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簡介】Sergey Prokofiev



翻譯自 Wikipedia ; All Music

普羅高菲夫 (Apr 23, 1891 - Mar 5, 1953) 來自烏克蘭,他精通許多音樂類型,被視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五歲便展現音樂天份,透過鋼琴彈奏首支創作 Indian Gallop (母親記譜),調式是 F Lydian,因為普羅高菲夫不喜歡碰觸鋼琴的黑鍵.七歲學習西洋棋,他一生喜歡西洋棋的程度不亞於音樂,西洋棋王 Capablanca 與 Botvinnik 均與普羅高菲夫熟識.

九歲製作首部歌劇 The Giant,還有序曲與其他林林總總的作品, 1902 年普羅高菲夫的母親獲得機會與莫斯科作曲家 / 莫斯科音樂學院院長塔尼耶夫 (Sergei Taneyev) 見面,他建議普羅高菲夫跟隨高登懷瑟 (Alexander Goldenweiser) 學習作曲,遭到拒絕,後來師事格利埃爾 (Reinhold Glière),格利埃爾到普羅高菲夫家登門二次,教授音樂課程,當時他已製作許多革新曲目,學會樂理後,他迅速研發出實驗性的音樂風格.

普羅高菲夫發現再繼續待在家鄉 Sontsivka,恐怕會扼殺未來的音樂發展,雖然雙親沒有逼迫他早早進入音樂生涯, 1904 年他搬到聖彼得堡,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院長葛拉茲諾夫 (Alexander Glazunov) 一開始鼓勵普羅高菲夫,隨後又對他創作的實驗音樂感到不開心,此時普羅高菲夫製作出兩部歌劇,分別是 Desert Islands 與 The Feast during the Plague,且正著手第四部歌劇 Undine.同年他通過準備考試,開始學習編曲,那年他才 13 歲.

因為比同學年輕許多,大家認為普羅高菲夫高傲又古怪,而且他常對無聊的教育大表不滿,此時他在老師李亞道夫 (Anatoly Lyadov),齊爾品 (Nikolai Tcherepnin),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 的指導下自我進修,他後悔沒有把握更多機會向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學習,同時也和阿薩菲耶夫 (Boris Asafiev),米亞斯史科夫斯基 (Nikolai Myaskovsky) 成為朋友.

普羅高菲夫被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視為令人頭疼的孩子,另一方面作品也為人知曉,他透過鋼琴彈奏表達自我, 1909 年修完編曲課程,仍繼續留在學校彈奏鋼琴與指揮,受到老師的鼓勵,普羅高菲夫創作出更激烈的作品.

1910 年父親往生,普羅高菲夫經濟來源中斷,幸運的是此時他透過化名製作歌曲,雖然這些作品常令人反感,最早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差不多於此時完成, 1913 年普羅高菲夫首次離開俄羅斯,到巴黎和倫敦旅行,遇到狄亞基列夫 (Sergei Diaghilev) 的芭蕾舞團.

1914 年, 23 歲的普羅高菲夫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獎品是一台鋼琴,隨後他到倫敦旅行,與狄亞基列夫 (Sergei Diaghilev), 史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碰面.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普羅高菲夫回到學校學習風琴,受到俄國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 (Fyodor Dostoevsky) 的作品 The Gambler 啟發,他製作新的歌劇,不過排演時問題重重, 1917 年的首演又因為俄國發生二月革命 被取消,同年夏天普羅高菲夫完成首部交響曲 Classical,他說如果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還活著的話,一定會喜歡,這部交響樂編入許多現代樂元素,與母親在高加索的 Kislovodsk 短暫停留,因為擔心聖彼得堡被敵軍佔領, 1918 年他決定暫時離開蘇聯,當時政局動盪不安,他看不出在祖國有何發展,同年五月普羅高菲夫來到美國.

到達三蕃市後,他被拿來與其他流亡海外的蘇聯樂手比較 (例如 :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普羅高菲夫在紐約的獨奏音樂會獲得成功,得到一些工作機會,甚至贏得歌劇新作品 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的合約,不過因為老闆生病往生,首演被取消,普羅高菲夫不順遂的歌劇魔咒再添一樁,歌劇耗資費時,取消演出的結果讓普羅高菲夫經濟陷入拮据, 1920 年 4 月他決定前往巴黎試試運氣.

巴黎似乎已展開雙臂,準備迎接普羅高菲夫的音樂,他與舊識狄亞基列夫,史特拉文斯基簽約,完成一些未完成的舊作 (如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同年 12 月 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終於在芝加哥首演,不過反應冷淡,迫使普羅高菲夫再度離開美國.

他與母親搬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居住超過一年,將注意力放在作曲,尤其是未完成的歌劇,如改編自勃留索夫 (Valery Bryusov) 小說 The Fiery Angel 的同名歌劇.這時候他的音樂已獲得蘇聯的肯定,也收到邀請希望他回國表演,不過普羅高菲夫卻認為歐洲的音樂新生涯比返國更為重要.

1923 年普羅高菲夫搬回巴黎前,他與西班牙女歌手 Lina Llubera (1897-1989) 結婚.在法國表演了許多作品 (如第二號交響曲),不過反應冷清,或許是因為沒有新奇的作品取悅聽眾,普羅高菲夫不喜歡史特拉文斯基後來的作品,不過自己的音樂也沒有受到青睞.

1927 年普羅高菲夫開始活絡,他從狄亞基列夫接到工作,在蘇聯巡迴演出,在列寧格勒演出的 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獲得成功,隔年兩部舊歌劇 (其中之一是 The Gambler) 在歐洲上演,普羅高菲夫著手製作第三號交響曲,明顯地取材自未曾表演過的歌劇 The Fiery Angel, 1931 與 1932 年分別完成第四與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1929 年普羅高菲夫意外車禍造成手部傷害,影響莫斯科的巡迴演出,不過欣賞到俄羅斯的當代音樂,雙手痊癒後,他到美國嘗試巡迴,同時在歐洲得到成功和支持,他計畫在歐洲舉行大規模的巡迴表演.

30 年代初期,普羅高菲夫為祖國作曲並取消首演,他為俄國電影 Lieutenant Kije 製作配樂 ; 受列寧格勒的基若夫劇院 (Kirov Theatre) 委託,製作經典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成為普羅高菲夫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之一,首演魔咒再度發威,因為舞蹈問題,首演延宕數年之久.

1932 年 6 月由 Piero Coppola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普羅高菲夫擔任鋼琴手,演奏自己的作品 :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透過 His Master's Voice (簡稱 HMV) 唱片公司錄製成黑膠唱片,列入高價收購的經典名單之一 ; 1935 年二月普羅高菲夫亦在巴黎的 HMV 旗下灌錄許多鋼琴獨奏唱片.

1934 年普羅高菲夫回到蘇維埃,他的家庭一年後才回國,政府對音樂改變限制,成立作曲家聯盟,旨在追蹤國內作曲家行蹤,規範可接受的音樂尺度,蠻橫封閉的法律約束致使蘇聯作曲家更加孤立無援,新政策的實施讓普羅高菲夫憂心,不過他還是創作出大量歌曲 (Op. 66, 79, 89),使用認可的蘇聯詩詞,神劇 Zdravnitsa 的發表終於讓他免除迫害危機.

1936 年受到中央兒童劇院之託,普羅高菲夫完成經典巨作『彼得與狼』(Peter and the Wolf, children's tale for narrator & orchestra, Op. 67),內容是一位小朋友捕捉惡狼的經過,這部作品因為許多原因受到眾人注目,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諄諄教誨的寓意,另外普羅高菲夫透過作品介紹小朋友接觸古典樂,也是致勝關鍵.

故事中擔任敘述的樂器很重要,例如橫笛代表鳥兒,雙簧管代表鴨子,低音管代表阿公,黑管代表貓,三支號角代表狼,弦樂代表彼得,整部作品透過鋼琴於一週內完成,管弦樂於兩週內完成,讓人佩服不已.普羅高菲夫透過作品取悅兒童的立意不言而喻,筆下對音樂人物的描述單純寬廣,橫笛敘述鳥兒的優雅,銅鼓的聲音就像打雷與獵人的來福槍.

『彼得與狼』分成三個樂章,首先是介紹故事角色的序曲,接著進入興奮地內容大綱 : 狼的出現,吃掉鴨子,最後被彼得捕捉,得意洋洋的結局和旋律才是重點.『彼得與狼』生動的故事內容一直受到小朋友愛戴,大人們也因為風趣有禮與和諧的音樂感到喜愛,這部戲源自 1914 到 1915 年的 The Ugly Duckling,歷經 20 年發展,得以與 Benjamin Britten 的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被世人相提並論,成為青少年入門古典樂的重要作品之一.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Scythian Suite《閃族組曲》 / Love For Three Oranges Suite《三個橘子之戀組曲》
Antal Dorati 杜拉第 指揮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倫敦交響樂團
Mercury / SR 90531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13 期 (1991 年 12 月號)

本輯的黑膠目前(1991 年 12 月)高居美國發燒音響雜誌 TAS『超級唱片榜』第一名。

『閃族』是遊牧民族,當過希臘傭兵,喜歡剝敵人頭皮,卻也愛好藝術,大約西元前 100 年被滅絕。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的 Scythian Suite《閃族組曲》,取材自描述一位閃族傳奇英雄救美的芭蕾舞劇。

Love For Three Oranges Suite《三個橘子之戀組曲》是一部歌劇,這裡改編成管弦樂版的組曲,內容描述一位王子,因為嘲笑女巫,而被詛咒與三個橘子戀愛。他與僕人偷到三人橘子,一一剖開,各出現一位公主,其中兩位渴死,剩下的公主,經歷重重波折,與王子終成眷屬。

Antal Dorati 杜拉第 無論是組曲或交響曲,都『得其中行而與之』,這些音樂如果演得太過放縱必顯粗糙,如果計算太過精密,又會失去俄羅斯原味,Antal Dorati 杜拉第 的高明判斷,肯定了其中堅的地位。

Scythian Suite《閃族組曲》特別精彩,打擊樂器群紋理清晰細緻,定音鼓鼓粒之鮮明幾乎觸手可及,音場又高又寬又深,大概不會有多少人聽過黑膠版本。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 Juliet (Complete Ballet) 羅密歐與茱麗葉 (芭蕾全曲)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London / CSA-2312


【文】邵義強 老師 音樂與音響 第 64 期 (民國 67 年 10 月號)

這是大指揮家 Maazel 馬捷爾 擔任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常任指揮後,首張錄製的黑膠唱片。聽過這優異的演奏後,愛樂者都發覺:由 Szell 塞爾 訓練出來的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高水準的合奏技藝,以及音色的純粹性與透明度,不僅美好的保持著,甚至有更生動的發揮。

當 Maazel 馬捷爾 在指揮這些芭蕾音樂時,採取的是交響曲式的表現法,管弦樂團那柔美、透明的音響,雖然跟過去沒有兩樣,但顯得更充實而雄厚。聽起來好像是在演奏交響曲那樣,幅度宏大、結構魁偉、充滿強烈的意志力!

本輯共有三張黑膠,在這無比真摯的演奏中,強弱奏的對比,無比銳利。在決定性段落,都展現出痛切的真實感。像『泰伯特之死』就是以凌厲的快速演奏、怒吼般的管弦樂,威力驚人!使人捏一把冷汗。終場的茱麗葉之死,卻超越所謂哀切的浪漫情緒,以強烈意志力,去展現當時的心境!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Balcony Scene 樓台會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London / CSA-2312

【文】陳國修 / 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26 期 (1993 年 3 月號)

(播放 Lorin Maazel 馬捷爾 指揮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演奏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Balcony Scene 樓台會)。

(Lorin Maazel 馬捷爾 加上類似管風琴的聲音,使得音樂聽來更如夢如幻)

崔光宙 老師:

Lorin Maazel 馬捷爾 的版本是極少數錄完 52 首全曲的版本之一,而且我們平常聽到的組曲,都是經過改編的。像這段 Balcony Scene 樓台會,各位如果要聽未經縮減的原曲,Lorin Maazel 馬捷爾 是最佳選擇。他在處理樂曲時,有乾淨俐落、要言不繁的本事,既不會濫情,也不會平淡,很適合這首曲子的演出,這是個標準的版本。Lorin Maazel 馬捷爾 的速度比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快了一點,但是其中表情仍很豐富,而且中間加上類似管風琴的樂器,這可能是應不同場地的需要所作的改變。

各位也可以聽到 Lorin Maazel 馬捷爾 在處理音樂時,段落分明,故事情節在音樂中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若跟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相較,Lorin Maazel 馬捷爾 較沒有悲劇性的暗示,只是溫柔氣氛的描述,像是旁觀者在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不過唯一感到遺憾的是,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的演出雖然沒有缺點,但是它的音色較平順(美國式的),要是能像 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 那樣,有些金碧輝煌的感覺,那在芭蕾音樂來說,會更吸引人一點。

陳國修 老師:

雖然 Cleveland Orchestra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 在音色上仍有其限制,但是合奏完成度卻是毫不遜色的,相較之下,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紐約愛樂,其音色就不那麼乾淨。Lorin Maazel 馬捷爾 是位非常有文學素養的指揮家,我相信他對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瞭解,可能還超過其他指揮,他的音樂聽來的確頗符合莎士比亞的戲劇性,其進展都與文學性緊密配合,只不過由於他是屬於理性客觀的人,所以他似乎沒有捲入音樂的漩渦中(事實上,他也不主張對音樂要『投入』),此外,Lorin Maazel 馬捷爾 將節奏的躍動也處理得很好,令人感到音樂中的生命力,他的版本之所以得那麼多獎,的確有其理由。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 (Excerpts) 羅密歐與茱麗葉 精選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指揮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Columbia / ML 5267


【文】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06 期 (1991 年 4 月號) / 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08 期 (1991 年 6 月號)

1930 年代,俄共文化當局要求音樂家們從烏托邦未來的視野來看現代問題,要把當前的缺失視為朝向社會主義終極目標的正面能量,於是作曲家紛紛寫作中性題材免得招惹麻煩。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也退入世界性、抒情、安全的莎翁悲劇--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他於 1934 年開始創作 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經過漫長的修正過程,直到 1940 年 1 月才正式在列寧格勒首演。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是擁有三幕 52 曲的芭蕾舞劇,以銷魂親密、浪漫熱情的音樂描寫和充滿機智火花的華麗節奏,成為最受歡迎的芭蕾舞劇。不過當初因為『結尾的逝者不應跳舞』和『音樂不適編舞』等理由,分別被 基洛夫 和 Bolshoi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 認為不能演出,於是世界首演在捷克的 Brno,而俄國首演則是兩年後才舉行,不過如今 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已是芭蕾經典及音樂會名曲。

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音樂刻畫明確,寫實場景和心理動機都很鮮活,每一個腳色的主題變形都熟練處理,管絃樂的戲劇暗示栩栩如生,是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最凝聚的作品之一。

本輯的指揮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於 1896 年在雅典出生,1930 年指揮過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柏林愛樂,1936 年指揮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波士頓交響樂團 後,決定遷居美國,並於 1949 年至 1958 年間指揮 New York Philharmonic 紐約愛樂,維持此樂團的最高水準而不墜。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營造的音樂充滿激情,特別適合 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情調,尤其是 Balcony Scene 樓臺會 的一段,蕩氣迴腸,令人永生難忘!

要聽 50 年代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的雄風,本輯是珍貴的錄音。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Balcony Scene 樓台會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指揮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Columbia / ML 5267

【文】陳國修 / 崔光宙 老師 音樂月刊 126 期 (1993 年 3 月號)

崔光宙 老師:

Balcony Scene 樓台會 這段音樂選自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第一幕中的第二景,相當於全曲的第 19 首,由於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這位指揮非常特殊,所以我們先聽聽他的『少女茱麗葉』是怎麼出場的。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 Juliet 茱麗葉 踏著穩重的步伐而來)

出來一個 80 公斤級的(笑),像 Dimitri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這樣的方式可能不太適合少女,但是在 Balcony Scene 樓台會 中,則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 Balcony Scene 樓台會 盪氣迴腸,充滿感人的氣氛)

這實在是令人盪氣迴腸的音樂,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是希臘的作曲家兼指揮,他是 1896 年 3 月 1 日出生於雅典,1960 年 11 月於米蘭往生,他的往生就是因為演奏音樂太認真,排練 Mahler 馬勒 Symphony No. 3《第3號交響曲》時,過度投入而心臟病突發。

1936 年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到美國發展,剛開始是接掌 The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明尼亞波利 交響樂團,1949 年接替 Leopold Stokowski 史托科夫斯基,擔任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指揮,一直到 Leonard Bernstein 伯恩斯坦 接任為止。

這張唱片是 1958 年的錄音,由於他接任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已有 9 年,彼此默契已很成熟,樂團知道他要什麼,整首曲子演奏起來就像希臘悲劇一樣感人。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規模本來就雄偉,各位可以聽聽由這種樂團所發出的聲音。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每個樂句都挖掘得很深,音樂的張力可說表現到極限,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 Balcony Scene 樓台會 暗藏著悲劇的色彩,其中的每個 Solo,表情都很豐富,光就這一段看來,這就是非常好的版本。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演奏這首曲子時,可說是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盪氣迴腸的偉大愛情,另一方面又暗射了悲劇的存在。

陳國修 老師:

我有一種感覺,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音樂除了盪氣迴腸之外,還有一種其他版本所沒有的『神經質』,他讓我感覺到 Romeo 羅密歐 與 Juliet 茱麗葉 一方面在樓台私會,一方面又怕被父母家人捉到。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的指揮不是很精準,加上神經質,指揮動作時常會抽搐,而且他在排演與現場演出時,會做出不同的指揮,讓樂團團員幾乎瘋掉(笑),但當他表現最好時,他的『侵略性』也是無與倫比的。他是一位具爭議性的指揮,越複雜的總譜他處理越好,像 Mahler 馬勒、Richard Strauss 理查史特勞斯、Schoenberg 荀白克、Berg 貝爾格 等作曲家的音樂,但若是單純如 Mozart 莫札特 的作品,他就沒辦法。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Op.64《羅密歐與茱麗葉》的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紐約愛樂 這個版本是一般音樂辭典在提及 Mitropoulos 米特羅普洛斯 時,都不會忘記的版本。

Piano Concertos《鋼琴協奏曲》

【文】陳國修 老師 音樂月刊 122 期 (1992 年 11 月號)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在 1912 年完成 Piano Concerto No. 1《第1號鋼琴協奏曲》,題獻給 美籍俄羅斯作曲家 Alexander Tcherepnin 齊爾品,三樂章不中斷連續演奏,其和聲及節奏都令當時聽眾震驚。

次年推出 Piano Concerto No. 2《第2號鋼琴協奏曲》,但是原譜遺失,重寫的版本於 1924 年首演,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因為這首曲,被部份人士評為『鋼琴野獸派』。

Piano Concerto No. 3《第3號鋼琴協奏曲》於 1921 年在芝加哥首演,這是華麗、成熟、充滿嘲諷與對比,用摩登外型所作的古典宣敘,是 Prokofiev 普羅高菲夫 五首 Piano Concertos《鋼琴協奏曲》之中,最常被演出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