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簡介] Tony Conrad



翻譯自 Dusted MagazineDiscogsAll MusicWikipediaBoomkat

身兼小提琴家與極簡音樂製作人先鋒,Tony Conrad 最先將 Eternal Music 的點子注入音樂中,這是一種以低沉,迷惑聲音為特色所作的長時間表演,其充滿豐富精準的音調,開發出空前創新的聲音。

除了獨自表演外,他也與 La Monte YoungJohn CaleFaust 等藝人合作,為音樂敞開一條全新方向,從流行樂到前衛爵士樂界,無不受到他的影響。

1940 年 Tony Conrad 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父親是 Arthur Conrad,曾與美國印象派畫家 Everett Warner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起工作,為美國海軍船艦設計偽裝圖案。

學生時代 Conrad 在哈佛大學研究音樂,在那裡,他第一次接觸到 John Cage (1912-1992) 與 David Tudor (1926-1996) 的音樂,當時 Tony Conrad 的同學還有 David BehrmanChristian WolffFrederic Rzewski,他們後來在實驗音樂領域中都各自有傑出的表現。

1962 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數學系,Tony Conrad 搬到紐約,當時他沉浸在城市裡萌芽的地下音樂,也首次遇見 La Monte Young 與其樂團,樂團成員有 La Monte Young 的老婆 Marian Zazeela 擔任人聲、吉他手 Billy Name (後來成為 Andy Warhol (1928-1987) 旗下的重要成員)、以及 Angus MacLise (1938-1979) 擔任打擊手。 (註一)

Tony Conrad 向 La Monte Young 表示善意,希望自己也能加入樂團,隔年樂團重組,威爾士年輕樂手 John Cale 也來助陣,他們將樂團命名為 Dream Syndicatethe Theater of Eternal Music,在城裡四處表演.一陣子後,他們對於即興演出部分的討論遠比按照曲目規矩表演還熱烈。

1965 年 Dream Syndicate 解散,不過 Conrad、Young 與 Cale 仍堅持 Eternal Music 的美學,La Monte Young 保留這個樂團當時現場表演的帶子,Conrad 與 Cale 在音樂上則繼續合作,廠牌 Pickwick 旗下的詞曲唱作人 Lou Reed 與鼓手 Walter de Maria 加入陣容,他們組了一個名叫 the Primitives 的搖滾樂團。

這個樂團只出了一首歌,叫做 Do the Ostrich,是 Lou Reed 寫的,他們為了這首單曲四處走唱。(聽說有一回 Conrad 拿了一本性虐待色情書刊給 Reed,後來 Reed 從中獲得靈感,為他日後組的樂團取名為 Velvet Underground,不知是真是假?)

同一時期 Conrad 也開始將熱情朝向電影製作發展,扮演聲音工程師與技術指導的角色,與紐約傳奇同志電影導演 Jack Smith 一起工作,並參與他 1963 年的經典大作 Flaming Creatures。

同時 Conrad 也編導自己的實驗電影,如 The Flicker (1966)、Coming Attractions、The Eye of Count Flickenstein 與 Film Feedback - 均獲得好評。

2006 年 10 月發行的專輯 Joan of Arc (聖女貞德) 其實是 1968 年 Conrad 為 Piero Heliczer同名電影 所製作的配樂,內容只有一首長達 64 分鐘的 歌曲,由 Conrad 透過風琴即興獨奏,呈現冰冷氛圍,甚至如幽靈般令人毛骨悚然,或者是播放一張扭曲變形的黑膠唱片,不完全是黑暗之作卻也見不到一絲曙光,在緩慢又怪異的音叢之間飄移,催眠般的反覆旋律襲面而來,一小時內徹底迷失方向,這是愉快的聆聽經驗;Conrad 的藝術像是心靈的合氣道,聆聽過他的音樂後,腦力會大幅提升。

雖然作品長達一小時,卻只在電影出現其中的 11 分鐘,11 分鐘當然無法完整塑造全曲之意境,於是收藏本專輯更成為必要之理由,推薦給喜歡 drone 與 ambient 音樂的樂迷朋友們。

同年 Conrad 在 Ira Cohen 執導的藝術電影 Invasion of Thunderbolt Pagoda 飾演一角,可看出他對電影的興趣,Joan of Arc 的封面就是來自這部電影。

The Invasion of Thunderbolt Pagoda 其中片段


美國政府對於維護國際正義一向樂此不疲,即使付出慘痛代價亦在所不惜,例如越戰爆發,干預中東政局。而媒體更爭相報導,各持立場讚揚撻伐,形成光怪陸離的新娛樂節目。

1969 年 10 月某一個午後,一場反越戰集會正在曼哈頓的 Bryant 公園舉行,這場演講被電視全程轉播,Tony Conrad 的公寓正好在公園旁邊,於是他打開窗戶一邊將麥克風對準演講地點,一邊將另一支麥克風對準電視,由於轉播時差的關係產生出 echo 的效果,再加上現場群眾的熱情與車水馬龍的交通聲音,長達 50 分鐘紀錄當時社會現象同時也反射出 Conrad 的看法與角度。

1970 年初期,透過一位來紐約旅遊的德國導演介紹,他首度了解剛開始成長的 Kraut-rock 音樂 (代表樂團如 CanKraftwerkFaust 等),很快地 Conrad 連絡到一位 Faust 成員,他飛到德國北部名叫 Wuemme 的城鎮與他們會面,錄製 Out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這張獨特的現場錄音,也是 Tony Conrad 的首張專輯 (右圖)。

這裡有三段 Out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的音樂,共約 26 分鐘 (part 1part 2part 3) 可線上試聽。

回紐約後他放棄大量的演出機會,轉而投入俄亥俄州的 Antioch 大學和水牛城裡的媒體研究學系擔任教鞭,一教就教了 20 年,noise-pop 赫赫有名的樂團 Mercury Rev 所有成員都是他的學生。

不過到了 1993 年,當廠牌 Table of the Elements 的老闆 Jeff Hunt 重新發行 Out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這張專輯時,再度燃起了 Tony Conrad 想要現場表演的雄心壯志,很快的,Jeff Hunt 在亞特蘭大首次舉辦的 Manganese 音樂節活動表演名單裡,出現了 Tony Conrad 與 Faust

睽違 23 年,1995 年 Tony Conrad 錄製了第二張專輯 Slapping Pythagoras,他的專輯名稱以奇怪見長,本專輯的 Pythagoras (中譯:畢達哥拉斯,公元前 560 年 ~ 公元前 480 年) 是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與天文學家,以發現「畢達哥拉斯定理」聞名於世,「畢達哥拉斯定理」簡稱「畢氏定理」,又稱為「勾股定理」,內容是說︰直角三角形的兩股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據說有一回畢達哥拉斯參加筵席,因為遲遲沒有上菜,他低頭觀察著腳下瓷磚,思考著瓷磚與數學的關係,看著看著突然靈機一動,把 a 瓷磚與 b 瓷磚的對角線畫成另一個正方形 c (右圖),結果計算出 c 瓷磚面積等於 a 瓷磚與 b 瓷磚面積的總合,證明這項定理後,傳聞他還斬了百頭牛當作慶祝,因此又稱為「百牛定理」。

Slapping Pythagoras 收錄兩首冗長的曲子,加起來超過 40 分鐘,Conrad 的音樂一直帶給聽眾粗糙、生澀、甚至富有侵略性的感覺,但是仔細聆聽卻又發現這些聲音透過不同層次堆疊交錯,產生有趣的創意,這些創意也可以從龐克樂團 Velvet Underground 與美國地下樂團 Sonic Youth 的音樂中發現。

Sonic Youth 的團員兼製作人 Jim O'Rourke 也出現在本專輯裡,他為 90 年代後期的芝加哥實驗音樂貢獻匪淺,Slapping Pythagoras 是一張深沉的極簡音樂專輯,擁有尖銳與 acid 的聲音,無畏無懼的樂迷將從中獲得樂趣。

接著 Conrad 與 Gastr del Sol 合作,錄製了單曲 The Japanese Room at La Pagode,2004 年發行專輯 Four Violins,其實這是 1964 年的錄音。

1997 年 Tony Conrad 發行了一套名為 Early Minimalism 的 4cd 合輯 (左圖),收錄了不只前一段提到的 Four Violins 專輯 (1964),還重錄了 Dream Syndicate 時期的稀有作品 (1965/04、1965/05、1965/06)。

除了這四張 cd,還附上一本 80 多頁的冊子,內文是 Conrad 以自傳方式撰寫關於音樂製作的想法,與樂友之間的互動,圖文並茂,還可以看到許多 Tony Conrad 年輕時的照片。

我大致翻了一下,就看到內容提到他第一次聽到印度音樂,是 Ali Akbar Khan 於 1959 年在 Angel 唱片發行的專輯,又提到印度歌手 Pandit Pran Nath (1918-1996),得知他受到印度音樂影響頗深。

Early Minimalism 是 Tony Conrad 的指標性收藏,想要了解他的音樂,要先從這套合輯入手,all music 也是將它 pick,我聽完之後,還有 John Cale 於 2002 年發行的 In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Vol. 2: Dream Interpretation (Tony Conrad 參與其中),感受到他們在 60 年代黃金時期,那股無畏無懼的實驗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

除了以上藝人,Tony Conrad 與紐西蘭噪音搖滾團 the Dead CPulp 吉他手 Mark Webber 也在音樂上有過合作。

1995 年他與 Jim O'Rourke、Faust 的兩位成員 Zappi DiermaierJean-Herve Peron,錄製了一段現場,內容是 1973 年發行的專輯 Out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裡的歌曲 From the Side of Man and Womankind 的五十分鐘現場版。

專輯於 2005 年秋天發行,名為 Outside The Dream Syndicate Alive(右圖)。

這段表演雖有 19 首曲目,但彼此間是連貫的,從一開始的小提琴獨奏,音樂元素隨之增加,一氣呵成,結尾時觀眾的尖叫與掌聲令我感動,所謂音樂是無價的,至於是怎麼個無價法,就要視整個音樂環境的熱情與態度了。

2003 年發行的 Fantastic Glissando 其實是 1969 年 12 月的錄音,收錄五首歌曲,每首歌以上一首歌為基礎,再疊上若干層次,例如 第二首歌第一首歌 的音樂為基礎、第三首歌第二首歌 的音樂為基礎.. 依此類推。

每首歌在播放過程中音調會逐漸升高,在曲末到達異常尖銳的高頻,挑戰人類聽覺極限,延伸到 第五首歌 時已具有多層次的元素,再回顧聽第一首,可明顯分辨箇中差異。

爆音、雜訊、高週波音頻等工業元素使專輯呈現逐漸增強的張力,同時圍繞在一個主題,這是一張高度實驗性質的聲音探險專輯,無論是聆聽者或創作者皆需要開闊的胸襟與包容的勇氣。

2005 年 1 月 31 日 Tony Conrad 在布魯塞爾 Sint-Lukas Hogeschool 的一場演講中示範表演音樂


(註一) Angus MacLiseJohn Cale 的室友,1965 年透過 John Cale 的介紹,加入 Velvet Underground 成軍時的第一批成員,擔任鼓手,卻在 1965 年 11 月首次公開演出時,因為有支薪的關係,認為該團只是為了錢而表演,遂決定立刻離團,取而代之的鼓手是 Maureen Tucker

沒有留言: