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台灣車鼓戲與歌仔戲:Drum & Dance Theater / Early Stage of Taiwan Kua Theater



前言

2007 年購得黑膠唱片 『中國民俗音樂專集第十七輯:台灣車鼓戲與歌仔戲』(A Special Album of Chinese Folk Music : Drum & Dance Theater / Early Stage of Taiwan Kua Theater),將內頁文字轉載如下,與樂友分享。


車鼓戲簡介(邱坤良老師 編撰)

車鼓係花鼓流傳至閩南,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鼓的『車』字在閩語裡即有『翻』或『舞』之意,其表演稱為弄車鼓或車鼓弄,『弄』字同樣含有『舞蹈』的意思:這種表演隨著移民傳入台灣,盛行於民間,尤其在民國初年歌仔戲未形成以前,更風靡民間。

成書於道光十年(一八三○)的彰化縣志藝文志裡收有陳學聖車鼓詩云:『歲稔時平樂事多,迎神賽社且高歌;曉曉鑼鼓無音節,舉國如狂看火婆。』從這首詩可看出車鼓受民間歡迎的情形。

車鼓的表演很自由,在鄉間的廣場,在城鎮的大街小巷都可以隨時演出,但最盛大的演出是在迎神賽會時,有時亦搭台表演。

車鼓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主,有時另加副旦,但通常以『二小』為一組,作最基本的表演形式,有時數組同時或輪番演出。角色的造型無嚴格限制,小丑通常在鼻端塗白粉,鼻孔插兩咎鬚,或嘴邊掛八字鬍;另外也常在臉部任意點痣,穿著黑色老式的日常衣褲,腰間圍一白甲裙,戴黑圓帽或草帽,穿布鞋。

車鼓在只有一組表演時,丑角雙手拿『四塊』(四寶),雙片之間要有適當距離,其中一片固定不動,搖動另一片,打出固定的那一片,發出『卡!卡!』的節奏。旦角則以手巾繫在左手小指上,稱『四串巾』,右手拿扇,舞『扇花』,若兩組表演,則另一組的丑角拿錢鼓,或以空手敲打身體與手、肘、膝、肩等七個部位,此即『打七響』,這亦是花鼓的表演形式之一。

在其他特殊劇情裡,尚有另外的道具,如『桃花過渡』中,丑角手拿船槳,扮成船夫,在『補甕』中,丑角挑兩個箱子,扮成補甕匠。

車鼓的主要樂器是梆胡、月琴和二絃,有時可增加小鼓、小鐃、小銅鐘、笛、叫鑼等。

車鼓演唱的音樂,主要是閩南(包括潮州地區)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例如桃花過渡、五更鼓、十八摸、牽紅姨、探花欉、大補甕、青瞑(瞎子)看花燈、臭頭三驚某(怕妻),這些劇目多半是各地小戲所常演的,可能是原來花鼓的音樂,傳入閩南後,受當地語言的影響,配合地方色彩成為閩南歌謠。



第一面 Side A:桃花過渡 Tao-Hua-Kuo-Tu (Lady Tao-Hua on Ferry-boat)

演唱者 Singers :

大公伯(哥哥):緒木坑 飾 Old Man (Elder) : Acted by Chu Mu-Kang
大公伯(弟弟):高朝 飾 Old Man (Younger) : Acted by Kao Chao
李桃花(姊姊):吳東花 飾 Lee Tao-Hua (Elder) :Acted by Wu Tung-Hua
李春桃(妹妹):緒金泉 飾 Lee Chun-Tao (Younger) : Acted by Chu Chin-Chuan

場面 Accompaniment:

大廣絃 (Large Fidle)、殼仔絃 (Small Fidle)、笛子 (flute)、月琴 (Moon Guitar)、鼓 (Drum)、大鑼 (Gong)、小鑼 (Small Gong)、鐃鈸 (Cymbals)

Drum Dance Theater

Originated in the Yangtze basin, the so-called Flower Drum Theater, in the form of songs and dancing for expressing simpler stories, accompanied with small drums on the character's waists, was brough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Mainland of the China, then introduced to Taiwan, where the songs and drumming were converted the manners to meet the audiences in the localities accordingly,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cal dialect.

Whe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Pei-Kuan, the Northern Theater School, and Nan-Kuan, the Southern Theater School, were taken into the performance, to express more profound and complicated stories, however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play was not the local dialect, that could not be prevailed to the common people, while the Drum Dance Theater was commonly accepted because of the comprehensible dialect and the manner in the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local taste, however, the primitive form of the performance in the beginning formation, it could not be said quite satisfactory, but it was then developed more perfect, and the form was called, "Kua" Theater, which was form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the performance, passing through such period in the composition.

The performance of Drum Dance Theater were often held in the temple, or the village gather places in the farm distric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ctivities of the religeous festivals of the local customs.

The performance in the typical manner was made by a team or more, which consisted of two characters, one clown, and a female character. The clown had hand-planks in both the hands,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 has a foldable fan for the gesture.

The songs were accompanied with the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fidles, moon-guittar, side drum, cymbals (P'a), gongs, flute, etc. Among from the stories for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 of Drum Dance Theater was and is "Taohua Kuo-tu", expressing a beautiful girl, called Taohua, in the village, courted by all the young men there, but she fell into love with a man in the neighboring village, accorss a river. Every year, she had to return to her maiden house, taking a ferry-boat. The story was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old ferry-boat man and her in funny and pleasant expression, and the vivid gestures as if really the both on the small
boat, rowing in a river.


歌仔戲簡介(邱坤良老師 編撰)

台灣流行的戲曲中,歌仔戲算是土生戲。雖然它的源流中有許多是由閩南傳來的民歌小調,但卻是在台灣形成的。

相傳明清閩南移民移居台灣時,把漳州一帶的錦歌也帶到了台灣,這是一種以七個字或五個字組成一句,每四句組成一段的民間小調,原先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謠,以後才發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調,它的伴奏樂器是手鼓和月琴,同時受到泉州南管戲曲的影響,採用了三絃、琵琶、洞簫、夾板,表演者以男性為主。

錦歌傳到台灣後,受到民眾的歡迎,很快就在各地流傳起來,最初的曲調不多,常用的只有由錦歌四空仔改作的七字調,五空仔改作的背思和大調而已。大約到清代中葉以後,這種以清唱為主的小戲,由於受到台灣民間流行的一些劇種如亂彈、南管戲曲、潮州白字戲的影響,逐漸起了變化,形成歌仔陣,開始用簡單化粧來表演故事,演出的劇目都是民間熟悉的故事,如『陳三五娘』、『呂蒙正』、『鄭元和』等,多在鄉野廣場就地表演,或是迎神遊行時沿街表演,當時稱為『落地掃』,在表演形式上,仍極簡單,動作上只是走走方位而已,十分生活化。

歌仔戲在落地掃時代,以絃樂器為主,還沒有用打擊樂器,而後因受車鼓弄及採茶的影響,在樂器中增加了鑼、鼓,演出形式也逐漸提高,吸收了南北管的一些身段,終跟一般大型劇種一樣,走上草台上表演,成為新的劇種,被稱為歌仔戲。

歌仔戲形成的地方一般認為是在宜蘭,而後才傳到台北。原先僅是在民間的迎神賽會場合由業餘的弟子表演而已。相傳第一個出現的歌仔戲子弟團是清和音,而後又有清和社、同聞樂的成立。因為它表演的多是民間熟悉的故事,而且詞曲又通俗易懂,所以很快在台北地區流傳起來,於是有人糾合男女藝人組成職業性的戲班,在戲院內正式公演,隨後並出現由客籍人士表演唱客家語言的歌仔戲,使歌仔戲成為全省通行的新戲曲。

在歌仔戲的發展史上,影響它最大的是平劇。民國初年以後,中國大陸以京派武戲為號召的福州戲班及上海的平劇班經常到台灣來公演,受到台灣民眾的歡迎,歌仔戲從中吸收了平劇的行頭道具、場面音樂、劇本。

大約在民國十二年以後,來台的京班或閩班許多因賣座不佳而散班,這些平劇藝人或福州班武戲師傅有的應邀加入歌仔戲班擔任戲劇指導,使原本質樸的歌仔戲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武工訓練方式更沿襲平劇的一套,使歌仔戲以更新的面貌,風行全台灣。

歌仔戲基本上是由二小戲(小丑、小旦)加小生發展成三小戲。隨著劇情的擴展,小生及苦旦(正旦)變成後來歌仔戲最主要的腳色,次之為小丑、小旦,再次之為老生、大花等。

表演者亦由最早男藝人扮演,變成以女性為主。腳色的造型、身段基本上係模仿平劇的形式,但較有彈性,可隨演員個人喜好而定。

歌仔戲的音樂,吹奏的曲牌及鑼鼓點子,多從平劇吸收過來,唱腔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七字調和哭調。七字調,每句七字,四句連成一組,在歌仔戲中最常使用,並藉不同速度來表現腳色的情緒;哭調多用於悲傷的場合,種類很多,常用的有大哭調、艋舺哭、宜蘭哭、台南哭、彰化哭,其他還有背詞、雜念、走路調,皆為常用的歌仔戲曲調,在唱法上都十分自由,即興表演的味道甚濃,演員演唱時概以本嗓唱出。

歌仔戲使用的樂器包括殼仔絃(梆胡)、大筒絃(與胡琴相似,口徑七、八吋)、三絃、月琴和京胡、嗩吶、海笛、二胡及單皮鼓、堂鼓、鐃鈸、銅鑼,而後有的戲班也加入一些西洋樂器,如鼓、薩克斯風,目前一般戲班用傳統樂器者基本上只有京胡、大筒絃和單皮鼓、堂鼓和鐃鈸、鑼而已。



第二面 Side B:陳三磨鏡 Bronze Mirror Polishing

演唱者 Singers:

五娘:陳來有 飾 Wu-Nian : Acted by Wu-Lai-Yu
益春:楊阿免 飾 Yi-Chun : Acted by Yang A-Men
陳三:陳小粉 飾 Chen San : Acted by Chen Hsiao-Fen
九郎:李好妹 飾 Chiu-Lan : Acted by Lee Hao-Mei
小七:翁璋麟 飾 Hsiao-Chih : Acted by Wong Chang-Lin

場面 Accompaniment:

大廣絃 (Large Fidle)、殼仔絃 (Small Fidle)、笛子 (flute)、月琴 (Moon Guitar)、鼓 (Drum)、板 (Planks)、木魚 (Wooden Block)、鑼 (Gong)、鐃鈸 (Cymbals)

以下是陳三五娘的選段影片,演員名單如下:
益春/林顯源(Spark LIN) 飾
五娘/廖瓊枝 飾
陳三/黃素茹 飾


『陳三磨鏡』唱詞

〔旦扮五娘上,唱七字調〕五娘刺?,刺?在廳內,聽到外口叫一聲,聽到外口叫磨鏡(陳三喊磨鏡介)
〔五娘白,奏車鼓調〕益春,
〔益春白〕叫我什麼事志?
〔五娘白〕外口有磨鏡師,趕緊叫伊來咱厝內。
〔益春白〕遵命,我來去叫。
〔陳三白〕障個,什麼人卜給我磨。
〔益春白〕阮阿娘一個寶鏡卜給你磨。
〔陳三白〕恁娘卜給我磨?
〔益春白〕講給好,什麼阮娘卜給你磨,阮娘一個寶鏡叫師父你來磨做工夫。
〔陳三白〕哦磨寶鏡。
〔益春白〕是啦,
〔陳三白〕好啦,
〔益春白〕來喔,你在那站,我甲阮娘講。
〔陳三白〕好好好。
〔益春見五娘介,白〕阿娘阿娘,磨寶鏡你就抱來去。
〔五娘白〕哼!死查某簡,磨寶鏡就要拿去給師父磨,什麼叫去。
〔益春白〕阿娘,好消息呢!以前磨鏡是彼個老阿伯,今仔日是少年家。
〔五娘白〕啊?
〔益春白〕磨鏡是少年家。
〔五娘白〕感有影?
〔益春白〕有影,真實,真美喔。
〔五娘白〕益春你介嬌性,好啦,益春帶路。
〔益春白〕跟我來。
〔五娘唱七字調〕是我五娘出繡廳。
〔益春接唱〕益春我抱鏡,跟後行。
〔陳三接唱〕陳三我著甲娘施一禮。
〔五娘接唱〕五娘我著收禮不提起。
〔五娘唱前腔〕五娘彎頭問益春,那個師父無認份,目周看人無轉仁。
〔陳三接唱〕阮厝住在泉州城,阮厝又是有名聲,阮哥又是大大有官做,陳三我是連科有官名。
〔五娘白〕師父你是姓陳,會顧家,後遍你會有科名,阮今無物通相請,我叫益春去煮茶,益春去煮茶。
〔益春捧茶介,唱留傘調〕茶今煮好捧出去,哎喲伊怎有彼個紅荔枝,益春彎頭伊囉伊,益春彎頭甲娘說,咱的啊彼個荔枝仔,荔枝是咱的。
〔五娘白〕益春仔,你說啥。
〔益春白〕阿娘仔,咱我認著呢,認著師父一粒紅荔枝是咱的,伊放在身軀邊呢。
〔五娘白〕感有影?
〔益春白〕有啦。
〔五娘白〕益春仔,就要認給對人。
〔益春白〕我看得真清喔。
〔五娘白〕既是安呢好,趕緊捧請伊。
〔益春白〕好,那安呢,我捧茶來請師父,(科介),師父,茶卜請你,對我來。
〔陳三白〕今亦著麻煩,(益春作弄陳三介),今不著如此提弄,怎麼燒甲拙燒口。益春仔,這是什麼茶如此好吃。
〔益春白〕這--,烏龍種。
〔陳三白〕烏龍種喔?
〔益春白〕這呢,三年才發一葉,猴採才會著,人採不著。
〔陳三白〕三年才發一葉喔,人採不著,猴去採才會著喔,哦,多謝,多謝,真寶貴,益春,障個你捧這杯茶啊,這麼難得的茶來給我吃,我一個好物件送給你。
〔益春白〕有什麼好的物件子送我。
〔陳三白〕有喔,有比這杯茶擱較好哦。
〔益春白〕較恰價值是嗎?好,好,多謝你,哎呀,那是什乜啊,怎會這麼癢啊?
〔陳三白〕這個你不知喔,這就是消息(耳扒),消息沒多大攆耳空會快活。
〔益春白〕哎喲這枝消息毛欉欉,看到麼氣死人,較好的物件不相送,送啊這枝消息有毛。
〔陳三白〕這個攆耳空有多好,你甘知。
〔益春白〕你自己去攆。
〔五娘白〕春仔,人送咱你就甲伊收起來,何必安呢。
〔益春白〕你那愛,你不會去甲伊收,阮沒愛。
〔陳三白〕好啦,不愛就煞,喂,你娘仔卜給我磨不就較快。
〔益春白〕什麼阮娘卜給你磨。
〔陳三白〕沒啦,恁娘仔的寶鏡,我昨天城外是有人吩咐,城外磨好,才來恁厝,甲恁這查某囝人,糾糾纏,不要,不要。
〔益春白〕喂喂,較差不多了,你甲我褒呢,褒歌仔那褒輸就要磨,你袂記得麼?
〔陳三白〕好好好,我緊拿出來。
〔益春白〕亦著要呼定,鏡那磨好,工錢卜多少?
〔陳三白〕這你免驚,我是磨鏡在樂暢,無望做來剩長。
〔益春白〕安呢喔,師父啊,原來你亦是拙大派的人。
〔陳三白〕差不多啦。
〔陳三磨鏡介,益春白〕亦著要磨較光呢,磨較水咧呢。亦可欠什麼物件無?
〔陳三白〕水,水。
〔益春白〕水呢,我來拿。(益春拿水給陳三介)
〔益春白〕磨較光咧,…緊磨呢。
〔陳三白〕?,(嘆氣介)
〔益春白〕免喘大氣啦。
〔陳三唱倍思〕我陳三也,磨鏡也,也…。
  (下略)
〔陳三接唱七字調〕寶鏡磨來真正光,娘簡站近甭站遠,雙人站倚對面照,親像彼個仙女下凡來。我一照娘頭親像花含蕊,二照娘眉柳葉垂,三照娘身配林大,親像彼個好花插牛屎。
〔五娘唱七字調〕五娘聽著面憂憂,雙腳跪落卜誓咒,五娘我會不願配林大,匹配林大死度伊。
〔益春白〕??,我是叫你來此磨鏡,不是叫你來管厝內,你在煩惱阮阿娘仔嫁林大。林大是怎樣,鼻仔大大,暗時通摸敕桃,外仔好咧。
〔陳三白〕益春仔,阿娘嫁林大,親像一朵好花插牛屎,我想著真不甘。
〔益春白〕無你的事志啦,有你什麼關係。
〔陳三白〕定著有關係,我在傷心啦。
〔益春白〕傷心你就流鼻屎,傷心!
〔陳三白〕益春仔,磨好了。
〔益春白〕磨好拿來。
〔陳三白〕卜拿麼?
〔陳三唱七字調〕寶鏡磨好光又細,益春仔就共我雙手收。
〔益春接唱〕益春未接就來放。
〔鏡落地介,陳三益春合〕寶鏡落土做四周。
〔陳三益春合前腔〕寶鏡落土?一聲。
〔老生扮九郎上,接唱〕九郎後房著一驚,感是益春弄破鼎,小七仔你著去看便知影,去看便知影。
〔九郎喚僕小七,小七內應介,九郎白〕小七出來。
〔丑扮小七上,白〕感是益春在灶腳弄破鼎?
〔九郎白〕去甲伊看看。
〔小七喚介〕益春仔,
〔益春白〕小七仔兄,
〔小七白〕員外在罵,講你不做工,走去灶腳弄破鼎。
〔益春白〕不是我弄破鼎,師父弄破咱娘仔的寶身鏡。
〔小七白〕啊!是師父弄破鏡,那一個師父。
〔益春白〕那個新來的。
〔小七白〕真好膽你,敢甲阮娘仔弄破鏡。
〔陳三白〕不是我,益春弄破誣賴我。
〔小七白〕好好,你弄破鏡,我卜來去甲員外講,叫員外甲你打死,員外仔。
〔九郎白〕什麼大志。
〔小七白〕不是益春仔弄破鼎,師父弄破阿娘仔的照身鏡。
〔九郎白〕啊!弄破照身鏡?甲師父叫入來。
〔小七白〕師父來,員外在叫你。
〔陳三白〕拜見員外。
〔九郎白〕可惡好膽師父,你敢弄破我子的照身鏡,你甘賠得起。
〔陳三白〕甘願為奴掃廳堂。
〔九郎白〕看你一身沒外重,你怎可能做長工。小七,鐵尺放在桌櫃頂,拿來打死師父免賠。
〔小七打陳三,陳三白〕小七仔,不可、不可,救人喔,救人喔。
〔五娘上,小七放陳三介,五娘白〕阿爹,師父磨鏡甘苦人,無錢通賠咱,將身甲咱做長工,一來甲咱掃廳堂,二來甲咱煮茶湯,三來甲爹捶腰骨,亦好甲咱掃花園。
〔九郎白〕喔,寶鏡是子你親手用,要賠不賠隨在你。爬起,但是師父卜做長工就要寫長工字,就要甲咱寫三年贖鏡錢。
〔五娘白〕益春,你甲伊講。
〔益春白〕好,我來去。(益春喚陳三介)師父,剛才是阮阿娘甲你保,那無你打一個就變脯。
〔陳三白〕咳!我驚我驚。
〔益春白〕你現在就在阮厝做長工做三年,我甲你講,你加寫幾年不要緊。
〔陳三白〕三年就真久啊,三年就夠用了。
〔益春白〕我要你加做幾年。
〔陳三白〕真實的?好,員外,我甘願在恁厝做長工三年。
〔九郎白〕就要寫長工字。
〔陳三白〕好,長工字我自己會曉寫。
〔九郎白〕如此好,等待明天準備寫長工字。
  (並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