率也跟著增加。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要如何『減少所有駕駛踩煞車的次數』?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把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

如果每輛車將『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那麼,當前車減速時,後車還有緩衝距離,不必急踩急煞,當車速驟降再恢復行駛,所花的時間絕對是最長,所以,『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當前車減速時,後車不必急踩急煞,只需要放掉油門,如此,就能提升整體行車速度,塞車問題得以解決。

有一次,我們在高速公路遇上塞車,於是我們『將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結果呢?結果不如預期。車距加大之後,大家紛紛超車至我們前面,甚至還有車主一邊按喇叭,一邊搖下車窗咒罵。

塞車當然沒有解決。

孩子,現在我要你把高速公路想像成『人生道路』。

每個人在這條人生道路上,都會一起前進、相互競爭。也會一起面臨問題,佛家說這是共業,就好比前文說的『塞車』邏輯,把大家都堵住了。也許你有解決之道,就像『把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你去做了,結果行不通,大家笑你是烏龜,誤會你才是造成塞車的主因。你的美意,在這條人生道路,造成大家的困擾。

『把車距加大至四十公尺以上』,無法得到大家認同,車陣一樣動彈不得,我們下交流道吧,雖然會繞路,雖然會延遲到達目的地,但是,可以換來不同風景、不同心情。

所以,我們不必被『為什麼上帝把窗戶關了』絆住;而是,上帝已為你開啟另一道門,你發現了嗎?你發現這道門了嗎?

雖然我們無法在人生道路與人競爭、先馳得點,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而且,可以換來不同風景、不同心情,孩子,還有我,我會陪你一起走。

2019-08-13

連夜暴風雨,整條馬路的汽車警報器此起彼落,從半夜兩點直至清晨六點。古典樂已經無法蓋過這些每秒兩聲的噪音,我打開網路搜尋電子音樂,現在回想,有超過半年以上,沒有關心電子舞曲,找到這段 DJing,他把 acid 處理得這麼好,是一位有想法、有 sense 的 DJ。

我想起以前自己也是 DJ 時,許多朋友跟我反應:他們不喜歡 acid。每個類型的音樂,都有些聲音或樂器,是不能取悅大多數人,我自己賣唱片的經驗,例如爵士樂,有很多人不喜歡鐵琴;小號在爵士樂受到愛戴,但是到了古典,卻很難賣;古典樂則有更多樂器,例如大鍵琴、管風琴.. 乏人問津。

因此,我很佩服,能夠將這些不討喜的聲音或樂器,處理到全場歡聲雷動的 DJ,他們就像很會做菜的廚師、很會變戲法的魔術師、很會講故事的導演。

好比說,我最近租了一部 DVD,叫做『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其實整齣劇,一句話就講完了:弟弟找哥哥。但是在 David Lynch(大衛·林區)的導演之下,成為一部讓人熱淚盈眶、名留青史的經典巨作。

如果你仔細觀看『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會發現 David Lynch(大衛·林區)的運鏡,著墨在臉部特寫,因此演員的表情、眼睛的轉動、皺紋的牽引,就足以取代台詞對白,內心戲的運籌帷幄,就像一趟魔幻旅程,把觀眾的心思帶往靈魂深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劇本,交給不同導演來說,會產生這麼奧妙的不同。一位懂得帶領、牽引觀眾的導演,他不需要被觀眾的喜好所影響,不需要被市場影響,無論他的題材是什麼,永遠都有追隨者,大家跟著他,不知不覺,所有預先設想、不能接受的意識形態,到最後因為被導演感動,變得都不重要了。

同樣道理,不喜歡 acid 聲音的電子樂友,如果能遇上影片中,這位名叫 Lucy 的 DJ,或許對於 acid,就會產生不同想法。

古典樂呢?古典樂要讓一般大眾接受,本來就不容易,所以,夜晚的暴風雨,讓我有機會向這位 DJ 取經,因為我是一位黑膠唱片行的老綁,這是我一輩子的功課,無時無刻,都在思考的事情。



2019-08-14

有一次,人客要我推薦一些,我喜歡的黑膠唱片。

因為他是第一次來耕者,我跟他說:『封面有貼手寫便利貼的唱片,都是我推薦的。』
客:『封面有貼手寫便利貼的唱片,大約有幾張?』
我:『大約有一萬張。』 人客笑了:『這樣等於沒有推薦啊!可不可以簡單介紹幾張給我?』

我想了幾秒,然後說我沒辦法。

因為我根本不認識你,你是第一次來,我怎麼會知道你是愛吃辣?還是討厭吃辣?我也不可能知道你喜歡走路還是開車?城市還是鄉下?晚睡還是早起?

我們太陌生了,陌生到,我要怎麼去把我喜歡的,介紹給你?因為我喜歡的有一萬張,可是你要我濃縮成幾張?這件事對我而言,太困難了!如果你是我的熟客,比方說,你讓我知道你不喜歡編制大的曲目,至少我會有一個方向;如果你跟我更熟,比方說,讓我知道你喜歡鋼琴,這樣子,我才越能夠,跟你分享我喜歡的唱片。

我的意思是說,至少我們不會變成雞同鴨講,你說 Bob Marley,我說 Bob Mary;你說 Pink Floyd,我說 Big Floyd.. 我是真的把問題聽進去,如果要推薦唱片,至少要先能抓到人客喜歡的方向,這樣子的推薦才會有意義。

這件事逐漸演化,現在,我會這樣回答:『那,我要推薦古典唱片了喔?』

然後,我會停頓,然後等待,等待什麼?等待人客會如何接這句話?

假如他說:『喔,那就不必了。』如此一來,我們彼此都能省下許多時間,我可以專心做我的事,人客也表達了要找非古典。

但是,如果人客在我問他:『那,我要推薦古典唱片了喔?』的時候,他回答:『為什麼你要推薦古典唱片?』

就表示,『也許』,他給了我一個機會,他想要從他的角度,來瞭解我的想法,而不是他一直要站在他的角度,然後要我去猜測他的想法。

這兩者是極大不同的,假如是前者,剛剛我在前述就解釋過了:因為我根本不認識你,你是第一次來,我怎麼會知道你是愛吃辣?還是討厭吃辣?我也不可能知道你喜歡走路還是開車?城市還是鄉下?晚睡還是早起?

假如是後者,人客會換位思考,他會從他要找的唱片,轉移到『為什麼老綁要推薦古典唱片給我?』如果他願意瞭解,我才有機會,從服務走向專業,因為我的店裡,只有一萬五千張黑膠,可是黑膠有史以來的總發行量,超過億張,範圍實在太廣,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尤其是陌生人客。

2019-09-02

2015 年,我的椎間盤急性脫落,坐上救護車到成大醫院開刀,術後住院十日。

十日之後出院返家,我打開唱片行的門,看到唱片行裡面,一切完好(或者說是凌亂),與十日前一樣:層層疊疊的黑膠唱片,堆置在各個角落,有些待聆聽、有些待清洗、有些待檢查片況。雖然對我,是『亂中有序』,可是對於一般人,如此凌亂的現場,道盡當時住院期間,一切的慌張不安。

就在重返唱片行的一瞬間,看到這番景象,一個念頭突然跑進我的腦袋:如果我在手術期間,因為細菌感染往生,假如,假如今天是我的頭七,我的靈魂返家,看到眼前唱片行的景象,我的感想是什麼?

陷入長思:首先,我想到的是『安頓家後』這件事,其實在 2015 或是 2016 年的文章裡,我就寫過了,對於『死前一定要去環遊世界』這個說法,我開始抱持極大懷疑,因為死前去環遊世界,把錢散盡,死後家後怎麼辦?

第二個想法,是認為:如果我術後沒有因細菌感染而往生,那麼,今後所有生活,都是『賺到的』,本來我可能會往生,但是我沒有,所以接下來的日子,無論如何,比起死掉,都是多得的。

有了這個想法,我變得豁達。開始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我的人生:過去的人生、以及未來人生。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集結成文,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我希望透過這些日積月累的文字,交付給我的下一代,將來他們會成人懂事,他們能夠透過閱讀,瞭解我的思考,而或許那一天,我已經不在,或者意識不清,感謝這場手術,讓我在這些『多賺來的時間』裡,及早做出準備。

我是這麼看待,術後重生的日子,於是我也開始對唱片行,店內年輕人,分享人生哲學:道德第一、做生意第二。所以,我是憨慢賺錢的老綁,對於愛講大道理的老綁,許多人客惟恐避之,建議我當直播主,或者轉行單口相聲;但還是有幾位有緣人客,願意與我結識,珍惜每次見面的時間,分享、交換心得。

昨晚我做了夢,夢裡我在學校,教一班學生音樂通識課。我在教室播放幾個不同演奏版本的黑膠唱片,且邀請一位小提琴家,針對唱片中的小提琴聲部,作出演奏,加強聆聽印象。

夢醒之後,我將夢境告訴內人:過去與現在的總和,等於未來。

過去的聆樂經驗、經營唱片行的毅力、術後對於人生的諄諄誨誨,這些人事物的加總,在昨夜夢裡,幻化成音樂通識老師,無論將來是否實現,我已受到莫大鼓勵、感動。

將此文分享給正在累積的朋友們:過去與現在的總和,等於未來。逆向思考:如果我們從未來看現在,或許現在與過去的種種辛苦,都合理了,所以,正在面臨辛苦的朋友們,這一切,都會累積,成為未來,所以,請繼續加油!

2019-09-08

有的人透過『音響』來接觸黑膠唱片;有的人透過『音樂』來接觸黑膠唱片。

透過『音響』來接觸黑膠唱片的人,他們會確認這張黑膠,在他們的音響上面,要能夠發燒。
透過『音樂』來接觸黑膠唱片的人,他們會問從來沒有發行過黑膠唱片的專輯。

你們曾把『擁有黑膠』當成幻想嗎?

我還問過這樣子的人客:『為什麼想買唱機?』
他們答:『因為想嚐個鮮』。

所以,也有些人透過『滿足幻想』來接觸黑膠唱片。

法國哲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的哲學重點在於,幻想必須超越現實,因為在你到手的那一剎那.. 你沒辦法,也不會再想要它。為了繼續存在.. 慾望的客體必須永遠無法達成,因為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對『它』的幻想。

這番話解釋了,為了想『嚐個鮮』,就買了唱機的人客,至今他們已經轉移至其他多元的興趣。

慾望與幻想相輔相成,這是巴斯可所謂『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對未來快樂的白日夢,不然我們怎麼會說『獵』比『殺』更為有趣?又或者『小心你許下的願望』,並不是因為你會得到願望,而是一旦得到它,你就再也不會要它。

這也合理解釋了另一群購買黑膠的人,他們會說:『等我老了以後,就有時間可以好好的來聽這些黑膠唱片』。
現在為什麼不聽?要等到老的時候再聽呢?
『因為我沒空』。

所以拉康給我們的教訓是:心想事成的人絕對不會快樂。

最符合人性的真諦,是盡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據你達成多少慾望來衡量你的生活,而該以獲得多少真誠、憐憫、理性,甚至自我犧牲的時刻來衡量。因為到頭來,衡量我們生平輕重的唯一標準,不是滿足多少慾望,而是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許多人來到耕者,聽完我跟他們分享的,關於黑膠可以『傳承』的想法之後,他們也沒有再回到耕者,或許他們當初來的目的,只是基於『好奇』、想『嚐個鮮』,然而,誠如拉康所說,當好奇和慾望被滿足的那一剎那.. 你沒辦法,也不會再想要它,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對『它』的幻想。

我時常把一個觀念分享給願意傾聽的人客:『你怎麼不從『黑膠』這個角度來接觸黑膠唱片?』

從『音樂』、從『音響』、從『滿足幻想』來接觸黑膠唱片的人,到最後都要離去,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是從『黑膠』這個角度,來接觸黑膠唱片。

過去十年,黑膠捲起一場風暴,大家都信誓旦旦,說要把餅做大,如果現在黑膠唱片行到處在街頭矗立,那就證明餅的確被做大了,可惜的是,按照現狀,黑膠在過去十年所捲起的,只不過是慾望與幻想罷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