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賴碧霞:台灣客家系民謠 Lai Pie-Hsia : Formosa Hakka Folk Songs



客家歌謠(轉載自:臺灣音樂辭典)

客籍人士配合採茶、耕種等勞動,行歌互答,哼出曲調,隔山、隔岸唱出相悅情歌,形成客家歌謠特色,語言旋律充分表達客家音樂中蘊藏之豐富智慧。客家歌曲旋律單純,節奏自由生動,擅用滑音、振音、連音、倚音、迴音等以裝飾中心音,富音樂性與表達性,如何使其長肉、穿衣、加注樂情,端看演唱者造詣。

客家歌謠如『初一朝』、『病子歌』、『剪剪花』、『桃花開』、『送金銀』等,曲調優美,有絕妙前奏,南北部客家歌謠曲風各有異同,南部客家族群以美濃及六龜地區的新威、新興、新寮三村為主要居地,有邵安腔、四縣腔、饒平腔、海路腔、大埔腔、三堆腔,接近廣東梅縣及其周圍(舊屬嘉應州)客家民歌風格,有『美濃山歌』與『下南調』之別。

傳統『客家山歌』可分為『老山歌』、『山歌子』、『平板』與『小調』四類,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福佬系歌舞小調、歌仔戲調、流行戲曲曲牌調、原住民民歌調、原鄉曲調、道地美濃地區客家山歌等,伴奏樂器以板胡(高胡)、胖胡(椰胡)和鑼鼓為主,童謠有『搖籃歌』及『半山謠』等,其他有美濃老調『送郎』、『美濃采茶』、『半山謠』、『正月牌』及『大埔調』、『賣茶調』、『一字寫來』、『大群花』(孟姜女調)、『十八嬌蓮』等,地方及山歌特色濃郁。

北部客家民歌多與福建閩西客家民歌相似,有『老山歌』、『山歌子』和『平板』之分,除『老山歌』保存山歌風貌外,其他屬小調風格,有愛情、勞動、消遣、戲謔、猜問、敘事、嗟嘆、飲酒、家庭、故事、歌頌、祭祀、相罵、勸善、勸孝、生活、愛國等生活歌曲,以獨唱與答唱法最多,常用二弦伴奏,偶爾加入洞簫、嗩吶、胖胡、大廣弦、三弦、揚琴、鐵弦及通鼓、梆鼓、鑼、鈸、拍板等樂器。

賴碧霞:台灣客家系民謠

2008 年上網標下黑膠唱片『中國民間音樂第一輯』,將封底文字附載如下,與樂友分享。



台灣客家系民謠(曲目):送金拆、老山歌、跳酒、平板山歌、剪剪花、山歌仔。唱者:賴碧霞;伴奏:張福營、黃榮泉。

賴碧霞簡介(許常惠 撰)

賴碧霞(1931 年 10 月 31 日 ~),台灣省新竹縣竹東鎮人,幼具民謠稟賦,受地方長老拔識,授以各式民謠,及長復因任職廣播界故對民謠發生濃厚興趣,屢次深入鄉間,收集有關民謠唱腔、聲韻,方面的知識,並向長一輩民謠藝人悉心討教。

民國 36 年賴碧霞曾在張學良私人療養所擔任電話總機,自民國 42 年起,先後於苗栗中廣、新竹中廣、新竹台聲、桃園仙聲等,廣播電台擔任民謠普及工作,長達二十餘年之久。期間除曾經多次發起地方民謠比賽會之外,並曾錄製民謠唱片多達伍拾餘張,於民謠推廣工作不遺餘力,民國 43 年起陸續擔任森永牛奶、味王味精的隨車環台播音員,民國 52 年在中廣苗栗電台擔任『好家庭』節目製作與主持,直到民國 60 年底。

民國 58 年並由苗栗中廣公司推薦參加全國民謠比賽大會,榮獲特優獎,並曾多次擔任客家族民謠訪日團之節目編導工作,以及全國首部客語發音民謠配音之電影『茶山情歌』(民國 62 年)的編劇、主演工作,甚獲客家民謠界之推崇。

民國 75 年賴碧霞榮獲第二屆薪傳獎,2008 年七月她獲得第二屆『客家貢獻獎』的『終身貢獻獎』,另外兩位得獎人分別是作家黃瑞娟與漫畫家劉興欽。

延伸閱讀:客家世界網:賴碧霞生平民族音樂研究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