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簡介】Frederic Chopin 蕭邦

Etudes Op. 10 And Op. 25《練習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2 期 (1992 年 11 月號)

Chopin 蕭邦 認為當時流行的 Clementi 克萊門第 和 Czerny 徹尼 的《練習曲》不夠好,加上由 Paganini 帕格尼尼 24 Caprices《二十四首 隨想曲》引發靈感,遂提筆寫了兩套 Etudes《練習曲》:Op. 10 And Op. 25 作品 10 與 作品 25。

Op. 10《作品 10》出版於 1833 年,題獻給 Liszt 李斯特;Op. 25《作品 25》出版於 1837 年,題獻給 Liszt 李斯特 的情婦 Marie d'Agoult。這兩套 Etudes《練習曲》,每套各 12 首,前者包括著名的 Black Keys『黑鍵』練習曲(No. 5)、Revolutionary『革命』練習曲、No. 12;後者有 Harp Study『風奏琴』練習曲(Op. 25 No. 1)、Butterfly Wings『蝴蝶』練習曲(Op. 25 No. 9)、Winter Wind『冬風』練習曲(Op. 25 No. 11)、Ocean『海洋』練習曲(Op. 25 No. 12)等。


Chopin 蕭邦 Polonaises 波蘭舞曲集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 Piano
RCA / LSC-7037


轉載自 楊沛仁《鋼琴演奏名家》推薦:

當唱針一接觸黑膠,樂聲一開,立刻讓人有一種高潔清秀的印象。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的演奏,最讓人亮眼之處,是恰當的對於每一樂句的掌握。因此,在他的詮釋中,Polonaises 波蘭舞曲 雖不見氣魄寬大恢弘,其中高尚的品味,卻足以讓每首曲顯得輕靈且不浮誇,其中幾曲富技巧挑戰的樂曲,可以體會出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靈活的技巧掌握,從他演奏裡特有的『輕』,就在靈活的技巧搭配之下,音樂呈現出淡雅脫俗,毫無誇張。

在這些 Polonaises 波蘭舞曲中,鋼琴的音響效果在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手中,明顯地淡化,不見厚重的音響或是誇大的強奏弱音,鋼琴在此成為一個附屬於樂曲的表現工具,而演奏家的音樂品味,遂成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這種少去鋼琴表現力的演奏方式,必須講究恰如其分的樂句拿捏,以及對於速度掌控的優秀直覺,始能把樂曲的唯美與浪漫傳達出來,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的演奏,就具備了所有條件。由他演奏的 Polonaises 波蘭舞曲,音樂是表現的主角,樂聲在輕淺之中闡明酣暢婉約的美感,這是一張清淡的波蘭舞曲,不同於一般動態強烈的演奏,呈現了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個人音樂藝術的精美質感。

Chopin 蕭邦 - 24 Preludes Op. 28 二十四首前奏曲
Maurizio Pollini 波里尼 (鋼琴)

Deutsche Grammophon / 2530 550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34 期 (民國 65 年 4 月號)

這是一張傲視群倫的傑出唱片,此前有人比喻 Christoph Eschenbach艾森巴哈 所彈 Chopin 蕭邦『前奏曲集』,是『黑色詩集』。

那麼 Pollini 波里尼 的蕭邦,似乎可以說成是『原子物理學的中子論』了。因為 Pollini 波里尼所彈出的每一個音,都成為音樂結構的基本要素而嚴厲地自立著,同時帶著神奇的光輝,然後和其他的音相互衝擊,有時產生分裂,有時反覆融合,於是變貌成從單音上很難想像出的『力』與『能』。

在波里尼的演奏中,所散發出來的巨大精力,的確很像是核子反應。我們經常有機會接觸到鋼琴的每一個音美好地串連,然後構成優美音樂的演奏。我們偶而也會遇到鋼琴的每一個音,都能震撼到內心深處的演奏。可是像波里尼這樣,每一個音相互衝擊、反應,並散發出光與熱的演奏,卻是第一次看到。

在第一曲中,波里尼似乎警戒自己,不要過分拘泥於該曲的曲思,以非常清澄的表情開始這些前奏曲的演奏。也就是說,在這裡已預備了引爆劑。這樣的姿勢,又持續到第二曲中,到第三曲時,短小的序奏一經終了,他的表現作風,急速變得明朗了,在左手出現的十六分音符,彈得簡直像是有生命的,到第四曲時,表情變得很充分,但慎重地避免過分深刻的雕琢。

至此,我們已能看出波里尼在積極地活用鋼琴的各種要素。在第六與第七曲中,音樂的表情依然有適度的抑制,可是音樂內部的每個音,似乎已在尋找自由,彼此敏感地反應著,各自散發著光芒。到第八曲時,彩飾主旋律的三十二分音符,顯示出強烈的雄辯味道,聽了令人不禁為之屏息!

第九曲那怒海驚濤般的擊鍵,是何等強韌!從無比短小的第十曲中,卻像缺堤般湧現出無法遏止的音的漩渦,第十一曲彈性速度的效果是多麼奇妙,經過特別透明的第十五曲後,波里尼在熱情如火的急板的第十六曲上,使這曲集的前半部凌駕地告一段落。

後半部由降A大調的第十七曲開始,F小調的第十八曲則給予銳利的對比感;而第十九曲中的觸鍵是何等驚人!如歌的第二十一曲中,右手和左手的平衡是多麼完美,經過輕鬆遊戲般的第二十三曲後,躍入第二十四曲的終曲,這裡雖然沒有沉鬱感,但也不見得明亮。經過一造串分裂與融合之後,全曲告終。

《夜曲》Nocturnes

蕭邦的夜曲,是古典樂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到底有多受歡迎呢,讓我們先來 聽一段

蕭邦受到愛爾蘭大作曲家 John Field 菲爾德的影響很深。17 歲的蕭邦,就完成了第一首夜曲,當時很多人跟他說:聽起來很像 Field 菲爾德的歌。後來蕭邦見到 Field 菲爾德,而且成為 Field 菲爾德的仰慕者。

但是 Field 菲爾德卻不喜歡蕭邦。當他見到 22 歲的蕭邦,也聽了 Nocturnes 夜曲之後,Field 菲爾德形容蕭邦是一位『病態人才』(sickroom talent),雖然蕭邦獲得極端對待,卻不減他對於 Field 菲爾德的崇拜。

喜歡蕭邦《夜曲》Nocturnes 的樂友,不妨延伸聆聽 Field 菲爾德的《夜曲》Nocturnes,聽聽看,兩位大作曲家對於《夜曲》Nocturnes 的詮釋。

另一位大作曲家 Franz Liszt 李斯特,他甚至認為蕭邦的夜曲,是受到 Vincenzo Bellini 貝里尼的歌劇詠嘆調所影響,而且這個說法受到音樂界許多人的肯定和迴響。

『降 b 小調 Op 35』鋼琴奏鳴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0 期 (1992 年 8 月號) / 林瀚 老師 音樂月刊 124 期 (1993 年 1 月號)

Chopin 蕭邦 一生寫了三首鋼琴奏鳴曲,『c 小調 Op 4』作於 18 歲,屬於作曲的練習曲,前兩樂章可比擬為『正確的古典』,後兩樂章即可用『不確定卻令人興奮的新浪漫』來形容,曲中並未顯示他的獨創性,且到現在尚無演奏家發表過它,聽過的朋友可能不多。

其它二首為 Chopin 蕭邦 最圓熟期的作品,分別是『b 小調 Op 58』及最著名的『降 b 小調 Op 35』,附有送葬進行曲的奏鳴曲,這是 Chopin 蕭邦 在 1834 年愛上 Maria Wodzinka 伍德岑斯卡,但是當時因為 Chopin 蕭邦 的身體狀況太糟,而遭到女方家長反對,他在傷心之餘,寫下『送葬』樂章,並於 1839 年完成全曲,這是三首奏鳴曲裡最特殊的一首。

『降 b 小調 Op 35』鋼琴奏鳴曲 整首的創作企圖,是因為 Chopin 蕭邦 失去祖國後,對祖國的哀悼而作的樂曲,奏鳴曲全曲,可視為『送葬』的擴大,Arth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曾描寫這首樂曲最後樂章結束時的感覺:『如同風吹過墓地般』,而且音樂樂曲結構的特殊,引發各方議論紛紛,Schumann 舒曼 就曾說 Chopin 蕭邦 無視於奏鳴曲常規的約束,像這種富於創作的作品,是前所未有,算是奏鳴曲史上的傑作吧!

『b 小調 Op 58』是 Chopin 蕭邦 34 歲的作品,技巧異常艱難,內涵係對抒情英雄氣概的肯定,洋溢不尋常的高貴。

Chopin 蕭邦 Chopin Sonatas 鋼琴奏鳴曲集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 Piano
RCA - LSC-3194


轉載自 楊沛仁《鋼琴演奏名家》推薦:

Chopin 蕭邦 的鋼琴奏鳴曲雖然以奏鳴曲為名,但是本身卻無奏鳴曲之實,各樂章的發展和奏鳴曲式幾無關聯,而且每一個樂章個性強烈獨立:以《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為例,其第三樂章悲鳴的『送葬進行曲』,和第四樂章著魔似的串連音階,二者之間的感性對立而突兀,明白呈現了 Chopin 蕭邦 奏鳴曲與眾不同之處。

欣賞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演奏 Chopin 蕭邦 時,情緒的感受是『簡單』的:他的音樂不必重音,也不用強化和弦的音效,更不必激進的彈性速度,僅其一手超凡絕塵的手指技巧,就可以把任何艱難的樂段化成虛無。於是,樂曲就在這樣『輕而易舉』的掌握力道間,呈現出一種『簡明單純』的感情。聽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的彈奏可以明瞭,演奏 Chopin 蕭邦 的樂曲有傑出的音樂品味,鋼琴的音質是不必被強調、不需被大力伸展的,只需稍有演奏家個人優美的感性作佐料,樂聲就能有如天鶴下凡、飄飄欲仙。《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就是這般飄飄然的溫柔,每一個樂句都能夠再呈現多一些感動在心頭,即使是在技巧性的樂章,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一手靈巧而輕淺的觸鍵,同樣能讓音樂像溪流,輕淺無負擔,其輕快和自然度,不劇烈、少動能的樂聲,自有一種吹彈即破的效果,雖不激動,但卻是熱力四射!

聆聽 Art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 的演奏,不見得會有通電般的活氣突現,他的音樂不會『衝撞』身體脈動,令人發燙,但是卻『牽動』聆聽者情緒,這是高超的藝術情感,滲透高雅又魅人的酥麻,超絕的演奏,世紀之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