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3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演奏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在弦樂組齊奏前,有一小段由輕而重的弦樂撥奏。
這個撥奏將木管與弦樂串連,對於流暢度而言,扮演重要的關鍵:聽不出輕重撥奏的錄音,在不知情之下,音樂也就溜過去了;不過當撥奏由輕而重做出表情,銜接弦樂齊奏,心情也因為跟著上揚,而出現起伏,這個現象,就是聆聽的核心價值之一。
2014-07-17
DJ 可能都不知道 Sainkho Namtchylak
知道 Sainkho Namtchylak 的樂迷可能沒看過她 DJing..
2014-07-18
曲名:雷電交響曲(雷公指揮/台南天空音樂廳):TAS 發燒榜 (Tainan Air Sound)/Stereophile R2D4 拼死以求不要被雷打到-這是一首非常爆棚的交響曲,今天在台南市戶外免費演出,全台南市民眾全數參與,預計約超過百萬人,開場後由太陽負責的幕後燈光,也逐漸暗了下來,交由舞台前的閃電即興表演。
目前剛開始進行第一樂章,動態相當龐大,連停車格的汽車均透過警報器表示歡呼!摩托車騎士也紛紛透過雨衣盛裝,參加盛會。
雷聲部從極大聲 fff 衰減至極小聲 ppp,接著是雨聲部的主撥奏,搭配風聲部的協奏,穿梭在定音雷的貝斯聲線。第一樂章結束前的澎湃雷擊,讓許多住家小狗大喊安可。風聲部與樹葉樂部在小動態擦出搖曳對話,為了讓聽眾擁有舒適的聆聽環境,戶外空調系統也將溫度調降五度左右。町仔腳的盆栽一邊喝著會場提供的飲料,不時交頭接耳。
2014-07-19
(陳榮祥譔/摘錄自音樂與音響第六期:1973.12.出版)
為了順利達成傳遞音訊的目的,(黑膠唱針的)鑽石尖頭必須隨時隨地與唱片音槽保持緊密接觸,不可稍有脫空或擦傷音槽的現象發生。
因此,鑽石尖頭必然要具備高速轉向的能力,通常每秒鐘可能要變換方位至 15,000 次左右,唱針在音槽裡循行時,其擺動的幅度均在 0.002 吋(2 密爾)以下,一般小於此數甚多。
同時,在靠近唱片中心的內圈時,唱針描行一吋音槽長度所擺動的次數,對每分鐘 33 又 1/3 轉的唱片而言,竟然高達 2,000 次之多。
2014-07-24
老綁:(播放黑膠,炒豆聲。。。)
人客:每次聽到這個(炒豆),都幻想自己一邊煎牛排,一邊聽,好有氣氛!
老綁:真的耶!比起下雨,(炒豆)還更像煎牛排!
2014-07-25
歌手發專輯,是為了演唱會。這跟我的年代,歌手發專輯後,展開宣傳演唱會,是對立思考。
聽覺結合視覺,乍看是跨界。但是當視覺主導聽覺,倒像是效果器覆蓋了彈奏:大家被效果器吸引,反而忽略彈奏的表情。不信的話,播放同一首歌,先張開眼睛聽,第二次閉上眼睛聽,將發現閉上眼睛比較好聽。
為什麼閉上眼睛比較好聽?因為當主導權由視覺交回大腦,視覺產生從被動(觀察周圍環境)轉為主動(自由想像);從理性轉為感性,從既定轉為想像。
屬於聽覺的音樂,最終還是要回歸於聽覺,而不是視覺。這就是為什麼黑膠基本教義派,依然佇立超過六十年的原因。
2014-07-25
依據『音樂與音響』第六期『唱頭的研究』(陳榮祥譔)內文:將(黑膠)唱頭針壓按廠家額定最低數字降低半克,即可聽到因循軌不良,高頻所產生的嘶嘶聲。
確實在輕針壓,會聽到高頻的毛邊,常讓人誤以為是錄音不佳,或溝槽損毀,或是AB點設定不佳、唱針故障等諸多推測。不過,針壓設定,係應因應環境、系統之不同,而調整,並非一定要按照廠家規定。舉例說明,當針壓加重後,雖然消除高頻之毛邊,卻使聲音變得呆板,當聲音呆板時,就不易辨識表情;不易辨識表情,會造成分不出由何樂手演奏,聆聽黑膠的核心價值,也就隨之流失了。
2014-08-01
黑膠唱盤的開箱文,是以操作硬體為主?還是聆聽黑膠為主?如果沒有聆聽音樂的分享內容,唱盤就成為成人玩具了。
2014-08-06
季雪金彈奏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兩張賽拉芬出版,一模一樣的黑膠唱片,連內圈刻版都是同樣的『X4』。
有趣情形發生了,第一張黑膠的鋼琴聲音鏗鏘有力,但是第二張鋼琴聲音卻虛弱灰暗,這個過程,使我想起彭聖錦先生在古典音樂第八集裡說過『巴克豪斯最後演奏會』重複聆聽的故事。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膠友,同一版本購買多張的原因之一:即使是相同的演奏版本,聽起來卻沒有兩張會完全一樣。
因此,在說出『我覺得他彈得很。。。』,或『他表現得很。。。』之前,不妨多聽些同版本的更多黑膠,將會發現,一切的定義,都言之太早了。
2014-08-07
七年前,耕者要開張。化民成俗,開張時要放鞭炮。開張前晚,跟二舅通電話,老人家耳提面命:開張放鞭炮,是討個吉利,不過,也擾鄰。一家店的成敗,不是靠放鞭炮,而是日長月久,人客給你的掌聲。
掌聲,比鞭炮還響,而且更重要。
2014-08-31
【也對】聽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可是音樂都是由一群壞孩子所寫出來的。
2014-09-07
一位有心想進入黑膠世界的少年仔,與老綁懇談一小時後,發現原來不是只要買一台唱盤就可以聽黑膠:還要買有唱盤輸入的擴大機,以及唱頭唱針;黑膠唱片的價格,亦別於數位的邏輯。少年仔的表情,由進門的興高采烈,逐漸轉為凝重。他嘆了氣,臨別前還向老綁說聲謝謝。
關上門,老綁也嘆了氣:不是說要修復鴻溝嗎?怎麼一直在做相反的事。。。
2014-09-15
底特律電音一直有著與管弦樂團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他們在八零年代推廣之初,一直強調與 Disco/Funk 的基因,由 Derrick May 在 2000 年的底特律音樂節,可以發現。
不過,身為長年歌迷,越發認為 Disco 與底特律就像是音樂歷史的兩個點,將兩個點連接後,所延伸出去的方向,是古典樂。
有趣的觀點是,當所有電音一直追求未來之音,致力將任何聲音元素加入編曲,造成風潮之際,底特律卻如尋根之旅,越走越回頭,回到古典樂的懷抱。而且,這樣子以黑人音樂為基礎,所發展出來,影響當下許多電音風格的底特律,也從白人的古典樂,在合作的過程,產生更多不可測,以及黑白不可分的偉大。
Detroit Legend Derrick May and Macedo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Strings Of Life
The New Era of Electronic Music Has Been Initiated
DERRICK MAY and Macedo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Ohrid, Macedonia, 02 August 2014.
2014-10-24
【歷史上的今天】1919 年 10 月 24 日,洛杉磯愛樂(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簡稱 LAPO)首演,由 Walter Rothwell 擔任指揮。在黑膠唱片的黃金時期,LAPO 分別由以下指揮擔任:
.1956–1959 Eduard van Beinum
.1962–1978 Zubin Mehta
.1978–1984 Carlo Maria Giulini
而最為樂友所熟悉的,就是祖賓梅塔了。
2014-10-24
一個日本節目,將小熊造型的立體奶泡,加在咖啡上,端給客人,觀察每個人的喝法。大部份客人,第一口都先說卡哇依,然後拿湯匙挖熊鼻子,然後耳朵。。
後來,主持人請『達人』教大家怎麼喝。喝咖啡也要達人教?
達人說:如果先拿湯匙挖小熊的後腦勺,小熊的表情就會隨著一口接一口,而產生不同表情,如此一來,喝咖啡就會產生小小情趣。。。
2014-11-06
大家都追求低價,價格就降低了。
大家都忽視專業,專業就消失了。
2014-11-06
記得我小四的時候,曾經打開抽屜,偷了媽媽一百塊錢,到文具店買鋼筆。老闆娘一見到我,就跟我說:『你媽媽有給我吩咐,說不能賣東西給你』。這是怎麼回事?我是帶著錢的消費者,可是老闆娘卻不肯賣東西給我?
現在回想,不但心頭暖,而且覺得很有道理。當我來到台南,開設黑膠唱片行,有一天,有位初次見面的客人,他進門之後,並沒有馬上逛起唱片,反而搬張椅子,說要跟我好好『聊聊』。
要聊什麼呢?一開始劈頭問我怎麼這麼笨,笨到要開唱片行;接下來問我進貨來源、進貨頻率、價格分佈;然後試探我對音樂的熱情,以及相關經歷。當時我覺得很耗時、不耐煩,但還是一一解說了。幾年後,有一次和這位客人聊起這件事,我好奇為什麼當時要花兩小時,來瞭解這些細節?他說:『因為我要跟你買東西,所以買賣之前要跟你面對面,看看你能不能獲得我的信任』。
這件事就被我牢牢記住了,因為每一次,當我面對新客人,我也會提出疑問:『因為我要賣東西給你,所以買賣之前要跟你面對面,看看你能不能獲得我的信任』。
賣東西為什麼也要試探新客人?不是賺錢第一嗎?理由很簡單,因為在七年前,小店曾經將二手黑膠放在網路上賣,結果我們對於片況的描述,與買方的認知有差距,引起爭議。事後我不斷檢討,如果一個老闆開的店,是自己所喜愛,那麼開店初衷,必然是出自於想要將這份美好,分享給他的客人,但是如今,為什麼買賣雙方會一直站在對立面,而不是同一邊呢?
後來得到一個答案:買賣進行時,對於買賣雙方會產生『關係』,而當時的這個關係,是建立在『網路文字』、『三張相片』,以及『價格』,並不是『人』。
買賣進行時,對於買賣雙方會產生『關係』,而我認為『關係』應該建立在『人』。
總而言之,當買賣進行時,買賣雙方產生的『關係』太多、太快速,而且沒有面對面的談過,就容易因為任何細節擦槍走火,產生爭執,將買賣雙方的立場導向對立,都是因為對彼此不信任,所產生的後果。因為面對面講十分鐘、半個鐘頭的話,要在網路上打多少字呢?
所以,當新客人或者想要接觸新音樂領域的客人,我比較傾向於『醫生問診』的方式:為什麼想接觸黑膠?家裡使用什麼器材?一天聽多久的音樂?大部分都聽什麼類型?
有了信任基礎之後,才有辦法再繼續討論買賣,換言之,這就是實體店面的核心價值之一。最近,接到一通想要透過實體唱片行寄賣的朋友,我問他為什麼不放在網路上賣呢?結果他說:『因為我喜歡毫無拘束,在唱片行聊天的感覺』。
天啊!我最討厭在唱片行一直聊天了,只要『聊』得越多,結果就會『聽』得越少,這兩者是相衝突的,因此,如何在透過『醫生問診』的方式,建立信任,同時給予客人最大協助,這就是我在未來,要不斷著墨的功課了。
2014-11-12
週末晚上,老師蒞臨小店,言談時,老師問:當兩張黑膠進行(同曲目/同指揮/同樂團)進行版本比較,能不能比較出『較喜歡』與『較不喜歡』?
我:當然可以。
師問:過十分鐘後,再取其一播放,你能不能聽出是哪個版本?
我答:這。。。可能就不行了。因為有『比較』的過程,就會產生優劣,可是大腦是無法將巨細靡遺的細節,做為永久存檔。所以,在沒有對照組的時候、兩張黑膠版本相近的時候,沒有『比較』的進行,無法判別是哪個版本的機率很高。
師:那麼,『版本比較』的意義在哪裡?
2014-11-20
很多事情,現在回過頭來看,都顯得可笑,例如學歷、財富。這些上一代付出辛勞,交代給我們,而我們過去也努力追求的,現在看來,一文不值,只有良心,良心是最可貴的,可惜良心不是顯學,不像學歷、財富可以量化,可以炫耀。
2014-11-21
除了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戴流士的『巴黎』在樂曲開端,也有音階式/侵略性質的低頻。前者以銅管承接,後者是木管,兩者的低頻有意曲同工之妙。
2014-11-24
東和路上,有台賣車輪餅的發財車,每天下午五點都會開到郵局前面。車輪餅有紅豆、奶油兩種口味,去年一個七元,三個廿;今年則漲了一元,買三個也從廿元變成廿四元。
有時候老闆的孩子放學也跟著幫忙賣,畫面溫馨。有一天,跟老闆買了三個車輪餅,老闆說:廿元。
我:不是廿四嗎?
老闆:要打烊了,沒關係。
我:不行啦,這樣你的利潤就沒了。
老闆:不會啦,再來交關就有了。
我:這四元對你很重要,你就收下吧。
老闆:沒關係啦!
結果,在老闆的堅持之下,這包暖呼呼的車輪餅,在寒風中,讓我想起許多人情,吃一口車輪餅,心暖了起來。老闆,我要一直跟您交關落去,不會停止。
2014-12-06
【為什麼 CD 式微?】網路上有好多解答。我的看法很簡單,如果 CD 消費者,在播放 CD 時,其音響所產生的訊息量,小於 MP3 的『便利性』,簡而言之,CD 播放時,並沒有產生比播放 MP3 時,超過十倍、數十倍的感動,那麼,在消費者心中,CD 就可以被取代。
這也就是 1980 年代,當 CD Player 以及 CD 發明時,『便利性』成為 CD 取代黑膠的主因之一,從歷史軌跡,你可以發現到許多 80 年代仍堅持聆聽黑膠的少數基本教義派,他們使用的音響系統,可以產生超過 CD『數以倍計』的音樂訊息量。
說到 MP3,除了 MP4,現在 MP5 問世了,『舊不如新』的價值觀,亙古不變,深植在主流市場的浪潮。
上一篇← →下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